APP下载

脾性腺融合症病理活检报告1例

2014-03-04曹加兴谢金民毛方术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白膜连续型性腺

曹加兴,谢金民,毛方术

·个案·

脾性腺融合症病理活检报告1例

曹加兴,谢金民,毛方术

脾;性腺;融合症

[1] 罗冰清,徐展远.脾性腺融合1例报道[J].罕见病杂志,2000,4:48.

[2] Garragher AM.One hundred years of spleno-gonadal fusion[J].Urology,1990,35(6):471-475.

[3]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52.

[4] 张玉萍,刘光,皋岚湘.脾性腺融合症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2,19(3):235-236.

665000 云南 普洱,解放军62医院检验病理科(曹加兴),医务处(谢金民),心血管内科(毛方术)

R 361.2

B

1004-0188(2014)04-0448-01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4.053

2013-10-25)

病例 男,24岁,自述18年前体检发现左侧睾丸包块,因无明显症状和不适,当时未作处理与治疗,包块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近期在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后,存在左阴囊不适伴下腹坠重感明显。门诊以左侧睾丸包块收入院。查体:左侧睾丸体积增大,呈卵圆形,质地坚实,无明显触压痛,大小约8.5 cm×6 cm×4 cm,左侧精索静脉曲张,阴囊无水肿。右侧睾丸无异常。辅助检查: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正常,B超提示左侧睾丸均质性占位,有包膜回声。临床以“左侧睾丸肿瘤”行左侧睾丸切除术,术中见睾丸上部肿块与睾丸上极相连,并有一索带上行至腹股沟。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睾丸样组织,大小约为8.1 cm×5.5 cm×4.4 cm,表面附着精索管状物;切面见2个暗红色区域,位于睾丸的上端和下端,大小分别约为3 cm×2 cm×1.8 cm和3.9 cm×3.1 cm×3 cm,界限尚清楚,有纤维样包膜。镜下可见肿块由正常脾组织构成,有较完整的纤维组织被膜,脾组织结构清晰,局部脾血窦扩张。被膜外周曲细精管发育不良,其内生精细胞缺如,未见成熟精子。病理诊断:脾性腺融合症。

讨论 脾性腺融合症(splenogonadal fusion,SG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先天性畸形,为脾脏与生殖腺或肾残迹发生异常融合所致。Boestromg 于1883年首次在尸检中查见,由Pommer于1887年首先对本疾病进行详细描述[1]。此种疾病至今报道不足200例,患者年龄从婴儿到69岁,多数是儿童、10多岁的少年。男女均可发生,男女之比为15∶1[2]。目前认为不能用这个数字来说明该病的发生率在性别上的不同,因为男女性腺不仅有结构、功能等的差别,还存在位置上的差异。该疾病根据正常位的脾脏与阴囊内异位脾是否有条索连结,分为连续型和不连续型[3],连续型较不连续型多见,本病例属连续型。本病几乎均发生于左侧,多数为阴囊内肿块,少部分位于阴囊白膜内。常伴有先天性下颌小或四肢发育畸形,约1/4患者伴隐睾。本例的病理检查证实,左睾丸下端的异位脾组织位于白膜内,挤压曲精管而使其发育不良。

本病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公认的说法认为,该疾病起源于性腺下降之前的胚胎期,中肠背侧形成的脾原质与中肠背侧和中肾之间形成性腺原质,由于中肠背侧的旋转而逐渐靠近,其尾部的迁移导致这两种原始器官部分融合[4]。该疾病为先天性畸形,且发生位置相对特殊,病因对其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文献报道的SGF病例中,大部分患者无症状,临床上较易误诊,主要由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经常是在做疝和隐睾手术时发现,或在尸检时查出。所以对本病的全面认识,有助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目前,脾放射性核素显像,特别是SPECT[4],是诊断该病的最好方法。另外,术中冷冻切片可明确诊断,避免因为怀疑恶性肿瘤行睾丸切除。治疗可手术摘除异位脾脏。阴囊内副脾在白膜外时,容易剔出,睾丸不受损;如果副脾在白膜内与睾丸融合,则不宜保留睾丸。

猜你喜欢

白膜连续型性腺
男性腰太粗 性腺功能差
思维建模在连续型随机变量中的应用
葛洲坝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性腺退化严重吗?*
连续型美式分期付款看跌期权
不同材料组合覆盖对油茶林地水热状况的影响
天壮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在花生上的示范总结
不同光质影响桃果实品质
基于晶圆优先级的连续型Interbay搬运系统性能分析
关于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推广和运算
中华医学会第三届糖尿病及性腺疾病学术会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