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喉切除术后行喉再造术7年随访结果

2014-03-04付明亮刘汉强窦艳玲罗丽琴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重建术皮瓣发音

付明亮,刘汉强,窦艳玲,刘 涛,罗丽琴

全喉切除术后行喉再造术7年随访结果

付明亮,刘汉强,窦艳玲,刘 涛,罗丽琴

目的 探讨颈前转门肌皮瓣术在全喉切除术多年后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1~2002年分别对6例喉全切术后1~3年患者行二期颈前转门肌皮瓣喉再造术,术后连续随访7年的疗效。结果 6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1例咽瘘,术后10 d可以发音说话。随访7年,6例均健在,无癌肿复发;3例发音效果好,无明显呛咳及不适;2例有较明显的呛咳,但进食水时通过指压或戴气管套囊可以克服;1例有明显的呛咳,采取各种方法均不能克服,术后1年即行二次手术重新关闭喉腔。结论 对既往全喉切除术未同期行发音管重建术的失喉患者,行颈前转门肌皮瓣技术仍可为患者重建发音功能。

全喉切除;喉再造;长期随访;效果

喉部恶性肿瘤是头颈部的常见肿瘤,治疗方式多以手术为主,既往Ⅲ期以上喉癌手术又多以喉全切除术为主,但未行同期喉发音管重建术,导致术后患者丧失发音功能,失去语言交流能力,对患者社会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随着社会进步,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部分患者因而有强烈的发音愿望。应用颈前转门肌皮瓣技术的喉再造术,能重新再造部分喉功能,使患者能再次发音。孙兴和等[1-3]曾对多位患者成功实施该手术方式,为患者重建发音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但对术后随访的长期效果没有更多文献。我科于2001年11月~2002年5月分别对6例因喉癌全喉切除术后多年的患者进行了二期颈前转门肌皮瓣喉功能重建术,术后随访观察7年,患者恢复发音功能,术后生存质量提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6例均因“喉部恶性肿瘤”在外院行全喉切除术后未同期重建发音管功能,年龄54~64岁,平均58岁,失喉时间1~3年,平均2年;全喉切除术前行放射治疗4例,化疗6例,选择性颈部廓清手术2例,根治性廓清手术1例。行喉功能重建术前检查,排除肿瘤局部复发或转移者,于2001~2002年先后在全麻下行颈前转门肌皮瓣喉再造术。

1.2 方法 在颈正中气管造口上至舌骨平面下至胸骨表面作垂直切口,在气管造瘘口一侧边缘作弧形切口,重新打开喉咽腔,上提气管残端,将气管后边缘与咽造口下缘黏膜缝合,做颈前转门肌皮瓣,向内翻转,将皮瓣下边缘与气管前边缘和对侧缝合,皮瓣上边缘与咽造口上缘缝合,构成新的喉腔。同时在原气管造口下方重新做一气管造口[1-2]。

1.3 随访 患者分别于术后1、3、6个月,1、2、3、4、5年来院复诊,行纤维喉镜检查,记录患者的发音情况及并发症;此后通过联系电话,每半年复诊1次,并对患者逐一登记。

2 结果

6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1例咽瘘。术后10 d可以发音说话,出院时除2例进食、水时有呛咳现象,其余4例恢复较好,可以与人交流。均随访7年,6例患者均健在,无癌肿复发,其中3例发音效果好,无明显呛咳及不适;2例有较明显的呛咳,但进食水时通过指压或戴气管套囊可以克服;1例有明显的呛咳,采取各种方法均不能克服,术后1年行二次手术重新关闭喉腔。

3 讨论

喉部恶性肿瘤是头颈部的常见肿瘤,治疗方式多以手术为主,既往Ⅲ期以上喉癌手术又多以喉全切除术为主。喉全切除术成功率虽然很高,但使患者失去了语言功能,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下降。此外,患者失语后容易出现情绪消极、社交障碍,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症状,而精神消极抑郁等,可能造成肿瘤复发、患者生存率下降。

本组6例全喉术后均有强烈再发音愿望,在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患者文化层次、性格、依从性以及家庭成员协同帮助等因素,均对术后恢复、发音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处理有一定影响。6例患者大学文化者3例,中学文化者1例,小学及文盲者2例。大学文化层次的3人性格开朗,依从性好,家属也积极支持鼓励患者,对发音训练及吞咽训练均能较好完成,术后患者喉功能重建发音功能很快恢复,吞咽训练好,术后呛咳均很快消除。经长期随访,患者发音功能经训练后均达到了较好效果,完全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发音需要,使之生存质量有效提高,工作生活无障碍,也让患者进一步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另外3例患者文化层次较低,全喉切除术后与人交流极其困难,也有迫切希望恢复说话的愿望。但这3例患者因为术前就有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症状,依从性略差,配合医生训练发音及吞咽功能差,虽术后也能发音,但术后呛咳明显,在医生长时间的指导下,有2例通过戴气管套囊可以克服。另1例采取各种方法均不能改善呛咳,于1年后再次手术关闭喉腔。本组6例长期随访结果,除1例失败外,余5例患者均因重建发音功能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了社会活动障碍,对患者保持健康心态面对疾病治疗有一定帮助。

通过本组6例术后长期随访有以下认识:在行二期喉再造术的病例选择上,应严格遵守喉再造手术禁忌证:肿瘤局部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患者未经治愈,已行双侧根治性颈廓清的患者,高龄体弱合并有严重心、肺或其他脏器功能不全者,接受化学治疗白细胞明显减少体质很弱的患者[2]。并应该遵循以下适应证:一是要选择未做过颈廓清,颈部皮肤完好者;二是要选择无呼吸系统疾病,无明显咳嗽、咳痰者。此外,术前应充分向患者讲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过程、方法,让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及应对并发症的乐观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并能和医生很好配合者。本组1例失败患者就因术前对手术无充分认识,术后对并发症畏惧,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吞咽训练,故无法耐受吃饭呛咳,要求封闭喉腔,导致手术失败。故而术前向患者明确交代手术能达到的效果、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比如呛咳、咽瘘,甚至手术失败再次手术以及应对的方法,让患者及家属在出现并发症的时候有积极心理准备,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随着近10年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在许多医院在切除喉肿瘤的同时行喉发音管重建,解决了患者术后发音的问题[4],但在一些既往因第一次手术时手术方式及技术条件限制,未同期做喉发音管重建的失喉患者,工作学习生活均受到很大影响,特别对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基本交流出现严重障碍。通过对本组6例二期颈前转门肌皮瓣喉功能重建患者的长期随访,笔者认为针对既往行全喉切除术未同期行喉发音管重建的患者,如其对改善生活质量及发音功能有强烈愿望,通过二期颈前转门肌皮瓣喉再造术,仍不失为解决无喉患者发音问题的一个选择。

[1] 付明亮,孙兴和.全喉切除术后喉再造3例[J].四川医学,2003,23:512-513.

[2] 孙兴和,徐振明.长期失喉者的喉再造术[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295-297.

[3] 孙兴和,郭志祥,吕春清.颈前转门肌皮瓣在颈部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105-107.

[4] 邰旭辉,孙兴和.二期喉重建术对失喉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肿瘤,2003,23:220-221.

610021 成都,解放军452医院耳鼻咽喉科

R 767.91

A

1004-0188(2014)04-0414-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4.025

2014-01-14)

猜你喜欢

重建术皮瓣发音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Playing with h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
Playing with /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