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军队医院开展防间保密工作的做法

2014-03-04赵英良庄江能李佳妹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保密人员

赵英良,朱 敏,庄江能,马 刚,李佳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医改政策的实施,边疆军队中小医院业务量得到了不断地增长,聘用人员逐渐增多,前来就诊的人员越来越多,原本处于隐蔽战线后方的医院、尤其是军队边疆医院,防间保密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1 边疆军队医院防间保密工作面临的困难

1.1与多国毗邻,防间保密工作压力大 以我院为例,驻地与越南、老挝、缅甸毗邻,国境线长约486 km,与最近的邻国直线距离仅100 km。随着各级各部门对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视、隐蔽战线斗争的加强和现代反间谍技术的应用,敌对分子逐渐把手伸向防间保密相对较弱的军队医院,医院防间保密工作压力增大。

1.2当地社情民情复杂,隐蔽战线斗争激烈 我院驻地区内有少数民族26个,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有14个,各民族风情迥异。经济上,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贩毒、走私等犯罪分子为躲避打击,对部队的情况越来越感兴趣。政治上,周边少数国家政治动荡,部分恐怖分子借机将部分人员转移布控到周边小国,并与多种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对边疆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威胁。此外,边境地区存在“一寨两国”、“一家两国”、“跨沟出国”的客观复杂性;边民世代通,国与国的概念淡漠,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传递多样化,社情、民情复杂。

1.3医院人员成分复杂,流动性大,保密意识薄弱[1]一是部分官兵受长期和平环境的影响保密意识淡化,在制度落实上不严,对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严重性认识不够深刻。二是随着编制的调整,军队医院许多部门都聘用了大量的地方人员,人员流动性大,日常培训多为业务培训,保密知识培训相对较少。三是军队医院和平时期就诊人员成分复杂,敌对分子难以甄别。四是对废旧文件资料、涉密书籍报刊的管控不严,存在发放不登记、阅读权限不限制、阅后不归档、定期不上交、按时不处理的情况。

1.4网络类型多样,全物理隔离困难 医院不但有“军卫一号”、“军卫二号”、“军营网吧”等常称的“内网”,也有医保、新农合、数字图书馆等常称的“外网”。特别是医保、新农合业务,国家基本上都要求开展即时结报工作,即通过国际互联网作为载体来开展业务,要医院“内网”跟“外网”全物理隔离基本上不现实。

1.5信息设备采购频繁,安全认证不便 随着医院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深入和信息系统功能不断地扩展,医院信息设备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设备的采购也更加频繁,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同时,也对信息设备的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我国在高端信息设备领域科技研发能力不足,核心设备常靠国外进口,而国内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信息设备的安全进行评估。一旦敌对势力在这些设备上植入木马,在战时适时唤醒,后果不堪设想[2]。

1.6片面追求信息设备扩展功能,忽视网络信息安全 一些部门在采购信息设备时,片面追求计算机带有WiFi、蓝牙等无线传输功能,以使工作更便利,而不考虑信息安全问题。殊不知敌对分子往往利用这些功能侵入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盗窃了大量的保密信息。

1.7存储介质使用不规范[3]医院担负医疗任务的同时,还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一些同志为方便工作,常自备移动存储介质,而移动存储介质在涉密网和互联网上交叉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1.8技术防范不到位,重点部位保密设施不完善 军队小医院往往只有一个会议室,日常的教学和上级的各种视频会议常用一个场所,这就要求这些场所必须配备相应的屏蔽器、干扰器、碎纸机等信息防护设备。而实际工作中知道要配备的单位不多,能配齐的单位更是寥寥无几。

1.9专业技术人才薄弱,人员队伍变动大 受编制的影响,医院没有专门的防间保密队伍,常常是懂技术的不懂政策,懂政策的专业技术不强。经常是为了应付检查临时抽调人员完成此项工作,人员变动大,常常一人调走,整个工作就陷入瘫痪状态。

2 做法

2.1把防间保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医院结合“每月一课”法制教育,通过集中学习、知识讲座,观看主题教育片等,学习军队的有关安全法规,扎实搞好防间保密教育,培养官兵和职工“泄密就在瞬间”的保密观念,进一步增强防范意识和自律意识。在导诊台、挂号室配备一定的少数民族工作人员,发现涉外就诊人员,坚持“谁接诊谁报告、机关及时跟进”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救治与防间的关系。

2.2制作并粘贴各类警示标签 如在连接军网电脑的USB接口处粘贴“严禁该机连接手机、数码相机、播放机等电子设备”等警醒标签;对已安装‘公用计算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计算机,在醒目位置粘贴“该机已安装'公用计算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请妥善保管和使用”标签。

2.3严格区分各种网络,设立专用办公室 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楼层设立医保、新农合专用办公室,进行专门的业务处理,安装相应的视频系统,尽量在物理上对信息设备进行安全隔离。为避免将军网与互联网无意识地错误连接,严格区分各种网线。一是在网络终端的模块上标注各种网络的类型,二是在不同的网线两端粘贴上不同颜色和文字的标签,三是采用不同颜色的网线。如对连接军网的电脑采用蓝色的网线,对连接“军卫一号”的网络采用灰色的网线,并贴上印有“严禁该机连接国际互联网”的黄色标签,避免用户在更换电脑时误插网线。对连接医保、新农合的电脑采用黑色的网线,粘贴上印有“该机可以连接国际互联网”的白色标签,方便员工使用。

2.4做好信息设备采购的安全管控,从源头减少泄密的隐患 在设备的采购上,尽量采用军队安全技术防范认证的产品,对来源不明、上级配发的信息产品,及时向上级机要科、保卫部门汇报。

2.5严格办公便携式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严防二次泄密发生 医院参照总部有关保密文件精神,结合上级关于办公便携式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保密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损坏的硬盘、U盘、软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以及报废的自动化设备(服务器、电脑、便携机、存储系统等)的硬盘、磁带机,统一交医院保密委员会进行技术安全检查并备案,对于需要报废的,统一交军区指定的部门处理,并保存好各种交接手续,严防二次泄密的发生。

2.6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确保重点位置的管控 重要场所、重要会议配备相应的屏蔽器、干扰器、碎纸机等防护设备。如在保密室安装门禁系统,加装密钥锁、指纹锁,安装可视系统,并接入总值班室,由值班干部进行24 h监控。开会前作好安全检查,根据会议的类型,指派不同身份的人负责会议的保障,确保设备按要求开机。

2.7充分利用上级下发的各种软件加强管理和监督工作,严格各种软件的安装使用范围 如利用保密系统对全院的电脑进行USB权限、打印权限等的管控。利用上级下发的软件定期对办公电脑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及时整改,防患与未然。积极推广使用军队保密软件,对不符合安装条件的计算机绝不安装;对安装后需要报废的计算机,及时卸载注销系统并上报备案;对新购符合安装条件的计算机及时安装;对已安装该系统因系统故障重装系统的计算机及时补装该系统,并按规定登记涉密等级、分配登记编号。

2.8严格聘用人员、涉密岗位人员的政治考核,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新入人员要学习《国家安全法》、《保密条例》和《严密防范网络泄密“十条禁令”》等安全法规,签订保密协议,严格政治考核。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选择岗位变动少、政治可靠、作风严谨、热爱保密工作的人员,加强保密能力和保密技术的培训和实践。

2.9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防御技术,严格管理各种涉密文件在网络上的存放和流通,确保医院网络免遭攻击 如利用访问控制技术,防止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非授权使用,利用认证技术确保收到的信息是来自正确的源端,利用防火墙技术加强网络间的访问控制,利用保密技术保护网络中的信息不致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利用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防御计算机病毒对网络的攻击,利用防电磁辐射泄露等技术防止电磁波辐射而导致的信息泄露。此外,还要严格管理涉密文件在网络上的存放及传送,对重要岗位人员使用的计算机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确保信息的安全。

总之,搞好边疆军队中小医院的防间保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搞好保密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只有管好人,才能从根本上做好防间保密工作。还要严格落实制度,要在人才建设、人员管理、经费投入和防范措施上下功夫、创新发展,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沙琨,李载程,王晔,等.军队医院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2011,18(3):243.

[2] 通信指挥学院.信息化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42-43.

[3] 薛锋.军校园区网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网络通讯及安全,2011,7(5):1018.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保密人员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夯实保密管理基础,提升保密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索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探索保密工作信息化路径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扩频通信技术在NFC中的保密处理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信息保密工作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