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2014-03-03刘永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7期
关键词:海绵状单发高密度

刘永强

(四川省平昌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平昌636400)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刘永强

(四川省平昌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平昌636400)

目的 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0例,其中37例患者行CT检查,53例患者行MRI检查,30例患者行CT联合MRI检查,分析CT与MRI的诊断价值。结果 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病灶部位多在中颅窝内鞍旁,MRI呈类圆形、哑铃形较均匀的稍长T1信号、明显长T2信号,扫描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脑内型患者的病灶分布于脑内任何部位,并以单发病灶为主,未见严重占位效应,未见水肿或可见轻度水肿,MRI检查T2WI呈“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伴絮状低信号环,扫描增强可见少量轻度强化。有32例患者经CT检查后为稍高、混杂密度影,扫描增强未见强化。结论 脑外与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CT与MRI检查时均有特定特征,但CT像不及MRI像,尤其是MRI的T2WI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MRI表现

前言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血管畸形症(先天性),经临床或影像诊断可分为脑外型与脑内型,尽管二者的组织病理特点存在较多的相同之处,但经CT扫面检查与MRI影像学检查后的表现却存有较大差异[1]。我院对行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提高其临床诊断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行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学检查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12-59岁,平均年龄为(35.9±5.0)岁;病程为6d-10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8±1.0)年。

1.2 临床表现

30例为癫痫发作,19例为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障碍,10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为头痛,9例为视力下降、复视,3例为内分泌失调。

1.3 方 法

37例患者行CT检查,CT机型号:PRATICO,扫描参数120KV、200MA,层厚5.0-10.0mm,头颅扫描,螺距1,5.0mm的重建间隔。增强扫描者6例,采用300mg(I)/ml碘海醇为对比剂,使用量为90ml,经周静脉以高压注射器团注,速率为3.0ml/s,造影剂注射60s扫描,必要时可行多次扫描。53例患者行MRI检查,型号为GE signa 0.2T永磁型与1.5T超导型,发射与接收线圈为标准头线圈,SE脉冲序列T1WI:TR/TE=340ms/17ms,FSE脉冲序列T2WI:TR/ TE=4000ms/90ms,ETI=12,头部体位,轴位加矢状位T1WI、T2WI成像,有17例患者增强检查,层厚2.5-5.0mm,间隔0.5-1.0mm,4次采集,30例患者行CT联合MRI检查。

2 结果

为统计方便,病理以脑内病灶数计,本组60例患者中有57例为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典型且经伽玛刀治疗随访证实),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4个病灶,总计病灶数量66个。病灶分布情况如下:4个为枕叶,5个为小脑,7个为基底节,9个为脑干,11个为顶叶,13个为颞叶,17个为额叶,其中以脑表面皮髓与皮质交界处最为多见。本组患者病变形态为类圆形与结节状,最大径为0.6-5.2cm,平均为2.6cm。本组60例患者有37例行CT检查,其中有3例患者各出现2个病灶,病灶数量总计40个,边界较清晰,合并出血病灶周围组织可见轻度水肿,32个(80.0%)经平扫后呈混杂或稍高密度影,有28个(70.0%)病灶可见多发或单发斑片状钙化,8个等密度;有6例患者增强扫描,有4例未见强化,其他2例患者为不均匀强化。有53例患者行MRI检查,7例患者可见多发病灶区,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5个病灶,病灶数量总计为62个,大部分病灶呈短T1、长T2高信号(“桑葚状”),有38个病灶在T1WI为不均匀高信号,15个为等信号,9个为低信号;51个在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11个为均匀高信号,41个为可见特征性的低信号环包绕,17例患者行增强检查,8例患者病灶内呈现出不规则轻度强化,未见占位效应,呈不均匀的斑点状或絮状。

本组60例患者中有3例为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单发,1例为左侧,其余2例均为右侧,均位于中颅窝内鞍旁,3例肿瘤大小分别为1.1cm、3.0cm以及5.7cm,1例呈哑铃型,其余2例呈类圆形。1例患者行CT检查,结果显示为边缘光整的高密度肿块,增强明显均匀强化,于内侧颅底骨受压变薄。3例患者行MRI检查,结果显示边缘清晰,较均匀的稍长T1信号、明显长T2信号,扫描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

3 讨论

3.1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病因病理特征

该病属脑血管畸形的一种,且为先天性脑内毛细血管畸形,属显性遗传病,第7对染色体可见其异常基因,患者于20-40岁可见。一般认为,单发性的或与家族遗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性激素以及细胞凋亡等有关,其由血管窦样结构(丛状薄壁)组成,管壁由纤维细胞(经内皮细胞合成)组成,肌层与弹力纤维缺失,血流压力较低且慢,未见引流静脉或供血动脉,有血栓形成于窦腔内,未见正常脑组织[2]。由于其血管壁弹性较差,极易可见片状出血、胶质增生、钙化以及坏死囊等病变,周围多伴有机化血块与含铁血黄素。本研究中42例患者与之符合,多发者为少数且位于幕下,多数为单发且位于幕上。脑外型多为分叶状、紫红色圆形血管团,无包膜,边界清晰,切面为海绵状,其未压迫到重要结构组织前无明显症状表现,一旦临近组织受到压迫便会出现头痛、复视以及视力下降以及内分泌失调等[3]。

3.2 CT、MRI表现

患者为脑内型其MRI表现与瘤出血时间有关,多为长T2、短T1信号,或见低信号或等信号;CT表现为类圆形或圆形边缘较为清晰的的高密度灶或稍高密度灶且部分较为均匀。脑外型CT表现为哑铃型或椭圆形病灶,略高密度或高密度,边缘光整,或由蝶骨骨侵蚀,增强可见环状或均匀强化;MRI为“葫芦”状稍长T1信号、明显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3.3 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将高血压脑出血与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鉴别诊断,可询问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为急性发作时血肿多见于基底节,患者行扫描增强时可见环状或块状肿瘤组织强化,MRI可见低信号环(由含铁血红素形成);神经鞘瘤则以囊变、坏死常见,为不均匀高信号,扫描增强为囊壁强化,可作为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被硬脑膜包裹表现为显著的高信号的鉴别[4]。

综上所述,脑外与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CT与MRI检查时均有特定特征,但CT像不及MRI像,尤其是MRI的T2WI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1] 杨纪周,王金让,谢小刚.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5(02):1036-1037.

[2] 王文献,岳恒志,廖建伟,等.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诊断[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23(19):1542-1545.

[3] 杨笑宏,刘兴第,毕建娜,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与DSA对比研究 [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17(05):198-199.

[4] 徐庆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3(06):1009-1010.

猜你喜欢

海绵状单发高密度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
保护措施
老年单发早期胃癌内镜私膜下剥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一种单发直升机直流供电系统构型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
益气定眩饮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气虚血瘀型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