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56例临床和脑电图特点研究分析

2014-03-03刘金玲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脑电图临床特点

刘金玲

[摘要] 目的 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S)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点。 方法 收集2002~2011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BECCT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6例患儿起病年龄3~14岁,高发年龄为5~10岁。多数患儿围生期无异常事件,精神发育运动正常,神经系统查体及影像检查正常,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以部分运动性发作为特征,脑电图特点为发作间期EEG可见患者中央区及颞区出现高幅的尖波放电,以双向尖波为特征。56例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停止发作,39例已停药,1例复发,16例正减药。 结论BECCTS患儿具有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良好。

[关键词]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特点;脑电图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039-02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of childhood with central-temporal spikes,BECCTS)为原发性癫痫[1]。虽然近年临床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有很多人对此病缺乏认识,现将本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6例BECCTS患儿临床和脑电图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6月~2011年5月南阳医专一附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ECCTS患儿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起病年龄3~14岁,其中3~5岁9例(16.1%)、6~10岁39例(69.6%)、11~15岁8例(14.3%)。9例有癫痫家族史,其中热性惊厥家族史7例,出生后发育均正常,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1.2 脑电图(EEG)检查

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导联包括标准及平均两个参考导联,操作过程包括常规行睁闭眼反应、闪光刺激及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常规EEG未见异常放电者行24 h VEEG检查记录有无癫痫发作﹑癫痫发作表现及脑电图。

1.3 研究方法

每位患儿均行至少一次脑电图检查,给入选患儿建立档案。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电话、发作具体表现、家族史、EEG结果和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定期随访。

2 结果

2.1 发作期临床表现

33例(58.9%)患儿意识始终清楚,但不能讲话,一侧面部为主的局灶性抽搐,发作结束后无意识不清。15例(26.8%)表现为从面部局灶性抽搐发展为半身或全身的强直-阵挛发作,喉中发出呼噜声及流涎,8例(14.3%)只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2.2 EEG结果

所有患儿均经过一次以上的脑电图检查,均有特征性脑电图改变:①背景活动正常;②睡眠结构正常;③限局性棘波或尖波灶,位于中央区或颞区者31例,向额、顶和(或)枕区扩散者14例,形态一般为高波幅的双相尖波,随之以慢波,可单个出现,也可成串发生:两侧大脑半球均有放电或部位左右移动者11例;④入睡后脑电图阳性率明显增加,尤其是NREMⅠ、Ⅱ期,且易于扩散。

2.3 治疗及随访情况

本组56例患儿给予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发作均控制,其中应用丙戊酸钠21例,卡马西平16例,奥卡西平12例,苯巴比妥3例,托吡酯6例,其中1例应用卡马西平出现变态反应,改为左乙拉西坦后变态反应消失且发作控制,2例应用托吡酯发作不减少改为奥卡西平后发作控制。26.8%(15/56)的患儿在用药3个月内终止发作,64.3%(36/56)的患儿在用药半年内终止发作,89.3%(50/56)的患儿在用药2年内终止发作,发作停止2年以上行EEG检查无异常者开始减药;其中39例已停药,1例复发重新用药后发作控制,16例正在减药中。

3 讨论

BEC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之一,占儿童癫痫的15%~24%,远期预后良好[2]。人群发病率为21/10万[3]。Fonseca等[4]提BECCTS诊断标准:①起病年龄为2~18岁;②睡眠期为主的部分运动发作,常伴躯体感觉症状;③起病前患者无神经系统异常或智力缺陷;④发作间期背景活动正常,棘波病灶位于中央-颞区;⑤到青春期发作消失。以往研究显示7%~10%的BECCTS患儿在婴幼儿时期有热性惊厥史[5],40%的患儿家族成员中有热性惊厥史,部分全身性癫痫发作或仅有EEG异常,推测中央-颞区棘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6],伴年龄依赖性外显基因缺陷的位点可能与常染色体15q14连锁[7],本组患儿7例(12.5%)有热性惊厥史,一、二级亲属年幼时有惊厥病史16例(28.6%),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显示,该病起病年龄在3~14岁,5~10岁发病最多,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8]。本组患儿发作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有些患儿发作表现部分性发作很快泛化为全面性发作,患儿家属不易观察到,仅凭家长提供病史,有时会错误分类。

综上所述,BECCTS多在3~14 岁起病,表现为部分性发作[9],智力运动发育正常,EEG具有典型特征,药物治疗效果好,了解BECCTS的特征可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邹飒枫.中央及颞叶脑电图局灶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 [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7(4):254.

[2] 迟兆富,吕祖英.伴中央-颞区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7,6(4):204.

[3] 林忠东,王慧丽.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痫P300测试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281-283.

[4] Fonseca LC,Tedrus GM,Pacheco EM,et al. 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cognitive and EEG aspects[J].Arq Neuropsiquiatr,2007,65(3A):569-575.

[5] 吴希如.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3-423.

[6] 肖宇寒,杨思渊,梁惠慈.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幼儿的行为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2):920-922.

[7] 林忠东,王慧丽.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痫P300 测试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281-283.

[8] Wirrell EC. Benign epilepsy of childhood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J]. Epilepsia,1998,39(Supple 4):532-541.

[9] Saint-Martin AD,Carcangiu R,Arzimanoglou A,et al. Semiology of typical and atypical rolandic epilepsy:a video-EEG analysis[J].Epileptic Disord,2001,3(4):173-182.

(收稿日期:2013-11-04 本文编辑:魏玉坡)

[摘要] 目的 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S)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点。 方法 收集2002~2011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BECCT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6例患儿起病年龄3~14岁,高发年龄为5~10岁。多数患儿围生期无异常事件,精神发育运动正常,神经系统查体及影像检查正常,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以部分运动性发作为特征,脑电图特点为发作间期EEG可见患者中央区及颞区出现高幅的尖波放电,以双向尖波为特征。56例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停止发作,39例已停药,1例复发,16例正减药。 结论BECCTS患儿具有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良好。

[关键词]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特点;脑电图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039-02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of childhood with central-temporal spikes,BECCTS)为原发性癫痫[1]。虽然近年临床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有很多人对此病缺乏认识,现将本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6例BECCTS患儿临床和脑电图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6月~2011年5月南阳医专一附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ECCTS患儿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起病年龄3~14岁,其中3~5岁9例(16.1%)、6~10岁39例(69.6%)、11~15岁8例(14.3%)。9例有癫痫家族史,其中热性惊厥家族史7例,出生后发育均正常,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1.2 脑电图(EEG)检查

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导联包括标准及平均两个参考导联,操作过程包括常规行睁闭眼反应、闪光刺激及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常规EEG未见异常放电者行24 h VEEG检查记录有无癫痫发作﹑癫痫发作表现及脑电图。

1.3 研究方法

每位患儿均行至少一次脑电图检查,给入选患儿建立档案。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电话、发作具体表现、家族史、EEG结果和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定期随访。

2 结果

2.1 发作期临床表现

33例(58.9%)患儿意识始终清楚,但不能讲话,一侧面部为主的局灶性抽搐,发作结束后无意识不清。15例(26.8%)表现为从面部局灶性抽搐发展为半身或全身的强直-阵挛发作,喉中发出呼噜声及流涎,8例(14.3%)只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2.2 EEG结果

所有患儿均经过一次以上的脑电图检查,均有特征性脑电图改变:①背景活动正常;②睡眠结构正常;③限局性棘波或尖波灶,位于中央区或颞区者31例,向额、顶和(或)枕区扩散者14例,形态一般为高波幅的双相尖波,随之以慢波,可单个出现,也可成串发生:两侧大脑半球均有放电或部位左右移动者11例;④入睡后脑电图阳性率明显增加,尤其是NREMⅠ、Ⅱ期,且易于扩散。

2.3 治疗及随访情况

本组56例患儿给予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发作均控制,其中应用丙戊酸钠21例,卡马西平16例,奥卡西平12例,苯巴比妥3例,托吡酯6例,其中1例应用卡马西平出现变态反应,改为左乙拉西坦后变态反应消失且发作控制,2例应用托吡酯发作不减少改为奥卡西平后发作控制。26.8%(15/56)的患儿在用药3个月内终止发作,64.3%(36/56)的患儿在用药半年内终止发作,89.3%(50/56)的患儿在用药2年内终止发作,发作停止2年以上行EEG检查无异常者开始减药;其中39例已停药,1例复发重新用药后发作控制,16例正在减药中。

3 讨论

BEC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之一,占儿童癫痫的15%~24%,远期预后良好[2]。人群发病率为21/10万[3]。Fonseca等[4]提BECCTS诊断标准:①起病年龄为2~18岁;②睡眠期为主的部分运动发作,常伴躯体感觉症状;③起病前患者无神经系统异常或智力缺陷;④发作间期背景活动正常,棘波病灶位于中央-颞区;⑤到青春期发作消失。以往研究显示7%~10%的BECCTS患儿在婴幼儿时期有热性惊厥史[5],40%的患儿家族成员中有热性惊厥史,部分全身性癫痫发作或仅有EEG异常,推测中央-颞区棘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6],伴年龄依赖性外显基因缺陷的位点可能与常染色体15q14连锁[7],本组患儿7例(12.5%)有热性惊厥史,一、二级亲属年幼时有惊厥病史16例(28.6%),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显示,该病起病年龄在3~14岁,5~10岁发病最多,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8]。本组患儿发作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有些患儿发作表现部分性发作很快泛化为全面性发作,患儿家属不易观察到,仅凭家长提供病史,有时会错误分类。

综上所述,BECCTS多在3~14 岁起病,表现为部分性发作[9],智力运动发育正常,EEG具有典型特征,药物治疗效果好,了解BECCTS的特征可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邹飒枫.中央及颞叶脑电图局灶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 [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7(4):254.

[2] 迟兆富,吕祖英.伴中央-颞区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7,6(4):204.

[3] 林忠东,王慧丽.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痫P300测试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281-283.

[4] Fonseca LC,Tedrus GM,Pacheco EM,et al. 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cognitive and EEG aspects[J].Arq Neuropsiquiatr,2007,65(3A):569-575.

[5] 吴希如.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3-423.

[6] 肖宇寒,杨思渊,梁惠慈.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幼儿的行为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2):920-922.

[7] 林忠东,王慧丽.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痫P300 测试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281-283.

[8] Wirrell EC. Benign epilepsy of childhood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J]. Epilepsia,1998,39(Supple 4):532-541.

[9] Saint-Martin AD,Carcangiu R,Arzimanoglou A,et al. Semiology of typical and atypical rolandic epilepsy:a video-EEG analysis[J].Epileptic Disord,2001,3(4):173-182.

(收稿日期:2013-11-04 本文编辑:魏玉坡)

[摘要] 目的 分析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CTS)的临床及脑电图(EEG)特点。 方法 收集2002~2011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6例BECCT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6例患儿起病年龄3~14岁,高发年龄为5~10岁。多数患儿围生期无异常事件,精神发育运动正常,神经系统查体及影像检查正常,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以部分运动性发作为特征,脑电图特点为发作间期EEG可见患者中央区及颞区出现高幅的尖波放电,以双向尖波为特征。56例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停止发作,39例已停药,1例复发,16例正减药。 结论BECCTS患儿具有特征性临床及脑电图,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反应良好,预后良好。

[关键词]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临床特点;脑电图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039-02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nign epilepsy of childhood with central-temporal spikes,BECCTS)为原发性癫痫[1]。虽然近年临床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有很多人对此病缺乏认识,现将本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6例BECCTS患儿临床和脑电图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6月~2011年5月南阳医专一附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ECCTS患儿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起病年龄3~14岁,其中3~5岁9例(16.1%)、6~10岁39例(69.6%)、11~15岁8例(14.3%)。9例有癫痫家族史,其中热性惊厥家族史7例,出生后发育均正常,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1.2 脑电图(EEG)检查

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导联包括标准及平均两个参考导联,操作过程包括常规行睁闭眼反应、闪光刺激及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常规EEG未见异常放电者行24 h VEEG检查记录有无癫痫发作﹑癫痫发作表现及脑电图。

1.3 研究方法

每位患儿均行至少一次脑电图检查,给入选患儿建立档案。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电话、发作具体表现、家族史、EEG结果和颅脑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定期随访。

2 结果

2.1 发作期临床表现

33例(58.9%)患儿意识始终清楚,但不能讲话,一侧面部为主的局灶性抽搐,发作结束后无意识不清。15例(26.8%)表现为从面部局灶性抽搐发展为半身或全身的强直-阵挛发作,喉中发出呼噜声及流涎,8例(14.3%)只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

2.2 EEG结果

所有患儿均经过一次以上的脑电图检查,均有特征性脑电图改变:①背景活动正常;②睡眠结构正常;③限局性棘波或尖波灶,位于中央区或颞区者31例,向额、顶和(或)枕区扩散者14例,形态一般为高波幅的双相尖波,随之以慢波,可单个出现,也可成串发生:两侧大脑半球均有放电或部位左右移动者11例;④入睡后脑电图阳性率明显增加,尤其是NREMⅠ、Ⅱ期,且易于扩散。

2.3 治疗及随访情况

本组56例患儿给予抗癫痫药物单药治疗,发作均控制,其中应用丙戊酸钠21例,卡马西平16例,奥卡西平12例,苯巴比妥3例,托吡酯6例,其中1例应用卡马西平出现变态反应,改为左乙拉西坦后变态反应消失且发作控制,2例应用托吡酯发作不减少改为奥卡西平后发作控制。26.8%(15/56)的患儿在用药3个月内终止发作,64.3%(36/56)的患儿在用药半年内终止发作,89.3%(50/56)的患儿在用药2年内终止发作,发作停止2年以上行EEG检查无异常者开始减药;其中39例已停药,1例复发重新用药后发作控制,16例正在减药中。

3 讨论

BEC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之一,占儿童癫痫的15%~24%,远期预后良好[2]。人群发病率为21/10万[3]。Fonseca等[4]提BECCTS诊断标准:①起病年龄为2~18岁;②睡眠期为主的部分运动发作,常伴躯体感觉症状;③起病前患者无神经系统异常或智力缺陷;④发作间期背景活动正常,棘波病灶位于中央-颞区;⑤到青春期发作消失。以往研究显示7%~10%的BECCTS患儿在婴幼儿时期有热性惊厥史[5],40%的患儿家族成员中有热性惊厥史,部分全身性癫痫发作或仅有EEG异常,推测中央-颞区棘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6],伴年龄依赖性外显基因缺陷的位点可能与常染色体15q14连锁[7],本组患儿7例(12.5%)有热性惊厥史,一、二级亲属年幼时有惊厥病史16例(28.6%),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显示,该病起病年龄在3~14岁,5~10岁发病最多,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8]。本组患儿发作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有些患儿发作表现部分性发作很快泛化为全面性发作,患儿家属不易观察到,仅凭家长提供病史,有时会错误分类。

综上所述,BECCTS多在3~14 岁起病,表现为部分性发作[9],智力运动发育正常,EEG具有典型特征,药物治疗效果好,了解BECCTS的特征可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邹飒枫.中央及颞叶脑电图局灶放电的儿童良性癫痫 [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7(4):254.

[2] 迟兆富,吕祖英.伴中央-颞区棘波灶的儿童良性癫痫[J].临床脑电学杂志,1997,6(4):204.

[3] 林忠东,王慧丽.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痫P300测试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281-283.

[4] Fonseca LC,Tedrus GM,Pacheco EM,et al. 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cognitive and EEG aspects[J].Arq Neuropsiquiatr,2007,65(3A):569-575.

[5] 吴希如.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03-423.

[6] 肖宇寒,杨思渊,梁惠慈.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幼儿的行为特点[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2):920-922.

[7] 林忠东,王慧丽.伴有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局灶性癫痫P300 测试结果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5):281-283.

[8] Wirrell EC. Benign epilepsy of childhood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J]. Epilepsia,1998,39(Supple 4):532-541.

[9] Saint-Martin AD,Carcangiu R,Arzimanoglou A,et al. Semiology of typical and atypical rolandic epilepsy:a video-EEG analysis[J].Epileptic Disord,2001,3(4):173-182.

(收稿日期:2013-11-04 本文编辑:魏玉坡)

猜你喜欢

脑电图临床特点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探讨24h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在儿童癫痫检查中的诊断价值
癫痫患儿为什么要反复查脑电图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患癫痫为何脑电图正常
脑电图能否诊断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