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玉米秸秆最佳处理方式及饲喂肉牛效果

2014-03-02权金鹏马垭杰宋福超顾新民甘辉林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张掖市青贮饲料肉牛

权金鹏,马垭杰,宋福超,顾新民,甘辉林

(1.甘肃省张掖市草原工作站,张掖 734000;2.甘肃省张掖市世行项目办;3.甘肃省张掖市草原防火办)

不同类型玉米秸秆最佳处理方式及饲喂肉牛效果

权金鹏1,马垭杰1,宋福超2,顾新民1,甘辉林3

(1.甘肃省张掖市草原工作站,张掖 734000;2.甘肃省张掖市世行项目办;3.甘肃省张掖市草原防火办)

为有效解决甘肃省张掖市冬春季牛羊饲草料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养殖综合效益。采用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鲜玉米秸秆青贮、干玉米秸秆微贮和干玉米秸秆黄贮等4种不同的玉米秸秆处理方式,并进行饲喂肉牛试验。结果表明:经90 d育肥,饲喂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鲜玉米秸秆青贮、微贮、黄贮饲料的肉牛头均日增重分别为1 109.78、1 010.89、955.29和955.74 g,头均纯收益分别为1 134.9、1 030.5、1 026.9和1 018.8元,分别较饲喂未处理干玉米秸秆的肉牛多增收326.9、222.3、218.7和210.6元,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饲料尤其可显著提高肉牛的增重速度和养殖效益,可全面推广普及。

玉米秸秆;处理方式;肉牛育肥;经济效益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属典型的绿洲农业灌溉区,自然条件优越,宜农宜牧,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32.65万t(其中玉米秸秆116.79万t、玉米芯29.86万

t)。但在大部分农区,大量玉米秸秆却被闲置、腐烂和焚烧,造成了物质能量的极大浪费。为提高玉米秸秆的转化利用效率,有效解决冬春季牛羊饲草料供给不足问题,切实提高玉米秸秆饲料的营养品质和利用价值,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本试验采用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鲜玉米秸秆青贮、干玉米秸秆微贮和干玉米秸秆黄贮等4种不同的玉米秸秆处理方式,全面开展不同类型玉米秸秆饲料饲喂肉牛试验,结合肉牛育肥效果观测和经济效益分析,筛选出最适宜张掖市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玉米秸秆处理方式,以加快秸秆畜牧业发展步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时间

本试验在张掖市甘州区明永乡星达养殖场进行,青贮饲料制作从2012年9月15日开始,2012年10月30日结束;肉牛饲喂试验从2013年3月20日开始,6月30日结束;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

1.2 试验牛选择与分组

选择星达养殖场体格发育良好、健康无病、体重35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杂种公牛40头。试验前称重、编号和健胃驱虫,然后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8头。经统计分析,各组间始重无显著差异(P>0.05)。

1.3 日粮设计

根据玉米秸秆不同加工类型,将试验牛分为5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不同处理的精粗日粮组合,详见表1。

表1 不同秸秆饲料日粮组合

1.4 方法

1.4.1 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饲料的制作 将蜡熟初期的全株带穗玉米秸秆收获后,用揉碎机切碎为2~3 cm的草丝。先在青贮窖底铺15~20 cm厚的干草,把揉碎的玉米秸秆逐层装入窖内,每装20 cm用拖拉机将玉米秸秆压实,待贮料高出窖口50~60 cm,使其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弧形屋脊状,然后用2~3层塑料薄膜将玉米秸秆盖严,上压一层20~30 cm厚的湿土,拍实打光密封。

1.4.2 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制作 将制种玉米父本用揉丝机揉搓成2~3 cm草丝,逐层装填,逐层踏实,每层15~20 cm厚,直至贮料超出窖口60 cm左右,踩实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四周用湿土将塑料薄膜压实封严。

1.4.3 干玉米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 将无霉变的自然风干的干玉米秸秆,用揉丝机揉成2~3 cm,然后选用西安新天地秸秆发酵活杆菌,秸秆(kg)、菌种(g)、食盐(g)、水(mL)按照1 000:3:7:800~1 000∶3∶7∶1 000的用量比例配制菌剂,并加入适量白糖。然后将贮料逐层填装,逐层喷洒菌剂和清水(每吨干秸秆添加清水110~120kg),逐层压实,每层20~30 cm厚,如此反复直到高出窖顶50~60 cm,最后在最上面均匀洒上食盐(食盐的用量为每平方米250 g),压实后再盖上塑料薄膜,薄膜上面覆土15~20 cm后密封。

1.4.4 干玉米秸秆黄贮饲料的制作 将无霉变的自然风干的干玉米秸秆用揉丝机揉成2~3 cm,然后每吨干秸秆添加清水110~120 kg,使秸秆含水量保持在65%左右,即用手握紧贮料,以指缝有水珠但不滴水为宜,再逐层装填,同时逐层加入添加剂(每吨秸秆添加尿素30 kg、食盐2.5 kg),逐层压实,直至贮料高出窖口60 cm后堆土30 cm封窖。

1.4.5 未处理玉米秸秆 将无霉变的自然风干玉米秸秆,用揉搓机加工成2~3 cm草丝,待用。

1.4.6 感官评定 对不同类型玉米秸秆饲料发酵45 d后开窖取料进行秸秆饲料表观性能评定,感官评定标准见表2。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饲料和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色泽呈淡绿色或黄绿色,芳香酒酸味浓郁,质地柔软,茎叶结构明显,为优质青贮饲料;干玉米秸秆微贮饲料和干玉米秸秆黄贮饲料色泽呈黄褐色,酸味淡,茎叶明显,为中等品质秸秆饲料。

表2 秸秆饲料感官评定标准

1.4.7 精料组成 精料补充料按照我国肉牛饲养标准,选用本地常规原料配制,测定精料中干物质、粗蛋白、钙、磷等含量。精料补充料配方及营养成分见表3。

表3 精料补充料配方及营养水平%

1.5 饲养管理

试验牛由专人在全舍饲条件下同群饲喂。在环境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试验组和对照组牛分别按照试验设计饲喂不同处理的秸秆饲料和同一精饲料,精饲料按照原舍饲精料水平每日饲喂2次,粗饲料每日也喂2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预试期对试验牛驱虫、健胃消食和精粗饲料适应性调整。整个试验期对试验牛分别进行始末2次空腹称重。

1.6 测定项目

测定各组试验牛的饲草消耗量、始重、末重。为了减少试验误差,均采取晨饲前空腹测定。

1.7 统计分析

所有试验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Tukey法。

2 结果分析

2.1 日粮消耗量

由表4可见,玉米秸秆经过加工处理后,饲料质地柔软,适口性明显改善,采食量明显增加,肉牛对秸秆饲料的消耗量明显上升。其中以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饲料最为明显,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次之,未处理秸秆最差。

表4 不同日粮组合肉牛的饲料消耗情况kg

2.2 体重

由表5可见,试验牛始重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与Ⅳ组组间头均末重和日增重差异也均不显著(P>0.05),但其他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以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饲料饲喂效果最好,未加工处理秸秆饲喂效果最差。

表5 不同日粮组合肉牛的增重情况

2.3 经济效益分析

在整个试验期间,肉牛活重售价按当地市场价27元/kg计算,扣除饲料成本、管理费、水电及其他成本后,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对照组的头均日纯收入和头均纯收入分别为12.61元和1 134.9元,11.45元和1 030.5元,11.41元和1 026.9元,11.32元和1 018.8元,8.98元和808.2元;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头均日纯收入和头均纯收入分别比对照组高3.63元和326.9元,2.47元和 222.3元,2.43元和 218.7元,2.34元和210.6元。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头均日纯收入和头均纯收入均差异极显著(P<0.01),且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Ⅲ组、Ⅳ组间也差异极显著(P<0.01),但试验Ⅱ组、Ⅲ组、Ⅳ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经过加工处理的秸秆饲料报酬高,养殖经济效益明显。尤其以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饲料饲喂肉牛经济效益最佳,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饲喂效益次之,干玉米秸秆黄贮饲料饲喂效益最差。

表6 经济效益分析

3 结论

干玉米秸秆不经处理直接喂牛,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牛羊采食量小,消化利用率低,增重效果不明显。鲜玉米秸秆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肉牛增重快,效益好,却无法长期保存。但经过青(黄)贮、微贮加工处理后,营养成分不易流失,饲料营养价值高,质地柔软,芳香酒酸味浓郁,牛羊喜食,采食量增加,育肥增重快,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高。本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加工处理的秸秆以全株玉米带穗青贮饲料增重速度最快,养殖效益最佳,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次之,干玉米秸秆黄贮饲料最差。

S816.33

B

2095-3887(2014)03-0040-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3.013

2014-02-19

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11-14)

权金鹏(1973-),男,高级畜牧师。

马垭杰(1982-),男,助理畜牧师。

猜你喜欢

张掖市青贮饲料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肉牛口炎咋防治
青贮饲料制作掌握5点
张掖市第四中学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青贮饲料在猪日粮中的的应用研究
青贮饲料喂牛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