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北流市奶水牛产业发展初探

2014-02-27宁留保张

兽医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北流北流市奶水

宁留保张 伟

(1.广西北流市石窝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北流 537400;2.广西北流市畜牧站,广西北流 537400)

广西北流市奶水牛产业发展初探

宁留保1张 伟2

(1.广西北流市石窝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北流 537400;2.广西北流市畜牧站,广西北流 537400)

近几年来,北流市大力发展奶水牛产业,把水牛奶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来抓,使奶水牛产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充满活力、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对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1 发展基本情况及产业规模

1.1 产业基本情况

1.1.1 产业规模和现状。广西北流市2001年立项和启动“奶水牛基地”建设和开展牛品种改良工作,邀请广西自治区级10位牛品改顶尖精英到北流开展人才培训,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先进技术,全面对北流市本地母牛进行杂交改良配种。引进印度摩拉和巴基斯坦尼里-拉菲等世界著名奶用水牛品种,与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现已建立了镇级人工授精站24个、村级牛品种改良点77个,引进良种优质公水牛55头,培训出能熟练开展人工授精的配种员121人,主要采取人工授精和本交配种两条腿走路的办法进行品种改良,到2013年累计杂交改良配种牛76250头,使用细管冻精152500支。从事奶水牛繁殖人员121人,冻精主要来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成功总结出“果-草-牛-沼气”四位一体的果园生态养牛模式,被中国科学院奶水牛问题专家誉为广西三大模式之---“北流模式”在全广西推广。至2013年底,全市牛存栏7.15万头,其中存栏水牛4.17万头,存栏奶水牛6827头,挤奶水牛1267头,头均泌乳期产奶1.60t,产奶增收5989万元,农民饲养一头奶水牛年增收5000元以上。北流市成为近几年广西牛品改速度最快、产杂交牛犊最多、效益最好的县(市)之一。成为广西和南方地区奶水牛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1.1.2 奶水牛规模养殖户情况

档次数量(户)比重(%)1~4头13153.6 5~9头8133.2 10~19头166.6 22~49头114.6 50~59头52.0

奶水牛规模养殖场16户,养殖奶水牛562头,年存栏占全市1267头挤奶母牛的44%,产奶量945t,占全市水牛奶总产量2129吨的44.39%,平均单产为1.68t,最高单产为1.76t。发展到一定规模户,养殖效益可观,反之,养殖效益不理想。

1.1.3 产业发展效益。2013年奶水牛产业实现总产值19000万元,比2008年同期12000万元增长58.3%。一代杂交奶水牛平均每个泌乳期产奶量1358kg,二代奶水牛平均每个泌乳期产奶量1600kg,养殖效益偏低有待提高。鲜奶单价每公斤14元;成年奶水牛出售价7000~10000元/头,后备牛5000~8000元/头。

1.2 技术推广情况

1.2.1 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全市22个镇推广以尼里/拉菲、摩拉牛等水牛优良品种为主导品种的奶水牛养殖,推广以“奶水牛品种改良技术”、“奶水牛日粮配方技术”、“奶水牛疫病防治技术”、“奶水牛标准化养殖技术”、“优质牧草种植和青贮技术”等5项先进实用技术,先进技术推广率达到98%以上,奶水牛优质品种推广应用率达到100%。

1.2.2 牧草种植加工情况。北流市主要采用鲜草喂牛等的方式饲喂,以种植桂牧1号、黑麦草等高产牧草为主,占50%;其次是饲喂菠萝楂,占25%,及啤酒楂,占25%。在种植牧草上实行分区域、分类指导,组织黑麦草、桂牧一号、黄草、珍珠高粱等优质草种供应,做好牧草栽培和利用技术指导。成功地探索和发展了“果园种草—牧草喂牛—牛粪便产沼气—沼液、渣肥草、肥树、养鱼”的立体生态奶水牛养殖模式,成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1.2.3 牛常见病及防治情况。主要是做好奶水牛常规免疫工作,做好春秋两防及免疫突击补针工作。加强牛主要疫病,如口蹄疫、牛出败、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的综合防治。一是强制免疫;二是规范消毒;三是加强检疫和疫病监测;四是对病害畜及其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1.2.4 粪污处理情况。牛粪便主要用于种植蘑菇和沼气发酵的“果—草—牛”立体生态养殖。

1.2.5 机械化挤奶情况。挤奶方式以人工挤奶为主,目前全市运用机械化挤奶的养殖户(场)有5个,有挤奶机械8台,机械化挤奶的养殖户(场)占规模养殖场数的5%。

2 主要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2.1 奶业龙头企业及加工产业发展不足

北流市水牛奶加工产品以传统的民间产品和大众化产品为主,远未达到工业化生产的水平,高附加值乳制品的研制和市场开发严重滞后,水牛奶的加工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2 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奶水牛产业投入周期长、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使得农民投入不起,无法形成产业;投资者担心回报周期长,技术环节无法控制而不敢投入;技术人员找不到投资商,技术成果无法转化,有心想投却投入无门。在缺乏政府扶持和产业指导的情况下,土地、资金、技术等各方资源难以整合。

2.3 奶水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3.1 奶水牛奶产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北流市杂交水牛平均年产奶量为1500~1800kg,在广西水牛研究所,平均单产为2200kg。

2.3.2 牛现代繁殖生物技术应用不足。活体采卵、体外授精、胚胎克隆、胚胎移植等,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北流尚未能大规模应用。

2.3.3 养殖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工授精员技术不到位,适时配种掌握时间不够精确,母牛受胎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 加速发展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出台有力扶持政策,给予奶农养殖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制定奶水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调动全社会参与奶水牛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落实各项扶持奶水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的投入。

3.2 完善奶水牛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现代奶水牛产业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示范。加强对母水牛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优质奶水牛生长、育肥各阶段饲料配制和牧草供应技术的研究,提高奶水牛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收

益;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奶水牛人工授精站建设,不断提高人工授精技术水平,提高受胎率。

3.3 加大资金扶持

政府对奶水牛业给予财力支持,想方设法帮助奶农解决融资问题;继续完善牛品改站、点的仪器设备配置,不断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金融部门要对奶水牛生产专业户、重点户、企业,优先给予贷款扶持,各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用于养殖、加工企业和养殖大户贷款贴息。

3.4 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不断建设完善奶水牛专业合作社组织,提高北流市奶水牛专业化水平和养殖效益。培植“龙头”企业,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和各类健康养殖模式的发展;引导养殖户集中建立养殖小区或联合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饲养管理、经营销售;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

3.5 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应该通过资助建立重点人才培养体系、连续举办奶水牛场场长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训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尽快取得较大的实效,以人才战略引领产业实现快速提高和跨越发展。

猜你喜欢

北流北流市奶水
林白的北流书写及其价值
我国奶水牛选育步入现代分子育种时代
基于GIS的广西北流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
花衣服
胸部大小和奶水多少有关吗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研究
北流河故事
多么恶毒的谣言:胸大=奶水多,胸小=奶水少
北流市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
云南省奶水牛品牌建设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