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4-02-25鞠卫东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3期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临床特征

鞠卫东等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有显著影响(P<0.01);以恶性乳腺肿瘤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危险性更高(P<0.01)。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的ER强阳性率更高;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较大,且发生间隔时间越长,对应部位第二原发肿瘤恶性的危险性更大。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多原发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32-02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同时或先后发生在同一系统器官或不同器官的≥2种的原发性肿瘤,以胃肠道多发,其他组织器官发生率相对较低。本文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患者(包括良、恶性)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包括良、恶性)患者,均为女性。按证实的先后顺序分为A、B 两组,A组为先证实乳腺肿瘤32例,B组为先证实的甲状腺肿瘤13例。将整理出保有完整组织蜡块的甲状腺(均为乳头状癌)、乳腺(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多原发癌5例设为C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单纯甲状腺癌、单纯乳腺癌各20例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其中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中位年龄45.2岁;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18例,中位年龄49.7岁。见表1。

1.2方法

1.2.1分析内容 分析A、B 两组先证肿瘤情况(如良恶性、发病年龄及发病间隔时间等)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对C组及其对照组行免疫组化检查。

1.2.2结果判定 采用半定量双评分法(即染色表达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数)积分,其中双积分≤3分为阴性表达(-),4~6分为弱表达(+),≥7分为强表达(++)。(1)染色表达强度:光学显微镜下,细胞膜与细胞质出现淡黄至棕褐色颗粒阳性细胞,其中无着色1分;淡黄色2分;棕黄色3分。(2)阳性细胞百分数计数:400倍光镜下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观察100个细胞,其中阳性细胞数≤25% 为1分;26%~75%为2分;≥76%为3分[2]。

1.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的影响

2.2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免疫组化结果

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的ER强阳性率更高;乳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PR免疫组化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3。

3 讨论

3.1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有报告指出,甲状腺癌性激素受体表达程度随着其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增高[3]。本资料中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有显著影响(P<0.01);恶性乳腺肿瘤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危险性更高(P<0.01)。即恶性乳腺肿瘤较良性乳腺肿瘤更易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我们也发现,>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更大,提示50岁、40岁是A、B两组发病间隔时间变化的分界点,可能与雌激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着患者年龄变化,影响甲状腺与乳腺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有关。此外,本次分析显示,甲状腺与乳腺肿瘤发病间隔时间越长,并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故在实际诊疗中可根据第二原发肿瘤与第一原发肿瘤的间隔时间长短,初步估计肿瘤的良恶性。

3.2 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免疫组化表达分析

研究证实,ER、P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有否淋巴结转移等存在关联。本资料中B组13例、对照组20例甲状腺肿瘤均为乳头状癌,也证实了ER、PR的表达在甲状腺癌病程中的重要作用。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的ER强强阳性率更高;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发挥了作用[7-9],但PR免疫组化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雌激素并不是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的唯一作用因素,但不排除是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小所造成的统计学误差。

综上所述,>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较大,且发生间隔时间越长,对应部位第二原发肿瘤恶性的危险性更大。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本病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玲,尹彦海,赵新汉,等. 乳腺、结肠、卵巢异时多原发肿瘤1例报道[J].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9): 1857-1858.

[2] 陈剑,吴毅. 甲状腺癌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2011,21(2): 148-152.

[3] 李晓静,胡沁,侯英勇,等. 乳腺癌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3): 250-252.

[4] 殷凯,张筱骅,王瓯晨,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钠碘同向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状态检测及其意义[J]. 浙江医学,2009,11:34.

[5] Xue-Hui,Xu,Ren-Xian,et. 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S100A13 gene and its effect on proliferation of human thyroid cancer cell line TT[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 321-329.

[6] 郑玉群,马秋爱,杨柳青,等. 改良化液方法对乳腺癌化疗后迟发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1):37-38.

[7] 黄剑波,汲广岩,邢雷,等. 合并原发性甲亢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及化疗期间甲状腺危象的防治[J]. 重庆医学,2012,41(27): 2873-2874.

[8] 谢天红,姜松伍,邱志武. 乳腺癌患者再发甲状腺癌9例临床分析[J]. 肿瘤学杂志,2011, 17(6): 471-472.

[9] 运新伟,高明. 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2, 6(1): 28-31.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有显著影响(P<0.01);以恶性乳腺肿瘤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危险性更高(P<0.01)。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的ER强阳性率更高;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较大,且发生间隔时间越长,对应部位第二原发肿瘤恶性的危险性更大。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多原发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32-02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同时或先后发生在同一系统器官或不同器官的≥2种的原发性肿瘤,以胃肠道多发,其他组织器官发生率相对较低。本文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患者(包括良、恶性)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包括良、恶性)患者,均为女性。按证实的先后顺序分为A、B 两组,A组为先证实乳腺肿瘤32例,B组为先证实的甲状腺肿瘤13例。将整理出保有完整组织蜡块的甲状腺(均为乳头状癌)、乳腺(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多原发癌5例设为C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单纯甲状腺癌、单纯乳腺癌各20例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其中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中位年龄45.2岁;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18例,中位年龄49.7岁。见表1。

1.2方法

1.2.1分析内容 分析A、B 两组先证肿瘤情况(如良恶性、发病年龄及发病间隔时间等)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对C组及其对照组行免疫组化检查。

1.2.2结果判定 采用半定量双评分法(即染色表达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数)积分,其中双积分≤3分为阴性表达(-),4~6分为弱表达(+),≥7分为强表达(++)。(1)染色表达强度:光学显微镜下,细胞膜与细胞质出现淡黄至棕褐色颗粒阳性细胞,其中无着色1分;淡黄色2分;棕黄色3分。(2)阳性细胞百分数计数:400倍光镜下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观察100个细胞,其中阳性细胞数≤25% 为1分;26%~75%为2分;≥76%为3分[2]。

1.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的影响

2.2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免疫组化结果

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的ER强阳性率更高;乳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PR免疫组化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3。

3 讨论

3.1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有报告指出,甲状腺癌性激素受体表达程度随着其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增高[3]。本资料中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有显著影响(P<0.01);恶性乳腺肿瘤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危险性更高(P<0.01)。即恶性乳腺肿瘤较良性乳腺肿瘤更易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我们也发现,>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更大,提示50岁、40岁是A、B两组发病间隔时间变化的分界点,可能与雌激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着患者年龄变化,影响甲状腺与乳腺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有关。此外,本次分析显示,甲状腺与乳腺肿瘤发病间隔时间越长,并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故在实际诊疗中可根据第二原发肿瘤与第一原发肿瘤的间隔时间长短,初步估计肿瘤的良恶性。

3.2 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免疫组化表达分析

研究证实,ER、P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有否淋巴结转移等存在关联。本资料中B组13例、对照组20例甲状腺肿瘤均为乳头状癌,也证实了ER、PR的表达在甲状腺癌病程中的重要作用。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的ER强强阳性率更高;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发挥了作用[7-9],但PR免疫组化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雌激素并不是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的唯一作用因素,但不排除是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小所造成的统计学误差。

综上所述,>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较大,且发生间隔时间越长,对应部位第二原发肿瘤恶性的危险性更大。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本病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玲,尹彦海,赵新汉,等. 乳腺、结肠、卵巢异时多原发肿瘤1例报道[J].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9): 1857-1858.

[2] 陈剑,吴毅. 甲状腺癌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2011,21(2): 148-152.

[3] 李晓静,胡沁,侯英勇,等. 乳腺癌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3): 250-252.

[4] 殷凯,张筱骅,王瓯晨,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钠碘同向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状态检测及其意义[J]. 浙江医学,2009,11:34.

[5] Xue-Hui,Xu,Ren-Xian,et. 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S100A13 gene and its effect on proliferation of human thyroid cancer cell line TT[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 321-329.

[6] 郑玉群,马秋爱,杨柳青,等. 改良化液方法对乳腺癌化疗后迟发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1):37-38.

[7] 黄剑波,汲广岩,邢雷,等. 合并原发性甲亢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及化疗期间甲状腺危象的防治[J]. 重庆医学,2012,41(27): 2873-2874.

[8] 谢天红,姜松伍,邱志武. 乳腺癌患者再发甲状腺癌9例临床分析[J]. 肿瘤学杂志,2011, 17(6): 471-472.

[9] 运新伟,高明. 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2, 6(1): 28-31.endprint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有显著影响(P<0.01);以恶性乳腺肿瘤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危险性更高(P<0.01)。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的ER强阳性率更高;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较大,且发生间隔时间越长,对应部位第二原发肿瘤恶性的危险性更大。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多原发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 R73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3-0032-02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同时或先后发生在同一系统器官或不同器官的≥2种的原发性肿瘤,以胃肠道多发,其他组织器官发生率相对较低。本文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患者(包括良、恶性)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2月~2013年6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5例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包括良、恶性)患者,均为女性。按证实的先后顺序分为A、B 两组,A组为先证实乳腺肿瘤32例,B组为先证实的甲状腺肿瘤13例。将整理出保有完整组织蜡块的甲状腺(均为乳头状癌)、乳腺(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多原发癌5例设为C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单纯甲状腺癌、单纯乳腺癌各20例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其中甲状腺癌均为乳头状癌,中位年龄45.2岁;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18例,中位年龄49.7岁。见表1。

1.2方法

1.2.1分析内容 分析A、B 两组先证肿瘤情况(如良恶性、发病年龄及发病间隔时间等)对第二原发肿瘤的影响;对C组及其对照组行免疫组化检查。

1.2.2结果判定 采用半定量双评分法(即染色表达强度与阳性细胞百分数)积分,其中双积分≤3分为阴性表达(-),4~6分为弱表达(+),≥7分为强表达(++)。(1)染色表达强度:光学显微镜下,细胞膜与细胞质出现淡黄至棕褐色颗粒阳性细胞,其中无着色1分;淡黄色2分;棕黄色3分。(2)阳性细胞百分数计数:400倍光镜下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观察100个细胞,其中阳性细胞数≤25% 为1分;26%~75%为2分;≥76%为3分[2]。

1.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的影响

2.2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免疫组化结果

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的ER强阳性率更高;乳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PR免疫组化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3。

3 讨论

3.1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有报告指出,甲状腺癌性激素受体表达程度随着其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增高[3]。本资料中先证肿瘤部位对第二原发肿瘤良恶性有显著影响(P<0.01);恶性乳腺肿瘤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的危险性更高(P<0.01)。即恶性乳腺肿瘤较良性乳腺肿瘤更易并发恶性甲状腺肿瘤。我们也发现,>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更大,提示50岁、40岁是A、B两组发病间隔时间变化的分界点,可能与雌激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着患者年龄变化,影响甲状腺与乳腺肿瘤的发生及进展有关。此外,本次分析显示,甲状腺与乳腺肿瘤发病间隔时间越长,并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故在实际诊疗中可根据第二原发肿瘤与第一原发肿瘤的间隔时间长短,初步估计肿瘤的良恶性。

3.2 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免疫组化表达分析

研究证实,ER、P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有否淋巴结转移等存在关联。本资料中B组13例、对照组20例甲状腺肿瘤均为乳头状癌,也证实了ER、PR的表达在甲状腺癌病程中的重要作用。甲状腺肿瘤C组与对照组的ER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的ER强强阳性率更高;C组甲状腺与乳腺肿瘤ER免疫组化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发挥了作用[7-9],但PR免疫组化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说明雌激素并不是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的唯一作用因素,但不排除是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小所造成的统计学误差。

综上所述,>40岁的甲状腺肿瘤、>50岁的乳腺肿瘤发生良性第二原发肿瘤的危险性较大,且发生间隔时间越长,对应部位第二原发肿瘤恶性的危险性更大。雌激素调节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病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本病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玲,尹彦海,赵新汉,等. 乳腺、结肠、卵巢异时多原发肿瘤1例报道[J].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9): 1857-1858.

[2] 陈剑,吴毅. 甲状腺癌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2011,21(2): 148-152.

[3] 李晓静,胡沁,侯英勇,等. 乳腺癌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3): 250-252.

[4] 殷凯,张筱骅,王瓯晨,等. 甲状腺乳头状癌钠碘同向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状态检测及其意义[J]. 浙江医学,2009,11:34.

[5] Xue-Hui,Xu,Ren-Xian,et. 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S100A13 gene and its effect on proliferation of human thyroid cancer cell line TT[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 321-329.

[6] 郑玉群,马秋爱,杨柳青,等. 改良化液方法对乳腺癌化疗后迟发性静脉炎的预防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1):37-38.

[7] 黄剑波,汲广岩,邢雷,等. 合并原发性甲亢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及化疗期间甲状腺危象的防治[J]. 重庆医学,2012,41(27): 2873-2874.

[8] 谢天红,姜松伍,邱志武. 乳腺癌患者再发甲状腺癌9例临床分析[J]. 肿瘤学杂志,2011, 17(6): 471-472.

[9] 运新伟,高明. 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2, 6(1): 28-3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临床特征
复合麻醉在乳腺肿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乳腺肿瘤辅助诊断模型
结直肠癌脑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
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探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意义分析
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与治疗护理效果分析
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