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问题与路径*
——以台州学院为例

2014-02-24俞桂红虞志坚

台州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台州培养目标规格

俞桂红虞志坚

(1.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2.台州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问题与路径*
——以台州学院为例

俞桂红1虞志坚2

(1.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2.台州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合理的培养目标是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与社会需求错位、同质化倾向明显、人才培养规格缺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虚设等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细化落实人才培养规格,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与重设。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变革;台州学院

本文所指的地方本科高校是指由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主管的普通本科高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地方高校人才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人才培养目标则是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具有方向性、引领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的大趋势和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需要地方本科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定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细化落实人才培养规格,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

一、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

培养目标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作的规定”[1]。培养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系统,它包括国家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学校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专业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国家层次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规定人才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学校层次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是国家层次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专业层次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的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的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以及专业性质等作进一步的具体规定[2]。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地方高校在教育目的指导下,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身办学历史与条件以及学生生源的实际情况,对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应该达到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的一种预设[3]。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目标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调整、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检验等,都要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

二、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地方本科高

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错位。社会需求是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社会需求的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错位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上,高校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存在着就业难,而很多急需人才的区域和岗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之间的矛盾[4]。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与完全“市场化”的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从体制层面来看,作为地方本科高校监管者的政府对人才培养目标干预较多,学校缺少独立的自主权,培养目标更多的是以政治为导向而不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5]。从学校层面来看,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学校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市场、企业紧密联系,然而现实中虽说大多数的地方高校注意加紧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但真正与企业和市场的互动还是比较欠缺的。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多地基于学科的培养目标的考虑,忽略人才的基本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基于社会和学生个人的需求,造成了学生就业与企业需求的双难选择。

(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分类定位,同质化倾向明显。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缺乏清晰界定,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6]。不同层次的高校,如高职高专院校向专升本看齐,地方本科高校力拼硕士授予点。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如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的高校,因学术水平,自身实际情况不同,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应该不同。如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各高校培养的侧重点应该不同,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素质要求上也要有所区分,以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需求。目前在高校的实践中,大多数的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相互借鉴、参照,没有认真地研究本校的办学优势、行业定位等,区分不大,导致不少院校存在趋同现象。

(三)人才培养规格缺位,影响培养目标的操作。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近些年我国好多的教育政策将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规格,并没有详细具体的解释,致使好多地方高校不明白“应用型人才”到底具有哪些特征?对课程体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该做哪些相应的调整?人才培养规格的缺位,使培养目标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实施,难以检验预期目标的达成度,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其要求是成为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第二部分描述具体的人才规格要求,主要从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及身心素质等方面论述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一目标表述虽涵盖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般要求,然而还是显得比较笼统,培养规格不够具体。如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怎样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怎样的专业基本技能和核心应用能力?具备怎样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能在怎样的水平解决和处理怎样的问题?在就业方面拥有怎样的关键能力?这些都体现培养规格的“缺位”现象。

(四)人才培养目标虚设,不能有效反映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地方本科高校根据高等教育法的分类,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是准确的,然而也有不少地方高校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性,将其定位为应用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具有宽广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7]。“复合型人才”具有复合性,有知识复合、能力复合、专业复合等多重含义,而最基本的是专业复合,亦即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两种以上专业才能称为复合性人才。以台州学院2013年本科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计划为例,14个学院中有9个学院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台州学院于2002年升格为本科学校,一方面其办学条件和师资较难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加之三个校区办学,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度也难以配套执行,因此,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四年里,学习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知识比较困难,如若较肤浅的学习,无法将知识很好地“复合”,而专业知识的弱化,又将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路径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就业角度审视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主要指社会对毕业生的数量、结构、层次、素质等方面的需求。地方本科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定位,要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当下而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已成为评判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目标是否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检验培养目标是否合理性与科学性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尺。基于此,地方本科高校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就业,一方面学校可与地方政府及社会用人单位紧密联系,了解本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了解地方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说,地方社会的人才需求就是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另一方面选取近3-5年的就业出口情况,组织调研活动,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信息反馈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二)合理定位培养目标,以特色化取代同质化。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地方本科高校大都属于学科型教育(5A1)和职业型教育(5B)之间的专业性应用教育(5A2)[8]。以台州学院为例,就学校的类型来说,我校属于5A2型,即属于应用性教育类型。就我校现有的学科专业特点来说,现有的41个本科专业绝大多数是按行业、产业、技术领域来设置的,如培养教师、医师、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从人才培养的层次上看,我校属于教学型高校。从人才培养服务面来看,以服务台州为宗旨,不仅要成为培养台州地区建设适用人才的基地,也应该成为台州科技、文化知识的辐射源和学习中心,促进台州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以上分析,台州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台州学院应深入研究自身的服务面向定位、层次定位,认真结合台州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产业结构的特点,认真总结自身在办学上的优势和劣势,组织团队深入调研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院校,仔细分析比较,找出自身的优势,如学科优势、地域优势;专业设置、产学合作、实践教学等环节优势,将自身优势与社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特点,避免同质化倾向,努力培养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三)制定可行的人才培养规格,逐层分解细化落实。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进行具体地分解和细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细化成逐级明确的指标,落实到相应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中,以便进行评估检查。如知识结构分解细化为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其中工具性知识又可细化为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应用和文献检索知识、方法论知识等。又如能力结构可以分解细化为专业应用能力和关键能力。其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地方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细化标准

人才培养规格细化后,把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并与实现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门具体课程和教学环节一一对应起来,建立“培养规格实现系统”。以台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语言文字知识和职业知识对应实现方式,职业能力、表达能力和调研能力的实现方式为例,见表2、表3。

表2 规格标准与主要课程、实践环节对应

表3 规格标准与主要课程、实践环节对应

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实现系统可以用图1表示。

图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

(四)双轨并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一是教学途径要紧扣培养目标。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由教学活动来实现的。要优化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是地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本蓝图和实施方案。首先要重构和整合课程体系,要打破原先的按照学科体系设课、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的定势,要完全按照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要求,设计所需开设的相关课程和教学环节;其次要更新和综合课程内容,改变清一色的社会科学课程、单一的数学课程,设置文史哲综合课程,精选各领域中几个最重要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根本上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各项要求。再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采取灵活的现代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运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培养规格标准的要求。最后要改革教学结果评价方式,推进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如开闭卷结合,撰写专题报告、实践技能操作等。重视多个阶段考试,强化过程性考核。二是实践途径要紧扣培养目标。地方本科高校主要的职责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的行业和企业服务,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学校要根据自身所具有的学科专业结构特点和要求,选择能体现特色的实践途径。校内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建设实践基地,以科研为先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其中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咨询以及应用性成果的转化等,企业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践场所,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锻炼提供条件。

总之,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地方本科高校在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后,必须制定和完善配套的制度和措施,建立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1]文辅相.中国高等教育目标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16.

[2]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4 (6):4-17.

[3]杜才平.地方性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6.[4]徐同文,房保俊.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6):59-65.

[5]张凤都.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对策建议[J].高等农业教育,2013(8):29-31.

[6]林伟连,伍醒,许为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06(5):40-42.

[6]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7]孙诒丹,金祥林.新时期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2(4):36-37.

[8]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Reform on Talents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roblems and Solutions——A Case Study of Taizhou University

Yu Guihong1,Yu Zhijian2

(1.School of Humanitie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Zhejiang;2.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Zhejiang)

The rational talents cultivaton objectives are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there are some irrational practices in the setting of the local universities cultivation objectives,such as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ocial needs,the obvious tendencies of homogeneity,the absenc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standards,and the dummy objectives.Therefore,the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set the rational orientation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realities,specify and 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specifi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 needs,hence,ultimately actualize the reform and resetting of talents cultivation objectives.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lents cultivation objectives;reform;Taizhou University

G42

A

1672-3708(2014)01-0034-04

2013-11-18

俞桂红(1976- ),女,浙江台州人,助理研究员。虞志坚(1971- ),男,浙江台州人,副教授。

*本文为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Y201328337)和2013年台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台州培养目标规格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闭月羞花
千里求师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台州远洲墅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