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国学课堂教学“五要”

2014-02-19朱红甫

小学教学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国学语言课堂

朱红甫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不断兴起,《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以其古老而又年轻的姿态走进了课堂,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理解能力不强,课堂往往举步维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艰涩。笔者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深深地认识到国学课堂教学唯有做到“五要”,方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幸福。

1.定位要准确

不可否认,国学经典对于小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比如《三字经》中关于学习目的的教育:“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不仅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而且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解读的空间,这样的语言熏染是任何白话文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在当下,国学课程和国学教材仅仅是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的补充,她的主要功能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用“母乳”浸润我们的民族,哺育我们的子孙后代,唤醒我们的孩子珍爱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做有根、有魂、有传统文化基因的真正的中国人。有了这样明确的定位,我们的国学教学才不会越位。既然国学是语文教学的补充,那么,我们就不要人为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国学的方式,所有的预习、学习、复习都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应该让学生高高兴兴上课,开开心心诵读。

对于国学教学,笔者主张“兴趣大于知识”“意象大于意思”“积累大于理解”。国学教学运用的应是陶渊明的读书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追求的也应是陶渊明的读书境界,只要学生“每有会意”“欣然忘食”即可。国学教学,不必字字求通,句句落实,而应该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增加积累、丰富内存,努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道德修养的熏陶。对于经典原文不必将其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必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课堂上,学生能领会多少就领会多少,就像牛吃草一样,先吃下去,留待日后反刍,不断吸收其营养。

2.教材要分析

文本的语言有三个层次:一是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学生能听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式语言,学生经过学习、模仿就能学会的语言;三是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式语言,这样的语言典范、优美,蕴含丰富的思想和语言的表达艺术,具有言语智慧。《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属于哪一种语言呢?显然属于第三种——精粹式语言。这样的语言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基础,才能深入领会其主旨。因此,要想提高国学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深入地想一想:哪些语句学生一读就懂?哪些语句学生一点就明?哪些语句教师不讲不清?学生的兴奋点在哪里?学生的困惑处在哪里?只有把这些内容了然于心,才能讲在关键处,点在愤悱时,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分析教材一定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经典,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取舍,有所侧重,才能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师生在轻松愉悦之中接受精神的洗礼和智慧的启迪。

3.朗读要扎实

阎立钦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引论》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20%来自听觉,15%来自触觉,3%来自味觉。”而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读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种基本方式。因此,国学经典教学应尽量让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和领会。要反复读,用心读,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让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让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

4.理解要巧妙

笔者主张国学教学“好读书,不求甚解”,但并不是完全不要理解,倘若学生一点都不理解便无法做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笔者摒弃的是英译汉、汉译英式的理解,呼唤的是智慧的理解、巧妙的理解。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过程和方法”目标,这足以说明课程改革对于学习方法的关注。“最有效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国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理解词句的方法。

下面以《笠翁对韵》中《五歌》为例,谈一谈怎样巧妙理解。

(微对巨,少对多,直干对平柯。蜂媒对蝶使,雨笠对烟蓑。眉淡扫,面微酡,妙舞对清歌。轻衫裁夏葛,薄袂剪春罗。将相兼行唐李靖,霸王杂用汉萧何。月本阴精,岂有羿妻曾窃药;星为夜宿,浪传织女漫投梭。)

“微对巨”学生不易理解,“微”和“巨”怎么能相对呢?可以采用组词铺垫法帮助学生理解,先让学生说出小对什么。(大)你能用“小”组一个词吗?细小、微小、渺小;“大”呢,可以组成哪些词?高大、伟大、巨大。有了这些词语作铺垫,然后再问学生微小对什么。(巨大)那“微”对什么?——(当然对巨喽)

“直干”对“平柯”。“直干”和“平柯”是两个名词,说的是树木的两个不同的部分,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们的意思。怎么办呢?可以运用简笔画画出树木的主干和树枝,“直干”和“平柯”便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了。

“眉淡扫,面微酡”中最难理解的是“酡”,可以采用字理分析法,只需要告诉学生“酡”的左半部分“酉”是象形文字,指的是酒坛子,然后学生自然也就明白了“面微酡”就是脸像喝过酒一样微红,看起来十分美丽。

“将相兼行唐李靖,霸王杂用汉萧何。月本阴精,岂有羿妻曾窃药;星为夜宿,浪传织女漫投梭。”此句涉及四个人物——两个历史人物李靖、萧何,两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嫦娥、织女,可以采用故事熏染法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含义。借助故事理解需要讲究策略,如果所有的故事都由老师来讲,就变成一言堂、满堂灌了。“单一的刺激物最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所以,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故事:可以是故事视频,可以是故事录音,可以是教师现场讲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这段韵文中最难理解的应该是“眉淡扫,面微酡,妙舞对清歌。轻衫裁夏葛,薄袂剪春罗。”因为从字面上的确无法感受到其中的空灵与俊美。因而,应该采用情境浸润法,借助优美的音乐和生动的视频展示衣袂翩翩、轻歌曼舞、婀娜多姿的场景,让学生身心浸润其中,观其形自然润其心。

国学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够潜心钻研教材,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轻松阅读、智慧理解,课堂自会“风行水上,自然成纹”。

5.拓展要有度

选入国学教材的文字都包含着作者的理想和情感,都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果,要想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就需要教师熟悉历史,读懂古人,高瞻远瞩,博古通今。试想,不懂刘邦,如何能解透他得天下的原因?不懂苏轼,如何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解得其宁静淡泊的境界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解刘禹锡,如何能在《陋室铭》中体会到其“托物言志”写法的精妙……应该说,进行国学教学,只有旁征博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精神得到塑造和升华。但是,课堂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不能简单地把教师的“一厢情愿”变为学生的“被动接受”,只有把握好资源拓展的“度”,才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诵读经典、理解经典。

第二届全国国学经典培训会上,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为了让学生读懂“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资源拓展就非常得体、非常有效。吉老师先让学生诵读李白的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学生很快就明白——原来“举杯邀月饮”就是这首诗的浓缩;接下来为了引导学生解读“骑马踏花归”,吉老师给学生讲述其中的故事:宋代有一位画家是皇帝,就是宋徽宗,他皇帝当得挺一般的,但是他的书画造诣却是挺高的。每年他都要对全国画家进行一次考试,某一年他考画家的题目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请画家根据这一句话来画画,以此考查哪一位画家的创造能力最强,画的画最令皇上满意。最后,皇帝看中的是几只蝴蝶紧随马蹄蹁跹飞舞的画。这个故事也可以浓缩为这么几个字:骑马踏花归。如此教学,将经典文字变成了可观、可感的人物和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得轻轻松松、扎扎实实。可谓匠心独运,水到渠成。

国学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定位准确、朗读扎实、理解巧妙、拓展有度,定能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让学生从小接受熏陶,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古文化的语言美、韵律美、理性美,让他们“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从而实现国学文化在启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国学语言课堂
“垂”改成“掉”,好不好?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