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疑材料者该不该给高分

2014-02-17王淦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硬伤洞穴蜡烛

王淦生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命题在选取材料的时候一不小心留下了明显的硬伤……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地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合吧,小小的蜡烛竟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这则材料出现了两处硬伤:一是“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不大可能存在“色彩斑斓的蝴蝶”,这些“蝴蝶”应该是夜蛾;二是“点燃几只蜡烛”原作中写明是为了检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非为了照明。语文考试刚刚结束,网络上便出现了对这则材料的质疑之声。考场上也有考生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于是作文时没有按照写作要求去“立意”,而是在文章中运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推断这些“色彩斑斓的蝴蝶”其实应该是蛾子。

这位考生以他那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严密的推理,在一份语文试卷上做起了科技论文。

高考是一场有着严格规则的游戏,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任何人既然参与到了高考当中,就必须遵循它的规则。就像新材料作文,考查的是考生的审题和表达能力,考生必须从中心、内容、情感、结构、语言等几个方面去展示他的作文功底,凡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者均可判给零分。如果你撇开材料的含义不谈,而去给材料挑刺(即便材料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也是规避了规则自行其是。在高考答卷中诸如此类突破规则的现象实在太多了,我们在阅卷中应当严格遵守规则;否则,规则便失去了它的严肃性。对违背规则的考生宽容大度甚至给予高分,乃是对严守规则的考生的不公。endprint

猜你喜欢

硬伤洞穴蜡烛
洞穴传奇
动物知识猜猜猜
鬼斧神工!世界各地迷人洞穴大盘点
神奇蜡烛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歧视女性,日本国际形象的“硬伤”
神秘熄灭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