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请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2014-02-16王旭红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双亲小宇孩子

王旭红

请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王旭红

王旭红哈尔滨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工程组委会专家顾问团教育心理学专家、哈尔滨市快乐影响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咨询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硕士,英国注册临床催眠治疗师,英国临床催眠治疗协会终身会员。

中学高级教师,拥有14年的国内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7年的英国临床催眠治疗经验,主攻方向为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与行为障碍研究。

【案例】

面对这样的小宇,我还能做些什么

下课铃声一响,政教处干事就在教室门口喊:“刘老师,二派来人调查你班小宇,在政教处等着呢。”我应了一声。“怎么是二派,不是在一派管辖区打的仗吗?难道又……”我的猜测疑马上得到证实。被学生暗地里称为“大姐大”的女生小宇直接参与了一起打架事件,被打女生当场昏厥,正在医院抢救。

一个月前的周六,我突然接到小宇的电话:

“老师,明天你上班可能就会听说学生打仗的事。可惨了……一个女孩儿被捅了四刀……正在市医院抢救。”

“什么时候的事?攮人的是男,是女?”

“都是女生,周五12点左右,在学校东侧新新家园附近。”

“你参与了吗?”直觉告诉我小宇绝不仅仅是目击者。

“没有,是我报的案,我刚从一派做完笔录回来,怕你听说后替我担心,先告诉你真实情况。”

“你跟我说实话,你和打架的哪一方有联系?”

“真没有,我都不认识她们。老师,公安局的人还表扬我了呢。”小宇略带自豪地说。

“那你为什么要报案,怎么那么巧被你遇上。”

“嗯……老师,那我就说实话吧,被打的那三个女孩儿我认识,她们打起来以后,给我打电话让我帮忙,我一想,这三年,你一直跟我操心,我没少惹祸,我不能再打架了,于是我就报警了。”

“哦,你一定不能隐瞒实情。”我再次强调。暗地里想,或许小宇的报警真与我平日的苦口婆心有关。

“老师。那我周一能上学吗?”我一愣,看来小宇的电话不是报平安的。

“为什么不上学?”

“老师,是我报的案,那个行凶的女生还没抓到,我怕她报复我。”似乎也合情理。

“你妈妈回来了吗?”我知道最近小宇一个人在家,她父母已经离异。

“没有。”

“你爸爸呢?”

“在广西呢。”

“他们知道你的事吗?”

“我爸知道。没联系上我妈。”

“你爸爸是什么意思?”

“我爸说让我在家,怕上学后那个女孩找人打我,不安全。”

“把你爸爸的电话号给我。”小宇答应了。

我隐约地感到事情的真相绝不像小宇说得那样。通过电话证实了她爸爸的确在广西,也确实希望暂时让小宇在家由朋友监管。我嘱咐一番,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课下,我了解到,被打伤住院的女孩是小宇的好朋友,那天持刀滋事的女生是来找小宇的,显然,这件事因小宇而起。

小宇是个聪明的女孩,初中入学成绩很好,自幼学习舞蹈,喜欢参加文体活动。父母离异后,由奶奶监管,小学时组织管理能力强,一直担任班长,五年级时,奶奶去世,妈妈监管,爸爸出抚养费(爸爸经济条件比较好,给小宇的生活费很多),妈妈也经常外出打工,小宇一年中有大半时间独自在家。舞蹈比赛、各项体育运动的集训,使小宇结识了不少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相继辍学或到外地就读,小宇的课余时间大多和他们交往。后来成绩渐渐下滑,最后丧失了学习兴趣。他们之间今天是朋友,明天是“仇家”,大大小小的冲突不断,轻则家长见面调节,重则派出所出面。每次小宇参与后,我都深入地和她长谈,小宇总以控制不住感情为由替自己开脱,当然也虚心接受批评。渐渐地,小宇由出手伤人的强手,蜕变到幕后指使者。派出所没有她参与打仗的记录,学校也调查不出她的违纪情况。但我总觉得小宇依然和那些大大小小的打仗事件有关。有时我问急了,她倒安慰我似的说:“放心,派出所不会有我记录的,学校也没法查出来的。”我也知道,她要是不想告诉我的情况,不管怎么问,她都不会说。就这样,小宇似乎能平稳地度过初中的最后一年,当然,她的成绩还是一塌糊涂。

然而今天的打架事件,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我的教育失败了,我没能改变她解决问题的方式,我的确竭尽全力了,但我真的无能为力。本该优秀的小宇,没有能力升入高中;本该优秀的小宇,前程未卜。为此,我除了愧疚自责,真的不知道还能为小宇做些什么?

(克东县刘老师)

班主任陈述案例的字里行间都浸透着深深的痛心和自责,班主任特别痛惜:小宇,这个曾经在小学刚升入初中时学习成绩领先的女孩子,在初中阶段完全放弃了学业,甚至无望考进普通高中。似乎老师一直在追问自己:如果时光倒流,从哪里干预小宇的问题,避免她成为如今的样子。

班主任一直渴望延用我们传统的学校教育思路,想通过苦口婆心的说教让小宇变得“听话”。但是,我们当老师的和当家长的成年人都有没有反思过,在我们一味地希望孩子听我们话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把脑海中的成见清空,耐心地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呢?我们自以为有经验根据现象来推测孩子们的想法,所以就滔滔不绝地给孩子们讲道理,却不知道在单向的信息输出过程中,孩子已经把心门慢慢关上了。孩子从成年人的行为中看到,自己内心想什么成年人并不关心。这样一来,孩子真正能敞开心扉的对象就是境遇跟自己相似甚至比自己更糟的同龄人,小宇结交那么多糟糕的关系不稳定朋友就是这样的原因。

小宇的案例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校教育问题,我们目前国内的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都在学业成绩上,但凡看到学生成绩下滑就会简单地从学校或者教师方面找根源。其实,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家庭、社会和学校都在不同层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哪个方面的缺陷都会给成长中的孩子带来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就会延续下去,甚至会带到成年阶段,从而导致比较难以改变的状态。

根据班主任的叙述,小宇已经形成了品行障碍。品行障碍是指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期出现的持久性反社会型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对立违抗行为。这些异常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与正常儿童的调皮和青少年的逆反行为相比更为严重。国内调查发现患病率1.45%~7.35%,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9:1,患病高峰年龄为13岁。英国调查显示,10~11岁儿童中患病率约为4%。美国18岁以下人群中男性患病率为6%~16%,女性患病率2%~9%,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通常情况下,导致品行障碍的原因基本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家庭严重不和睦:如长期争吵使家庭始终处于负性情绪气氛之中,家庭主要成员暂时或持久性分离,甚至离婚。研究表明少年犯约有60%出生于破裂家庭(即双亲不全家庭),出生于非破裂家庭的少年犯约占30%。近年研究认为,家庭结构与种族的性别、犯罪类别、社区等多种因素有关。

2.缺乏稳定温暖的亲子关系:孩子与双亲缺乏情感的认同,缺乏亲密的感情交流,孩子不认同双亲角色,与少年犯罪形成有密切关系。破裂家庭中生长的孩子中,生长于缺少母爱之家的男孩子以后发生少年犯罪的占61.8%;而生长于有母爱之家的,则在以后产生少年犯罪的只占21.6%。这说明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破裂家庭,而在于母亲对孩子是否存在密切、眷爱的关系,亲子之间眷爱的关系与上述双亲不全以及双亲监督、管教不当等因素有时难以确切地加以区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3.双亲对孩子缺少监督或监督无效:对孩子缺少监督指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双亲不加限制或管束,例如孩子可以独立的活动,双亲对之完全放任自流。中国对少年犯罪原因系统调查研究(1987)表明,以家庭、学校、社会完全不予管束的少年流失群作为犯罪原因的占极高比率(即占95%以上)。国内外不少研究都说明失去家庭和学校教育,闲散、无固定职业、游荡于社区少年发生品行障碍、少年犯罪比率较高。

4.双亲对孩子的管教过严或不当:双亲对孩子采取过分严苛粗暴的管教态度,如过严的惩罚和体罚,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这是对品行障碍、少年犯罪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外学者研究还发现父亲或母亲一方严管,而另一方偏袒或者在管教上前后采取宽严不一致的方式都会对孩子产生严重后果,过分娇惯、过分保护方式也会在形成反社会行为上有较大影响。

5.不良的社会交往: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周围人的行为、父母举止、媒体宣传内容都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行为违法犯罪少年多数在开始时并没有明显犯罪意图或动机,而是在社会交往中受了坏伙伴、朋友的引诱或电视中暴力镜头、色情书刊和电视内容的影响,才产生违法动机和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导致性攻击和性犯罪的。所以不良的社会交往,往往是促使少年品行障碍及其严重类型犯罪动机的中介因素,这说明亚文化圈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在局部文化的范围内,同伴或同龄人往往会存在相同的价值观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不正确引导则会出现集体吸烟、破坏、打架、敲诈偷窃等团伙。学习差的学生会有相同的学习观,品行问题在这些学生中会出现较多,出现社会不可接受的行为,且加剧学习成绩下降,使其在同伴中的威信下降。

除了上述原因,小宇的个案中还出现至少两次重大的心理创伤:第一次,当孩子尚未满10岁的时候父母离异。童年阶段的孩子无法明白父母的离婚是大人之间的感情破裂,不是孩子的过错,他们很容易在内心责备自己,以为是自己不乖才导致父母分开。其中,有些孩子会用各种方法如哭、闹、不肯自己吃饭、穿衣等退化的行为表示自己离不开父母,有极端的孩子会用自伤自残的方法来引起父母高度关注,也有孩子出现心因性疾病,如反复发作的哮喘、心脏病、剧烈腹痛等重大躯体化症状,让父母因此而共同参与给孩子治疗的过程中,以期达到让父母在一起的目的。小宇却属于另外一种,即通过所有努力让自己完美起来,让父母看到自己很可爱,爸爸妈妈可以回来跟自己一起生活。所以,小宇在小学阶段跟着奶奶,学习成绩优秀,担任班长,文体活动中也是活跃分子,并且一直学习舞蹈,看起来很省心。但是,有谁问过孩子内心的感受,她是真的快乐呢,还是为了看起来快乐而在荆棘上舞蹈?

小宇的第二次心理创伤出现在小学五年级,奶奶的去世。一个给自己持续生活关照的亲人蓦然离世,让小宇原本在离开父母之后相对稳定的家庭情感关系忽然中断,况且,这种中断恰逢小宇的青春期初期,孩子正处在形成持久稳定的自我观念的重要阶段,孩子会作何感受?自己的世界有多么起伏不定?世界上谁能靠得住?这时,同样没有人倾听小宇的心声,就连貌似承担照顾小宇生活的责任的妈妈也常常外出打工,小宇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在生活。

试问,小宇健康的生活习惯谁来陪伴她养成,小宇内心有了困惑谁来引导她思考?小宇的假日谁来陪她旅游玩耍?小宇不去找那些境遇相近甚至更糟的孩子她还能找谁?找学校里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小宇跟一个生活习惯健康、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朝夕相处,那么,小宇讲自己的身世和痛苦,对方能听懂吗?听不懂就无从沟通。有谁敢说:“我最好的朋友就是跟我无法沟通的那个人?”所以,内心痛苦的小宇实际上没有办法在同龄人中跟老师眼中理想的学生交朋友,能沟通的孩子境遇也都跟小宇不相上下,或者更糟。

我们还是回到班主任老师的疑问上,假如时间倒流,应该从哪里干预小宇的问题呢?第一次,小宇父母离异的时候就需要了,这是孩子生命中她自己认为最安全最稳定的关系破裂,她对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己的未来生活已经充满了恐惧,须要父母定期探望,如一周一次的与父母双方轮流过周末,听孩子讲生活中各种她关心的或者有趣的经历,让孩子实实在在感受到父母的分开不是自己的错,他们一如既往地深爱自己,只不过他们不能继续一起生活而已。如此,孩子才会建立起对自己的良好评价,自我价值感才会健康。

对小宇的第二次干预迫切性就更高了,因为这时奶奶去世了。小宇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身上有了魔咒,跟谁在一起谁就会抛弃自己。通常的家庭中,祖父母去世后孩子有爸爸妈妈安全的陪伴,孩子会逐渐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恢复过来,生活不会有重大影响。小宇这种特例是,奶奶在孩子童年阶段给了她最稳定的照顾和情感依附,奶奶去世后,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伴孩子渡过丧失亲人的痛苦阶段。因此,孩子在奶奶去世之后会经历几个阶段:最初,不敢相信或无法相信奶奶的离开。一旦确定奶奶再也不会回来之后就进入愤怒阶段,对自己愤怒,对身边所有人的愤怒,这种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就出现攻击行为,暴力攻击他人,以至于造成严重伤害。下一个就是抑郁阶段,孩子无法正常进食、入睡,无法跟从前一样从心底快乐起来,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即心理学上的应激障碍,小宇的状态始终是在愤怒和抑郁的阶段徘徊,无法步入康复阶段,小宇的学习成绩滑坡也是应激障碍导致的。

长时间的应激障碍状态导致小宇生活出现系统的变化,完全无法集中精力专注学业,人际关系不稳定,从采取攻击性行为转变成策划攻击性事件,同时,为了自尊她还要跟老师编很多瞎话,以至于小宇的行为已经严重地脱离了同龄人健康的模式,让班主任老师摸不到头绪,也给班主任精神上造成了重大压力。

小宇的个案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大家都在听小宇嘴上说什么,然后就急着给她讲道理。实际上,小宇需要的是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不带任何成见地听听她说出心底的担忧与无助,用专业系统的方法给小宇她所需要的支持,即使中考之后无法进入普通高中,那么,就进入职业高中或者技术学校,以便小宇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尊严地获取劳动所得,能够健康地建立人际关系,幸福地生活下去。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双亲小宇孩子
蝶恋花·秋日忆双亲
趣味成语故事
趣味成语故事
一包花生
猜猜我是谁
举世无双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