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感创作的喜悦
——访青年视觉艺术家吕江

2014-02-13

中国艺术时空 2014年6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材质创作

侯 萍

“质”感创作的喜悦
——访青年视觉艺术家吕江

侯 萍

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十年多,也整整工作十年多,青年视觉艺术家吕江在综合材料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已体悟深刻,感触良多。随着创作场域的拓展和创作内质的提升,作品探索与创作的思索内容早已不是关乎件数的累计,而是创作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喜悦”的追寻和强化作品传递给受众“喜悦”的量强度。视觉是审美愉悦的重要途径之一,由视觉和制造视觉的手段来引发精神的“喜悦”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命题,造型艺术是视觉的,这正是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讲师吕江在从事艺术创作和教学工作十数年来给自己提出的实践方向。

残谱-陶、综合材料-110X40cm-2002年作

几-综合材料-150X65X45cm-2007年作-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工美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

众生(一)-玻璃材质-2012年作

唐代高僧寒山有诗句:“顺情生喜悦,逆意多瞋恨。”顺情,顺意,源自心内,顺乎外势,则生喜悦。“喜悦”是人类精神情绪的良性归宿。艺术创作是痛苦的历程还是喜悦的寻觅,形同悲剧体验和喜剧体验,常常会在每一位创作者关于创作的自我思考历程中徘徊,也成为形成不同风格,不同体验,不同结局的路径分水。

综合材料艺术创作是以材料、材质、工艺为思考出发点和创作源的艺术形式,研究和关注不同物材的“质”感是创作的重要契机。

“质”有本性、单纯、朴素、明辨、验证之意。在现实生活中常用来传递关乎本源要旨的信息,在一系列相关的词汇中:质地、质量、质感、质变、质检、质朴等等,都可以体会到。由此,吕江逐渐意识到在他的创作中给自己清醒的材质认知和确立直接了当的创作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只现实的落在每个个体的活动和状态上,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主客观世界最生动的诠释和丰富。认知自己、追问质性是解决个人创作避免空乏的有效方式之一,只有这样才可以较为从容的做到顺情顺意,从而实现对喜悦的获得与深层体验。

关于这点吕江这样解释:“我不喜欢把创作变得痛苦琐碎麻烦,虽然事实上难以完全避免,但艺术创作就是有游戏的成分,应该带来充实和快乐,至少先给自己,只有这样,作品才可能携带这个信息和气场传递给看作品的人,应该没有太多人是奔着从作品中找虐心的目的来的,虽然此类效果的创作不少,造型艺术里的所有专业毕竟还是视觉艺术,不一定都是甜美优雅抒情范儿,但应该是给人带来愉悦的,好看是第一目的,未必需要在作品中赋予太多隐晦深刻的教诲和感染,如果要有,这种影响应该是自然的,我个人偏向愉快的创作轨迹,希望我的东西是好看的,好看这事就已经很难了,何况还要将它兑现。认真做就是了。巧妙地想,认真的做,是自己心里经常念叨的话。自己做的东西应该自己看着就挺快乐,然后也希望我的创作可以给观者一丝快乐和舒服,甚至使他们有想拿走某个局部或全拿走的欲望,那就感觉对了”。

这世界给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物质馈赠。物材的丰富足以支撑起一个活泼多元化的艺术创作局面。不同于传统水墨、油画、木版、雕塑等类型的创作,去利用和展示人类对各类物材的把控力和想象力的创作方式无疑会带来视觉体验的新鲜感,甚至更多思考。造型、肌理、光泽、色彩、硬度、工艺等所有这些名词都在“质”的核心基础上需要深度挖掘和开发。吕江的个人履历,每一行都清晰显示了他在金属、陶瓷、砖石、竹木、纸张、皮革、玻璃、塑料及现成品等众多材料选择中付出的实践努力。欧洲七国的考察归来,更令他深刻体会到符合时代的视觉艺术创作应该需要更多的包容,更大的想象力,更强的视觉形式感,以及适合快节奏生活的能够眼前一亮被欣赏、被记住的和带来视觉愉悦的元素。其中如果作品的组成件还能够被观众接触,不光是皮肤与材质的接触,也包括内心的互动式接触,那将是一件创作者和观赏者皆大欢喜的事情,双方均有的喜悦也更符合当下社会多方共赢的理念。

中国春秋时期《考工记》中就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分析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之间的关系,并体现了整体联系的设计思维模式有利于设计产物品质的优良,并能达到利“人”易“工”的和谐美。这个思想延续至今其实仍然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思维依据之一。尤其对于综合材料艺术创作更是如此。在这一思想中未曾明提的就是当这样的状态实现时,一切都非常真实,顺应惜物之心,造物之能,质在理道,因而喜悦当自然存在,和谐,顺利。

路漫则多思,目标和努力似乎总是在相互追逐,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选择,把握“质”是一种幸运,得到喜悦更是一份褒奖。追寻的动力便来自于此。艺术创作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实现各方面良性沟通和获得彼此的理解是感觉“质”的高层面途径。选择良材,施以巧工,获得佳物,灵智闪现,必然是大“喜悦”。吕江的创作追寻之路也是寻质之旅,求索上下,其悦自现。

爱人-综合材料-175X70cm-2002年作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材质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衣服材质大揭秘
《一墙之隔》创作谈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创作随笔
材质放大镜电光闪耀亮片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