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借鉴

2014-02-12郭跃华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郭跃华

美国具有深厚的志愿服务文化传统,公民参与志愿服务非常普遍,基层政府具有很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志愿服务已成为很多美国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不少社区城市的市长和议员都是志愿者,以2012年统计数据为例,当年志愿者总数达到了6336万人,占总人口的26.8%,创造的社会总价值达到了2786亿美元。基于对深圳当前社会建设发展形势的思考,美国在社会建设中强调社会参与、发展社会志愿服务的经验做法对深圳打造“志愿者之城”,推动社区居民自治,提升城市公共文明,塑造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共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完善的志愿服务框架体系是美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开展志愿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自从1973年美国制定第一部社会志愿服务的立法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完善,美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一)美国社会志愿服务的法律保障。从1973年开始,美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来指导和规范社会志愿服务,内容涉及服务机构设置、项目开发、绩效考核、志愿者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可以说美国的法治精神在社会服务领域也得到了充分体现。1973年,制定了《志愿服务法》,该法案授权成立了“行动”志愿服务项目。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通过《国家及社区服务信任法案》,推动美国设立了全国性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国家及社区服务法人组织CNCS,并明确了CNCS的三大服务领域(长者服务团队、美国服务团队和学习服务美国),大家共同承担起服务美国的责任。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志愿与教育振兴法案》,同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通过了《服务美国法案》,授权并进一步拓展了CNCS管理运行的有关国家服务项目。这些都为美国人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了更多机会,有利于提高社会志愿服务的效率、社会创新,为志愿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美国志愿服务的组织体系。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从纵向包括联邦、州、地方政府三个层级,从横向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内的合作伙伴关系,美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CNCS是美国最大的社会资金提供者,在推动美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以及在解决美国社会问题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在各州还成立了州政府服务委员会,主要负责在各州范围内实施的美国服务团队项目提供CNCS的资金支持,以及美国服务团队项目的管理、指导和评价。同时,美国还有为数众多、分布广泛的非营利组织,目前全美大约有200万个非营利组织。

(三)美国志愿服务的主要领域。国家及社区服务部志愿服务工作项目主要集中优先关注灾难服务,经济发展,教育及青少年服务,环境保护,医疗健康服务和退役老兵及军属家庭服务等领域。一是灾难及灾害救援志愿服务。在美国国家及社区服务机构中专门设有灾难及灾害服务部,主要负责全国各地灾害服务活动的协调,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以及一批训练有素的专业志愿者。通过与联盟应急管理机构以及各州、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州服务委员会、地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以及有关宗教组织的合作,共同促进和提高美国应对灾害的能力。二是扶贫及经济发展服务。美国贫富差距悬殊,低收入者人数众多。为了解决和应对社会贫困问题,国家及社区志愿服务开发了一系列有关经济支持、扶贫发展的服务活动,通过与社区组织开展项目合作,共同致力改善陷入经济困境的美国人生活状况。三是学生教育及青少年服务。2013年,美国一共有310万学生参与了社区服务,累计服务的时间超过1亿1800万小时,通过这些服务产生的社会价值超过了250亿美金。在教育和青少年服务领域,国家及社区服务部发起了很多项目,支持很多社区组织开展相关服务。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起“我们一起服务”(United We Serve)的行动,其中有一项就是针对青少年的项目 “一起读书,一起运动”(Let’s Read,let’s Move),这项行动在全美国范围内得到了积极响应。四是环境及自然保护。美国国家及社区服务部通过与一系列社区组织和社会服务网络的合作,对年轻人提供培训鼓励他们参与绿色就业行动,宣传环保理念和文化,开展濒危的生态系统的改善行动,吸引了大量公民和志愿者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

(四)美国社会志愿服务的保障激励机制。为了深入持久推进社会志愿服务,美国建立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保障、管理、考核和激励体系。一是预算安排与资金支持。联邦、州及地方政府对社区服务都非常重视,2014年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案中,国家及社区服务部门预算需求达到了10亿6千万美元,比2012年实际发生的资金支出增加了1220万美金。这些增加的预算主要用来改善国家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和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在资金分配上,联邦、州及地方政府支持社区服务的资金都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鼓励不同的社区组织、教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主动申请并以公开、透明、竞争进行分配管理。二是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国家及社区服务部每五年要做一次战略规划,明确未来社区服务各种项目的具体目标、战略以及绩效评价方式方法,国家和社区服务部每一个服务项目都需要进行绩效考核。三是志愿者的表彰激励。美国社会各界非常重视志愿者表彰激励,在全国设有美国总统志愿服务奖、志愿服务贡献奖、高等教育社区服务总统荣誉提名奖、与志愿服务教育奖励等多种志愿服务奖项以激励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感谢表彰在志愿服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二、美国社会志愿服务对深圳志愿服务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尽管中美政治制度不同,在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美国社会动员体系和社会服务发展的某些理念、经验,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和借鉴。

启示一:注重培育志愿精神文化和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美国社会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志愿服务的普遍性源于美国培育塑造了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的精神文化。无论是总统志愿服务奖,还是给予参与志愿服务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激励,鼓励学生和年轻人通过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等一系列做法都体现了美国把培育志愿精神文化摆在了战略优先位置,重视通过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服务发展。

启示二:遵循法治精神用法律为社会服务保驾护航。美国法律体系比较完备、法律条文简明清晰,各种规定具体明确;司法部门相对独立,权威性强;公民自觉守法用法。在社会服务领域,美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案,用来规范、调节各类社会服务关系,特别是有关服务项目开发、机构设置、绩效考核、志愿者培训、奖励和权益保护等条款规定非常具体明确,为推动社会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

启示三:打造透明参与合作政府,引导社会服务发展。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以来签署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透明和开放政府的备忘录,提出打造开放政府,要遵循透明、参与和合作的三大原则。强调要向公众提供信息,允许鼓励公众贡献个人的智慧和专长,促进政府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决策,也鼓励联邦、州、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政府和私人机构、公民之间合作来提高政府的整体运作效率。

启示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整合社会资源。国家政府部门与数以万计的机构、企业、教会组织、社区组织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和资源提供网络渠道,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参与到美国社会服务中来。从制定国家及社区服务战略计划、规章和各种政策开始,共同分享对各种机构的绩效评价考核数据,为全国各地各类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人员训练服务,广泛开展灾害服务、经济扶贫、环境保护、学生教育、健康服务和退伍军人服务,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各类非营利组织以及志愿者共同构成了美国社会服务的资源网络。

启示五:善于利用竞争方式与创新手段推动社会服务发展。为了更好调动社会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美国国家及社区服务部规定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必须通过公开透明竞争的方式申请才能获得。为了更好地适应社区需求的变化发展,推动社会服务项目创新,国家及社区服务部专门设立社会创新基金。另外,美国社会服务非常重视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专门构建了国家及社区服务知识网络中心和基于社交媒体的全国性志愿者交流网络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社交媒体对社会服务推动作用。

三、推动深圳打造“志愿者之城”的政策措施建议

在深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弘扬志愿精神,加快建设“志愿者之城”是深圳践行科学发展、加强社会建设、提升城市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也是新时期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为加快推动深圳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共治,提升城市公共文明,营造共有的精神家园,在学习借鉴美国社区服务和社会动员的经验基础上,并结合深圳社会建设的实际,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注重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大力弘扬“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等深圳义工精神,让志愿服务更加深入人心;大力倡导全民志愿服务理念,将志愿服务理念宣传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校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充分整合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和户外广告等公共媒体资源,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着力打造志愿服务文化,积极利用城市标识、文化雕塑、户外广告、墙体美化等形式,打造鲜明的“志愿者之城”城市形象;建立志愿者形象识别系统,聘请健康向上、热心公益、富有影响的志愿形象大使;充分利用影视、动漫、歌曲、游戏等载体,积极开发、创作志愿服务主题文化产品和艺术作品;进一步扩大“3.5深圳义工节”、“12.5国际志愿者日”的影响力,以志愿服务文化活动和文化艺术产品影响激励市民,推动志愿服务成为市民自觉、普遍的生活方式,以志愿服务引领时尚。

(二)加强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探索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志愿者之城”建设领导小组,着力发挥党委政府推动、引导、服务作用,形成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的联动效应。强化志愿服务法律制度设计,在《深圳市义工服务条例》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志愿服务有关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为志愿服务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落实公益捐赠税收减免政策,积极探索把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志愿服务战略规划工作。深化志愿服务积分入户制度,进一步探索在个人评先评优、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招工招生等方面科学使用志愿服务时间;进一步丰富志愿服务表彰激励体系,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每年评选、表彰一批热心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单位、家庭和个人;进一步扩大“义工服务市长奖”的影响力,推荐优秀志愿者参与各类社会评优活动。

(三)注重培育发展非营利组织。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积极发展服务民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一批具有社会保障性、非营利性特点和示范导向作用的志愿服务组织。引导、支持各类“草根”志愿服务组织依法注册,发掘有能力且有志于从事公共服务事业的公益人才,支持其创新、开发、运营志愿服务项目,并推动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发挥共青团和各义工组织的枢纽作用,主动联系已有公益性社会组织,为其搭建沟通联系、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政府部门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与各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合作,引导各公益性社会组织合理利用政府资源,促进自身发展。

(四)大力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项目运营,着力打造一批社会迫切需求、具有示范效应、产生广泛影响的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组织更好地承接社会公共服务。比如,在公共文明领域,重点围绕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等内容,开展文明出行、秩序维护、信息咨询等志愿服务,促进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在社会关爱领域,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与“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项目相结合,在扶贫济困、助老助残、关爱来深建设者、保护未成年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等方面,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文化教育领域,依托校园、公共图书馆、文化场馆等,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文化节、读书月、市民讲外语等文化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增进市民文化福利。在医疗卫生领域,积极推进志愿服务与无偿献血等项目的创新结合,培养医疗、救援专业志愿者,围绕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优生优育等内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市民健康意识和生活品质。在环境美化领域,围绕环境绿化、市容美化、节能环保等主题,整合环保志愿组织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五)创新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志愿服务资金保障机制,将志愿服务资金需求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积极改善志愿服务条件。加强志愿服务专项基金的应用,鼓励企业、社会机构为志愿服务提供资金、资源支持,积极鼓励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益组织以竞争、公开的方式申请志愿服务基金资金支持。加大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福彩公益金对志愿服务团队、公益性社会组织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优化志愿者注册审核、信息录入、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活动参与的一站式管理;加强微博、微信、手机报、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的应用,组织“微访谈”、开展“微讨论”、拍摄“微电影”,构建志愿服务“云平台”,促进沟通交流,提高服务效能。三是加快促进“社工+义工”联动,鼓励支持志愿者参加社工培训,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实务技巧与志愿服务的融合,带动志愿服务水平提升;加大对骨干志愿者培养力度,全面推行“志愿者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志愿者组织管理水平。依托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吸引专业人才参与志愿服务,拓宽专业服务领域;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项目进行督导、评估。四是促进志愿事业“国际化”发展。以国际化视野谋划推动志愿者工作,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志愿服务经验,提升志愿服务国际化水平。加强志愿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搭建全球化的志愿服务平台,引进和开发国际化志愿服务项目。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