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务微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4-02-12李越李淑华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舆情政务

李越,李淑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政务微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李越,李淑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信息发布和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然而作为新生事物,政务微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人才较匮乏等问题,需要我们在把握其职责定位、完善制度规范、提升传播效果、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等方面下功夫,促进政务微博健康、有序发展。

政务微博;规范化;发展

政务微博,是指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开设的,主要用于倾听人民心声、诉求,排解与政府管理有关的实际问题,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和事件,从而进行网上知晓、网下解决问题的相关微博[1]。2011年被称为我国政务微博的“元年”,自这一年开始,政务微博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

一、政务微博的发展状况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政务微博总数已达176714个,其中政府部门微博账号113382个,政府官员个人微博账号63332个,相较于2011年底分别新增了126153个、81024个、45129个,增长率为249.51%、250.4%和247.92%。而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新浪微博共同发布的《2013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则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仅在新浪网认证的政务微博就已达7.9万,发政务微博总数超过6000万条,被网友转评总数约3.6亿次。

二、政务微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的规划。有些政府部门开通政务微博仅是为了“赶时髦”,对于新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开通政务微博的风险认识不足,对于政务微博的目标、角色未予准确定位,对于部门微博和个人微博不能清晰界定,对于政务微博的运营和发展缺少认真思考和整体规划。

二是缺乏规范的制度。目前政务微博在急速发展的同时,普遍存在制度上的疏漏:在微博发布方面,审核批准程序不健全;在执行监管方面,监督考核力度不足;在应用方面,与政务微博相配合的政务联动机制严重缺失,政务微博推动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政务微博发展至今不过几年时间,尚属新生事物,目前呈现“重开设、轻管理”的局面,出现的问题多与专业人才匮乏有关。在理念方面,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度、责任心,通过微博平台发现和处理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在专业素养方面,知识储备不足,技术更新不及时,无法适应新形势、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在业务能力方面,一方面微博的编辑能力不足,微博语言或官话连篇、或言语偏激,微博形式机械单调,或仅依靠文字而非图文并茂,或多依靠转发而缺乏原创,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微博的可读性和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微博引导舆论和处置危机的能力有待提高。面对突发事件和热点舆情,有的微博反应迟缓、微博发布简单随意,有的微博行动保守、方法失当,或仅停留在微博新闻发布的层面,舆论引导和危机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亟待加强。此外,由于管理体制所限,微博管理员有职无权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务微博的发展远不能满足政务现实的需求。

三、促进政务微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准确把握政务微博的职责定位

1.明确政务微博的角色作用。

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与民沟通的重要平台。各政府部门在开通微博时就应当立足于自身职能、业务范围,将政务微博的角色作用定位在如何利用这一先进的工具和管理手段来促进、改进、调整、梳理本部门的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利用政务微博更好更快地响应微博用户提出的各种诉求,根据本部门的业务范围及时有效地公布各种政务信息等方面,切忌盲目跟风[2]。

2.区分官方微博和个人微博的界限。

政府部门开设的官方微博,旨在履行政府职责,发布和传播政务信息;政府官员开设的个人微博,属普通公民微博,旨在联系群众、调查研究[3]。这一点必须加以明确地区分。政府官员在使用个人微博时须说明其言论和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政府部门意见,以防止因个人不当言论引起网民对政府的误解和质疑。

(二)进一步完善政务微博的规范制度

1.严格政务微博的审核。

政务微博上的任何博文,包括转发都是代表政府的,是权威、严肃的信息发布,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审核制度,明确审核的权限、步骤、责任部门,规定对博文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对语言和形式进行完善,对涉密内容进行甄别,避免因泄露秘密事项而使工作陷入被动。

2.加强政务微博的监管。

政务微博开通以后要善于经营管理,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管考核机制。政府部门应加强与微博平台运营方的合作,并联合第三方研究机构和权威媒体进行定期的效果评估和新闻发布,对于一些运转不好或者名存实亡的微博要及时注销清理,对一些冒名账户及时发现处理,防止其发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而误导民众。

3.建立与政务微博相适应的政务联动机制。

政务微博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渠道,而通过这个渠道解决民众的实际需求才是政府部门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开通政务微博的同时,政府部门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务联动机制,特别是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动机制,将民众在微博中反映的问题或诉求准确传达给有关职能部门并督促其及时解决,从而促成网上网下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政务微博的政务价值。

(三)切实提升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

1.转变政务微博的文风。

文字是沟通的工具,微博用语的技巧对于提升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至关重要。在微博时代,“官话体”受到冲击,政务微博如果板着面孔打官腔便会无人理睬,必须转变文风,使用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上简单明确、通俗易懂,必要时可使用一些网络语言,摈弃“假、大、空”的官话,实现与民众的真诚平等交流。内容方面,政务微博应尽量贴近民生民情、关注百姓生活,以服务民众为宗旨,除发布所在政府部门的重要政策和动态之外,更多地发布相关的便民信息,促进政府部门与普通民众的互动交流。

2.丰富政务微博的表现形式。

一要坚持多发原创微博,适度转发相关博文的原则;二要丰富微博形态,适当增加图片、视频、音频和超链接等要素,增强博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三可针对某一话题开设专题栏目。

3.提高政务微博的反应速度。

微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速度快。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必须迅速回应,在第一时间利用微博发布权威信息,澄清和报告事件进展,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势变化;否则,流言和谣言就会充斥互联网,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大规模的集群事件。然而,迅速回应并不代表要立即为事件定性定论,需抱着谨慎的态度,避免轻率言行给民众造成视听混乱。

4.改善舆情应对的策略方法。

首先,舆情应坚持公开透明。网络是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面对谣言政务微博必须以公开、透明为原则,发布权威信息,还原事件真相,抵制小道消息,将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有效掌握网络舆情走向。其次,舆情应对宜“疏”不宜“堵”。发达的信息网络使一味“封堵”失效,人人手握“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任何压制负面舆论的速度都比不过信息的扩散速度。政府部门要树立自信,以开放的心态和胸怀,在宜“疏”不宜“堵”的理念指导下,利用微博与民众交流、互动,管理但不压制,沟通但不放任,同时也解疑释惑、化解矛盾,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最后,舆情应对还要增强风险意识,针对具体部门的业务和特定时期的状况,预估民众心理和民意特点,加以防范和引导[4]。

(四)努力打造政务微博的专业化管理队伍

政务微博管理日常化、专业化是大势所趋,政务微博的有序发展必须依靠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作为支撑,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努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政务微博管理队伍。

1.政务微博管理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根据政务微博的性质和特点,微博管理员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心,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熟悉部门业务;必须具有一定的媒体素养,懂得新闻规律,掌握网络技术;必须具有较强的舆情研判分析能力;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字水平,语言风格活泼、生动;必须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应变力和抗压能力。

2.明确政务微博管理员的职责分工。

政务微博的发布不仅仅是文字编辑的工作,还涉及到美工、技术人员和专家顾问,必须对微博管理队伍进行明确的分工,使之各司其职。博文编辑人员主要负责撰写博文,编排、策划微博话题、博文内容审核、敏感话题回应等工作;美工设计人员负责政务微博形象设计和维护、博文配图设计等工作;技术安全人员负责政务微博的开发维护,保证微博账户的安全,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及时给予团队反馈信息;专家顾问人员主要负责对于一些网民询问的政策解释和回答,提供智力支持。

3.加强政务微博管理员的培训交流。

政务微博管理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交流新思想,以适应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网民日益增多的政治诉求。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微博管理团队应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案例讨论会,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由政府管理部门、专家学者、微博运营商三方组成的“指导委员会”,组织撰写指导手册,或举办专题培训,为政府部门和微博管理员提供指导与帮助。

总之,政务微博的迅速崛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政务微博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挑战。只有正视困难和问题,不断拓展发展思路,规范发展方式,才能增强政务微博的影响力与聚合力,实现我国政务工作模式的根本转变。●

[1]崔学敬.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11).

[2]崔学敬.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11).

[3]齐冬梅.政务微博亟需制度规范[J].传承,2012,(5).

[4]周滨.微博问政与舆情应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In Conside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Issues of the Government Microblog

LI Yue,LI Shu-hua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38,China)

Government microblo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network governance in releasing governance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questioning about governance.However,as a new-born issue,the government microblog also has many problems in different areas:The unsounded administration system,the nonstandard operating mechanism,the lack of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etc.We ne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rough grasping its duties positioning,improving its systematic rules,enhancing its communication effect, creating specialized management team and other aspects,in order to promote government microblog’s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government microblog;standardization;development

D

A

1009-6566(2014)01-0065-03

本文为2012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热点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SKD03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情报主导的虚拟社会综合防控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3SKX04-01)的阶段性成果。

2013-11-20

李越(1988—),男,河南睢县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分析方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情报分析。

李淑华(1976—),女,可南郑州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法、情报预警。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舆情政务
宁波民生e点通:网友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双线桥梁”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数字舆情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消费舆情
舆情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