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国家治理思想探析

2014-02-11李任

天中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统治者治国老子

李任



老子国家治理思想探析

李任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老子的国家治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其所著的《老子》一书中。老子怀着对时代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怀着对统治者的不满及对百姓的同情,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想,以期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挽救国家统治,使百姓获得安定和谐的生活。

老子;国家治理思想;特点;意义

《老子》一书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自古迄今,对其加以研读、诠释的人多不胜数。有人认为此书当归为哲学著作,有人认为此书当归为政治学著作,也有人认为此书应属于养生学著作,甚至有人把它看作一部兵法著作,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4。这些理解虽都不能全面概括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但也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老子的“道”是包涵万事万物的。本文从国家治理层面对老子的思想展开探讨。

一、老子国家治理思想的内容

《老子》蕴含丰富而奥妙无穷的治国思想,对老子身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春秋各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乱频仍,争名夺利,老子的治国思想未被采纳,但秦汉以降,以老子学说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黄老之学”却一度成为显学,被统治阶级治国理政所采用。老子的治国思想可以说贯穿了政治、文化、思想、军事、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 劝诫统治者要施行“无为而治”

很多人以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有消极出世的意思,其实这是对老子思想的一种误解。“无为”是顺其自然的发展,不人为地妄加干涉的意思。陈鼓应特别指出这种观念主要是针对统治者提出的[2]23。冯友兰认为老子的“无为”是君主要裁撤废除本不应该做的事[3]112。老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无为”的政策,天下就会大治,即“为无为,则无不治。”[4]9相反地,老子认为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的原因是统治的“有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4]192。如果统治者肆意妄为,用强力去治理国家就会适得其反,甚至走向失败。“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4]7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132

老子对于有道的君主治理国家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4]12就是说天地无所偏爱,公正无私,使万事万物以自然规律运行,有道的君主应该像天地那样无所偏爱,公正无私,让百姓按自己的本性发展。对于这句话,人们经常产生误解以为视百姓如草芥,其实说到底还是要统治者“清静无为”。对此句,河上公有注曰:“圣人爱养万民,不以仁恩,法天地,任自然。”老子另外一个更有影响力的比喻是“治大国,若烹小鲜”[4]162。这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要像煎一条小鱼那样,不能随意地来回翻动它,并且还要把握好火候和调味的方法,否则所煎之鱼就会被翻碎或者失去美味。同样地,治理国家也不能频繁地发号施令,随意变革,更改政策,或者是随意地发动战争,大兴土木,等等。因为这样会扰乱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置百姓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当百姓无法生存的时候就会起来反抗,这样就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自然“不足以取天下”。

对于“无为而治”的效果和好处,老子也有提及。如: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4]154

他认为如果统治者能“清静无为”,让百姓自我发展,百姓自然就自我化育,从而达到富足,达到淳朴的本性。但是,任百姓自我发展,不是任其私欲胡乱膨胀,而是要按照自然之道来发展,即: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4]95

这样人民才能避免走向极端,消除邪欲,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此,天下则治矣。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并为“无为”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了解决办法。诚如陈鼓应先生所言,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一方面消解了统治集团的强制性,另一方面激励了人民的自发性。

(二) 劝诫统治者要施行“愚”民的政策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4]173许多人认为老子是主张愚民政策的。如宋代理学家程颐就曾说:“老氏之学,更挟些权诈,若言兴之乃意在取之……大意在愚其民而自智,然则秦之愚黔首,其术盖亦出于此。”其实这是误解。误解的原因是对“愚”字的理解不同。有人将其解释为“使……愚昧”的意思。但其实“愚”是淳真、质朴的意思。王弼注曰:“‘愚’谓无知,守其真顺自然也。”河上公注曰:“使朴质不诈伪也。”此句中与“愚”字相对的“明”字,王弼则注曰:“‘明’谓多见巧诈,蔽其朴也。”河上公注曰:“明,知巧诈也。”冯友兰也认为“愚”字是质朴淳真的意思。结合起来看“愚”就是因顺自然之道,使人民淳朴归真,不生机巧诈伪之心的意思。这也是老子“愚民”政策的实质。他强调的是为政在于真朴。

老子看到当时社会人们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争名夺利,致使社会风气败坏,因而认为产生这些的根源就是人们有太多的机巧伪诈之心,有太多的贪欲。“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4]154由此他进一步提出了“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2]134这是说要使人民抛弃“智辩”“伪诈”“巧利”,恢复到“素朴”“寡欲”的朴实自然之心。并且,他还阐述了使人民恢复到“愚”本性的方法:“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4]9名位容易引人争夺之心,财货容易激起人们盗邪的贪欲,这样就会使人民巧诈伪作的心思层出不穷,就会产生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所以统治者只有让人民心思开阔坦荡,意志柔韧而不逞强好胜,生活暖饱,身体康健,才能使人民幸福安定,使天下太平。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说的“无知无欲”仍然并不是真正要使人民愚昧无知。“无知”是消除人们的机巧之心,“无欲”是要消除不合理的贪欲。总之,老子希望统治者能恢复人民的真朴本性,认为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太平。

(三) 反对法、仁、义、礼、智

从《老子》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是反对法治的,并且也排斥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等观念。关于老子反对法治的思想,我们从“法令滋彰,而盗贼多有。”[4]154可以有所管窥。老子认为政令繁多,刑法严峻,必定会妨害人民的正常生活,使人民如束手足,这样人民就会贫困而无法自拔,则奸盗就会产生。他还警告那些实行严刑峻法来维护国家统治的君主,这种做法不仅难以使国家长治久安,反而会使自身受到危害。“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4]191

老子在谈到“道”和“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时说: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4]4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4]98

他认为只有天下无道之时,才会有意人为地去推崇仁、义、礼、智等,而此时,作为主体的“道”业已失去,就算再谈德、仁、义、礼等,也犹如缘木求鱼,痴人说梦。“道”为体,“德”为用,两者密不可分,道之不存,德将焉附;仁义、智慧皆是社会黑暗所催生之产物,皆不足恃。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老子是不赞成仁、义、礼的。在《老子》通行本里还有这样的语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②[4]48,如果实为老子的原话,那就更表明老子是多么排斥智巧和仁义。此外,老子认为“礼”与“道”的关系最疏远,“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提到孔子到周地向老子问礼时,老子对孔子说道:“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5]1702这也可以证明老子对“礼”所持的鄙夷态度。在老子所居的时代,礼已演化为繁文缛节,它禁锢着人心,被统治者当作争权夺利、欺世盗名的工具,而这与老子希望人民能按照“道”的导引,自在而不受外界强行制约的方式生存的愿望是大相径庭的,所以老子抨击它。

(四) 反对穷兵黩武,提倡国与国之间互相谦让

老子所处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仍,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句话:“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5]2492可见当时战争之频繁,百姓遭殃之深。老子目睹此情此景,在言及战争的祸害时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4]80所以,他反对统治者随意发动战争,反对穷兵黩武。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4]80“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4]83在这两段话中,老子表达了自己的战争观。他认为统治者不能自恃兵力强大而欺凌弱小;兵革与武力是不祥的东西,会带来灾难;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能使用战争,但也只求救危济难,不能逞强,滥杀无辜,否则会遭到报应,即“其事好还”[4]80。

老子还谈到了自己对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各国之间互相谦让、包容才能和平相处。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4]164

只有大国处于主导地位,放低姿态,谦下小国,不倚强凌弱,才能获得小国的信服与拥护;小国也应该以谦卑的态度与大国交好,这样才能取得大国的信任和保护。老子有感于当时各诸侯国妄动干戈、征伐不断的状况,深切体会到了战争的危害。

(五) 重视农业生产,反对商业活动

《老子》中有这样的语句:“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4]129意思是,天下有道,统治者不妄开战端,战马自然无用武之地而被退回田间帮助百姓耕种;天下无道之时,连怀小马驹的母马也要被送上战场用于作战,其产崽也不得不在战场上进行。这句话主要是在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老子认为“有道”的天下应该是百姓在农田里正常耕种的,说明他是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活动的。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198

在这里老子构想了一幅“小国寡民”式的桃花源景象。这是理想化了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村落形式。民不远徙,不乘舟楫车马,意味着交通不便,老百姓又不出远门,还如何进行商业活动呢?人民既然能生活饱暖,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一切都能自给自足,自然也就不需要商业活动。对于这种反对商业活动的思想,老子只是从侧面加以表达的。再看下面几句话,“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4]9,“难得之货,令人行妨”[4]31,“绝巧弃利”[4]48,这些话表明,老子认为商业活动自然会产生利,财货和巧利容易引起人的贪欲,使人钩心斗角,铤而走险,从而引起社会混乱。所以,老子是反对商业活动的。

(六) 批判统治阶层,同情下层民众

老子看到荒淫无道、残暴不仁的统治阶级整日吃着山珍海味,穿着锦衣华服,配着利剑,到处搜刮民脂民膏,以肥己身,胡作非为,使朝政败坏,国库空虚,百姓因为战乱而无法耕种,于是他对此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批判。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4]192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4]145

老子讽刺无道的统治者为“盗夸”。他告诫统治者不要用恐怖手段压制人民,不要用强力威逼压榨人民。否则,当人民没有生路的时候,就会揭竿而起,推翻统治者。“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4]187如果统治者只是一味地通过严刑峻法来控制人民,威慑人民,这样非但治理不好,反而会事与愿违,作茧自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4]191他认为政治宽松,人民就会淳朴而不滋事;政治严苛,人民就会狡黠而多生是非。“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4]156

老子也为统治者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人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4]175作为人民的领导者,统治者对民众要谦下,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民众的后面,处处为人民着想,这样才能作为人民的表率,人民才乐于推戴他。“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4]194可以看出,老子希望统治者能效法天道,以宽松、无为的政治氛围管理人民,消除不均,使百姓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二、老子国家治理思想的意义

(一) 顺应自然,具有和谐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无不遵“道”而行,“道者万物之奥”[3]166,“是以万物无不尊道而贵德”[4]141。同样,老子的治国思想也是主张以道而行的,如“古之善为道者……”[4]173“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4]95“道法自然”[4]65即“道”的本性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不以外力妄加干涉。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也是这个道理。统治者如果能做到清静无为,天下自然会太平,社会自然会和谐。另外,老子还反对不义之战,主张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这些都反映了老子治国思想中的和谐进步成分。

(二) 尚虚怀柔,主张恢复人民真善美的淳朴本性,具有很强的德育价值

老子反对统治者以严刑峻法统治人民,以强力来威慑人民,他希望统治者能以柔顺、宽松的政策治民,以谦虚、淳朴的作风化民,恢复人民真善美的本性。“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4]7“见素抱朴,少思寡欲。”[4]48老子呼吁统治者摒弃主观的好恶与价值评判标准,抛弃人为设定的条条框框,还原事物的本貌,任其按照自然规律发展。涤除不合理的贪欲与机巧诡诈的心思,以身作则,人民才能不针锋相对地设法防御,才能被感化,从而返璞归真。“我无欲,而民自朴。”[4]154老子的治国主张中所渗透的德育思想,实乃是“不言之教”,对国民教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 关爱民生,敢于对统治者提出批评,具有民本主义色彩

老子的治国主张中渗透了很强民本主义色彩。他敢于表达自己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抗议,直斥其等为强盗头子,“是为盗夸”[4]145对统治者表现出了强烈的憎恨和厌恶之情。他的治国思想虽有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成分,但大都反映了下层民众的利益和愿望,敢于替百姓说话,并要求统治者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百姓,注意倾听百姓的呼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4]134这在当时的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老子的国家治理思想虽有为统治者建言献策的意味,有些不合实际,甚至在今天看来是保守和消极的成分,如反对商业活动,反对法治,反对使用先进的科技工具,提倡“小国寡民”等,但观其出发点却是以维护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仍然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我们要更多地发掘和发扬老子国家治理思想中的积极、进步、合理的元素,为今所用,这样才能彰显其伟大之处。

注释:

①此句在郭店简本作如是,而在通行本里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陈鼓应先生认为当依简本。

②王弼本作此。此句与简本有出入,在此只作辅助性论据。

[1] 任法融.道德经释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2]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赵复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

[4] [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5] [汉]司马迁.史记[M].裴骃,司马贞,张守节,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

Brief Analyses of Lao Zi’s Thought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LI Ren

(Cent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Lao Zi’s thought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book of Lao Zi. Lao Zi who was with a sense of crisis for times and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ociety, with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rulers and sympathy for the people, put forward his own governance ideal in a unique way of thinking and ideas according to the prevailing social situation to resolve social conflicts and save the country rule as he had expected and hereby to make people get a peaceful and harmonious life.

Lao Zi; thoughts of national governance;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ce

李任(1989―),男,河南泌阳人,硕士研究生。

B223.1

A

1006−5261(2014)02−0111−04

2013-10-25

〔责任编辑 牛建兵〕

猜你喜欢

统治者治国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智者老子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
《公民大会妇女》的统治者问题
略论唐代统治者的畋猎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