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的分析

2014-02-10戴云琴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24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针对性肺结核

戴云琴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常州 213000

8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的分析

戴云琴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常州 213000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基于心理特点分析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7.8%、血糖控制率为85.4,对照组分别为56.1%、4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结合其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以排解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进而增强临床效果。

肺结核;糖尿病;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糖尿病与肺结核在临床均属于常见疾病,二者可相互影响。据调查后发现,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其肺结核患病率高出正常人4~8倍[1]。由于其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过少,继而出现脂肪、蛋白质以及糖代谢紊乱现象,营养缺失后为结核杆菌入侵提供了便利,继而增加患肺结核的几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情较复杂,患者心理易消极悲观。该研究现分析8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确诊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为间断咯血、发热、胸闷、咳嗽以及气短等,行痰涂片检查后阳性49例,阴性33例。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基于心理特点分析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为43~67岁,平均(53.5±3.9)岁;II型糖尿病病程6个月~12年,平均(6.3±1.3)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为42~69岁,平均(54.3±4.2)岁,II型糖尿病病程6个月~13年,平均(6.8±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病房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日常护理等,观察组则先对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分析,而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特点患者由于患有糖尿病,需长期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且要严格控制饮食;肺结核则需对能量与蛋白予以补充,这样矛盾产生,患者易出现无所适从感,容易焦虑与紧张。

1.2.2 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首先需告知患者糖尿病与肺结核均具有可治性,两者并不矛盾。在有效抗结核时适当使用降糖药并不会对肺结核的疗效产生影响。故而应保持乐观积极心态,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②做好基础护理:对于发热患者需及时给予降温处理,以降低患者痛苦,同时及时对丢失的电解质与水分予以补充。③对继发感染予以预防: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而言,感染是致命因素,因此一定要保持身体卫生。④充分休息并保暖。⑤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需长期坚持饮食控制,而肺结核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故而患者需对能量、纤维素以及蛋白予以补充,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其饮食方案予以制定。

1.3 疗效判定

血糖控制理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空腹与非空腹血糖分别为4.4至6.1mmol/L、4.4至8.0 mmol/L;控制尚可:空腹与非空腹血糖分别为≤7.0 mmol/L、≤10.0 mmol/L;控制差:未达到上述标准。判断痰菌转阴时应连续开展3次痰涂片检查,若抗酸杆菌均为阴性则表示转阴。

1.4 统计方法

应用软件SPSS 21.0对上述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痰菌转阴率为87.8%、血糖控制率为85.4%,对照组分别为56.1%、4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与肺结核有重要相关性。肺结核可导致糖尿病患者产生中毒现象比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2],而糖尿病患者则为易发生肺结核的群体。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主张同时开展治疗,在对血糖予以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开展抗结核治疗其疗效较好;若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则抗结核药物难以发挥其效果。但是同时治疗时药物之间会产生影响,导致感染现象或者不良反应,此时做好护理工作尤其重要。受到没有正确认识疾病及缺乏家庭与社会支持的影响,患者通常心理压抑、悲观、害怕治疗等。此时需结合患者心理特点开展心理疏导,宣传健康知识,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还需做好饮食护理工作,制定合理方案,增强患者食欲,以增强体抗力,对临床治疗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结合其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护理,以排解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进而增强临床效果。

[1]王桂英.护理干预促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9):8-10.

[2]马念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372例心理状况评估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1-2.

R47

A

1672-4062(2014)12(b)-0087-01

2014-11-04)

戴云琴(1971.7-),女,江苏常州人,本科,主管护师,从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相关疾病的护理。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针对性肺结核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