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专业班设置针灸学课程的现状与展望※

2014-02-09何芙蓉郑美凤陈采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针灸学针灸实训

何芙蓉 郑美凤 纪 峰 陈采益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州350122)

非专业班设置针灸学课程的现状与展望※

何芙蓉 郑美凤 纪 峰 陈采益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州350122)

针对我校非专业班《针灸学》课程的设置情况,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从学生层面了解该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定位、技能培养、再学习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针灸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思路和对策。

课程设置;针灸学;教学

课程是构成专业的基本要素,课程设置是教学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是课程研究的落脚点。

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课程设置就是为实现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能力而组织的教学活动,是集中反映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的载体。课程设置的方式及水平关系着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这样才不至于偏离我校设立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传承为特色,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中医教育模式,培养服务海西的合格中医药人才。这与《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试行)》(教育高厅[2008]3号)提出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它要求系统掌握中医基本理论、思维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等并把《针灸学》作为主要课程之一。

《针灸学》是中医学科体系下的重要临床课程,也是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核的指标之一。在该课程设置中,囊括着学生实践能力、中医思维能力、交流适应能力,以及自主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授课老师根据课程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与安排教学。

1 我校非专业班《针灸学》课程设置现状

我校除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及管理学院和药学院各专业外,中医、中西医临床、护理、骨伤、康复、美容等专业及方向将《针灸学》作为专业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针灸推拿专业单独开设《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不在此列)。为了把《针灸学》打造成学生“终生受益、终生难忘”的课程,我教学团队设置相关问卷,问卷条目涉及学生实践能力、中医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并一致讨论通过后,对课程设置在已学习过《针灸学》的学生中进行调查。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通过纸质版问卷或Email发放电子版问卷,共收回248份,所得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部分情况见表1。

表2 实训练习与第二课堂学习情况反馈表(n,%)

2 我校非专业班《针灸学》课程设置调整构思

2.1 明确课程定位 进行层次教学 首先,《针灸学》作为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在教学计划中应有一席之地;其次,《针灸学》包括针灸技能,一直是执业医师资格考核的内容之一。

中医学科包括中医学、中医骨伤、中医美容、中西医结合、康复等专业,故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结合《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医学专业设置基本要求(试行)》和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对《针灸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进行合理的定位,合理界定各课程模块和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见表1)。对于中医美容、康复专业班,《针灸学》是基础学科在今后的就业中,学生可能从事中医美容或传统康复临床,甚至针灸临床工作,故其设置应该把该课程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对教学目标和学时安排上应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在中西医临床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主要培养目标在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中西医综合素质的临床工作者,以后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可能性较小,故在《针灸学》课程上缩小比例,如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遇到针灸优势病种,可推荐到针灸科治疗。这样分层次教学,才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同时涉猎相关学科的资料,做到精于专业,博览众采。

2.2 强调实训教学 突出技能培养 针灸学是一门中医临床课程,它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缺乏技能学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训或临床实践是架构《针灸学》理论和临床部分的桥梁,是衔接知识运用和能力形成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课程设置的重要部分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备急千金要方》云:“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可见,掌握好针灸技能是实现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部分。通过教学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技能,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问卷(表2)反映,部分学生还没意识到针灸学也是执业医师考核的一部分;理论讲授较多、实训太少;没有充分地使用开放的实训室。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卷(表2)还显示,学生比较喜欢实训课,这可能与实训课气氛相对轻松有关,更主要的学生在实训课上可以获得针灸临床医师工作的真实体验。在近几年的课程设置中,按要求压缩了部分理论教学比例,让学生更大地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这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训比例保持基本不变,让学生尽可能多动手,较扎实地掌握针灸的操作技能。并在暑假期间,拓宽临床实践基地,将学生分散到医院,让所学知识向临床应用过渡。部分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跟从临床带教提前进入临床实践。

针对技能实训方面,我教学团队做了相应的调整。打破教材编写的顺序,将“针灸技术”部分提到“经络腧穴理论”之前,结合少量临床常用穴位进行介绍。这样,在之后的经络腧穴理论讲授期间,学生就可以提早进行针灸技能训练,这样,学生的技能训练基本贯穿整个学期,避免了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讲授而出现实训时间不足的现象。

2.3 注重第二课堂 完善评价体系 为丰富《针灸学》教学内容,我教学团队融入学校质量工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http://www.fjtcm.edu.cn/,上传针灸学相关知识供学生和同仁分享与探讨;为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同行间的学术交流,我教学团队还开设了网络针灸网站http://www.netacup.net/home.asp和针灸学科组网易博客http://fjtcmzj.blog.163.com/作为交流平台,定期互动解答。我团队也定期汇总交流情况,不断总结并推进教学活动。但从表2的数据显示,目前学生对上述资源的利用尚不够充分,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不断推广,同时,请学生对网站提出宝贵意见,使教学相长。另外,在必修课之外,还设立相关选修课,例如双语《经络腧穴学》《子午流注》《针灸技能培训》等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往的评价侧重以理论考核为主,技能考核占较小的比例。在多次教学计划的修订中,实训教学逐渐被突显出来,故《针灸学》的评价体系也应更加注重考核学生实践技能,突出技能评价的比重,逐步与医师资格考试接轨,建立一套适合于《针灸学》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经常性和过程性评价,以利于增强教学互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在今后的考虑参考客观性临床技能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assessment,OSCA)方式进行考核。

2.4 提高教师素养 动态管理课程设置 教师的视野、素养与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课程的青睐度,甚至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对于“学生灵魂”的塑造有深刻的作用。问卷中有学生提到有些授课教师临床经验丰富、讲授幽默风趣,可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而讲授不理想可能引起学习抵触。故教师应积极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夯实临床并为教学服务,让学生较快理解课程核心内容,补充科学前沿,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除了掌握传统的教学技能外,必须参加再教育,加强同行交流,增广知识,从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我国高校课程是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得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于科技的发展。《针灸学》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在合理控制总学时的前提下,本着夯实基础、掌握技能的培养目标,动态管理课程设置,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调整修订,使之不断完善。在美国,每隔2年就要对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评价[1],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已出版,该版本教材采用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2]和《针灸技术操作规范》(GB/T21709-2008)[3],一改既往腧穴定位差异多版本的争议,增加了临床常用的刮痧、穴位埋线等疗法,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更加紧密。它更符合教学和临床的需要而被我教学团队作为当下的首推教材。

3 小结与展望

科学技术的进步,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中医药专业人员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针灸学更是中医学的精粹部分。只有明确课程定位,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动态地进行课程设置改革与管理、分层次教学,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发挥主体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突出技能培养,注重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具有职业道德的从事针灸医疗活动能力的医生。

[1]朱秀丽.美国护理课程设置的借鉴与思考[J].护理学杂志,2000,15(12):7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腧穴名称与定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针灸技术操作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Status and Prospects about non-professional class curriculum“acupuncture subject”in our university

He Furong Zheng Meifeng Ji Feng Chen Caiyi
(Acupuncture college,Fujian university of Fujian,Fuzhou,350122,China)

For the setting of my school non-professional classes“acupuncture”program,through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from students on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ence of curriculum issues,including curriculum orientation,skills development,learning ability,etc.This paper presents optimization ideas and measures for the reform of“acupuncture”curriculum.

Curriculum;Acupuncture;Teach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3.047

1672-2779(2014)-03-0072-03

杨 杰 本文校对:游世景

2013-10-15)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No:XJJGY1131]

猜你喜欢

针灸学针灸实训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重庆市针灸学会刮痧、推拿、耳穴专委会举行2019年学术年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