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黄帝内经》看腧穴蕴义❋

2014-02-09鞠宝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灵枢腧穴人民卫生出版社

苏 妆,鞠宝兆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人文社科基地中医文化研究中心,沈阳 110032)

古人云:“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宾也。”腧穴为针灸等治法的最小操作单位,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义何为?本文试从《内经》经文及文字发生学两方面重新审视腧穴的蕴义与内涵。

1 从《黄帝内经》看腧穴蕴义

《黄帝内经》中,腧穴有“节”、“气穴”、“气府”、“脉气所发”、“骨空”、“奚谷”、“谷”等不同称谓。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小针解》又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灵枢·邪客》载:“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1]”

据经文所述,“节”乃经脉中气血渗灌各部位的会合点,是人体关节肌肉等各部相交接之处,尤指交接处的间隙。这些间隙共有365个,且“节”是神气游行出入之处。

《素问·气穴论》云:“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愿卒闻之。[2]”《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黄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气穴。”《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1]”

“气穴”,即经气所注的穴位,因其和经气相通,故称气穴。张介宾注:“人身孔穴,皆气所居,本篇言穴不言经,故曰气穴。”《类经》二十卷针刺类第二十四注:“经气所至,是谓气穴。[3]”

“气府”出于《素问·气府论》,是言经脉之气交会的穴位,为手足三阳经脉及任、督、冲三经脉所发。马莳云:“气府者,各经脉气交会之府也。[4]”高世栻云:“手足三阳之脉,六腑主之,故脉气所发之穴,即为气府。[5]”

“脉气所发”亦出于《素问·气府论》,是指与某经有密切关系的穴位。

“骨空”出于《素问·骨空论》,论述了人体头背四肢诸骨空亦是经穴所在,即腧穴位于骨空之中。高世栻云:“骨空,周身骨节之穴孔也。[5]”

《素问·五脏生成》说:“人有大谷十二分,小奚谷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素问·气穴论》:“奚谷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2]”

“奚谷谷”是言腧穴乃营卫之气所行、邪气容易侵犯及针石治病之处。综上,从《黄帝内经》中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腧穴部位不是一般的皮肉筋骨,而是有“神气”游行出入的部位。神气是人身之正气,是生命活动的表现。生命停止了,神气也就消散了,腧穴也就不存在了。其次,腧穴是经络之气出入渗灌之所,腧穴与经络紧密相连;经络又隶属于脏腑,这样就使腧穴-经络-脏腑间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再次,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经气聚会之所,为“脉气所发”;在病理状态下,腧穴是疾病的反应点,为“邪气所聚”;在治疗时,腧穴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能“主治所及”。后世关于腧穴的含义,几乎都源自于《黄帝内经》的这几种解释。

2 从文字发生学看腧穴蕴义

也指挖空树木做的原始船。

腧的3种字体透露了穴位的3个信息。腧指出穴位是位于人体的特殊部位,输体现了穴位汇注、出入、转输的功能,而俞描述了穴位的存在状态,如同一叶扁舟承载于流动的气血之中。人体上的、有气血流动经过的并有输注转运作用的特殊部位,这也正是腧穴的定义。

“节”字从宏观角度看出穴位在经络上的大致分布特点,处于经络分支点、纵横交叉处以及骨骼连接的缝隙处。“会”与“府”皆有汇聚而储藏之意,虽是储藏并非藏而不动。经气从这里所出、所留、所注、所行、所入、所经、所合,深入或浅出。腧穴位于经络这条纵横交错、支流繁布的河流上,并非规格统一、大小、深浅相同,它控制着气血的流向、流速、流势、流位以及分流。自然穴位的功能形状也不尽相同,这也是为什么不单单一个穴字就能为其命名的原因之一。

[1] 史崧.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10,128,15,54.

[2]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91,73,302.

[3]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27,692.

[4] 陈梦雷.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医经注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500.

[5] 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396,406.

猜你喜欢

灵枢腧穴人民卫生出版社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旅途止泻按脾腧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