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肺炎效果分析

2014-02-09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病证胸片风寒

袁 方

(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许昌 461000)

小儿肺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由于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免疫力较弱,导致一旦感染病原体,肺炎难以治愈,超过3个月者临床上称为慢性肺炎,中医称为“风温闭肺”、“肺热喘嗽”、“马脾风”等。认为其病因主要是因为肺脏遭到外邪侵犯,进而肺气郁闭,积聚的痰热使肺络闭阻,肺气上逆导致[1]。在传统西医治疗中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同时病情易于反复。我院采取中药结合传统西医治疗小儿慢性肺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住院的小儿慢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经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白细胞测定和X线胸片确诊,符合美国FDA制定的肺炎指南草案基础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标准》,且病程>3个月[2]。治疗组48例,其中男26例(54.17%),女22例(45.83%),年龄1~12岁,平均年龄(5.98±2.32)岁;实验组52例,其中男27例(51.92%),女25例(48.08%),年龄0.9~11.5岁,平均年龄(5.92±2.44)岁。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拉定(100 mg/kg/d),每日1次,共10 d。实验组除上述西医治疗外,同时中医根据具体病证对证治疗:风寒袭肺证给予杏仁、麻黄、防风、白钱、苏子、陈皮等;痰热壅肺证给予桑白皮、甘草、陈皮、茯苓、竹茹、麻黄等;阴虚肺热证给予麦冬、生地、玄参等;风热犯肺证给予百部、桑白皮、石膏、杏仁、紫菀、菊花、桑叶等;肺脾气虚证给予生黄芪、防风、白术等。以上药物均为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2]。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中的诊断标准,2周后复查2组患儿血常规、CRP和X线胸片,其中白细胞2岁以下正常值为(11.0~12.0)×109/L,2岁以上为(4.0~10.0)×109/L;CRP正常范围<2.2 mg/L;X线胸片则与治疗前胸片比较测量病灶阴影直径[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外周血白细胞比较

表1显示,2组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比较。

表1 2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比较

注:2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外周血CRP比较 2组患儿的外周血CRP比较(表2)

注:2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患者X线胸片病灶阴影直径比较

3 讨论

3.1 小儿肺炎的中医病证分类

表3 2组患者X线胸片病灶阴影直径比较

注:2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肺脏属于五脏中的“娇脏”,主管呼吸,中医认为,一旦外感郁阻、肺热熏蒸则会导致肺脏宣发肃降失职,产生痰液阻塞肺络,成为发病因素。发病初期正气较强,病情较轻,一旦治疗不当,导致正不敌邪,则会导致病情恶化,危及全身[4]。由于小儿属于“稚阴稚阳”体质,免疫能力较差,易受到寒热侵袭,加之“六气皆从火化”,所以小儿肺炎主要表现为风热犯肺证和痰热壅肺证,同时针对不同的体质,还有风寒袭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脾气虚证等。其中风热犯肺证患儿的症状主要为呼吸急促、容易出汗与口渴,咳痰多为黄色黏稠痰、咽痛红肿,指纹可出现紫色。而痰热壅肺证则主要表现为患儿喘憋严重,肺部听诊可闻及痰鸣音,痰液同样黄而黏稠,舌苔黄腻而嘴唇因缺氧而发青紫。至于风寒袭肺的患儿,则以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同时舌苔发白、脉象较浮;阴虚肺热型患儿则常常干咳痰少、面色潮红、口唇干燥、大便干结、脉搏细数;肺脾气虚型患儿多为低热起伏、面白无华、消瘦、大便溏薄、舌苔发白、脉象虚弱等[5]。

3.2 小儿肺炎的因证施治

小儿肺炎针对病证不同需分型辨证治疗:在以陈皮、杏仁、黄苓、鱼腥草、紫菀等药物的经典处方基础上,针对风热犯肺证患儿,主要以疏风肃肺、宣肺化痰为主,可以加用桑叶、芦根、菊花等;针对痰热壅肺证患儿,以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为主,加用桑白皮、贝母、竹茹等;针对风寒袭肺证,以辛温开肺、散寒宣肺为主,可加用防风、生姜、苏子等[6]。

3.3 小儿肺炎常用中医药物分析

针对小儿肺炎中偏于风寒者,常用药物中黄苓清热解毒,治疗胸闷呕恶;防风清热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苏叶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偏于风热者,常用药物如桑叶甘寒质轻,用于凉散风热,治疗温邪犯肺;菊花则具有抗炎作用,治疗心胸烦热;芦根用于清热泻火,治疗肺热咳嗽、热病烦渴;偏于痰热者,常用药物如贝母、竹茹等,贝母用于治疗热痰、燥痰、痰少咽燥;竹茹性寒,用于清热化痰,治疗痰热咳嗽;风燥伤肺者常用药物如麦冬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治疗热病伤津、咽干肺热;沙参性寒味苦,用于主治阴虚发热、肺燥干咳、喉痹咽痛等[7]。

3.4 疗效分析与展望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RP值和胸片病灶阴影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肺炎有临床疗效。在我国目前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中,由于对于引起小儿肺炎的病原体常常不能明确诊断,故临床上常凭经验使用广谱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同时有难以彻底治愈、致使急性肺炎转为慢性肺炎的风险,且西医治疗无法消除机体已有的损伤和免疫紊乱[8]。中医有着调节人体免疫、减轻炎症损伤的作用,结合西医治疗可以在杀灭病原体基础上改善临床,提高疗效。目前对于中医治疗小儿慢性肺炎主要是集中在某种方剂的应用,不能针对小儿病证分型有效地进行治疗。所以今后我们应针对小儿的疾病特点和不同病证辨证施治,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1] 岩崎学,傅延龄.用中医理论分析日本运用小柴胡汤导致的间质性肺炎[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2(16):1149-1151.

[2] 陈永,韩立民,陈荣良,等.从流行病学角度认识中医的“肺乃娇脏”[J].国际呼吸杂志,2012, 32(5) :142-143.

[3] 吴杰,虞坚尔,闵伟福.小儿肺炎证治规律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4):527-528.

[4] 李建生,周红艳,乔翠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7(16):553-556.

[5] 刘瑜,黄金. 小儿肺炎的辨证施护体会[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9):63-64.

[6] 杜渊,王蔚,等.中医活血法早期辅佐治疗风热闭肺型小儿肺炎喘嗽68例[J].广西中医药,2012,35(2):124-125.

[7] 高伟,王雪峰.中医“痰饮”与小儿肺炎相关性初探.[J].中医儿科杂志,2012,8(3):111-112.

[8] 郑文龙,楼正家,李廷谦,等. 黄芪和川芎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瘀证血浆内皮素-1 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3):142-144.

猜你喜欢

病证胸片风寒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冬读古诗御风寒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接尘工人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