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健脾益肾方辨治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2014-02-09饶石磊齐书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肾方白细胞骨髓

杨 峥,王 旸,饶石磊,齐书然,余 杰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河南 南阳 473009)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在治疗上以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等为主,其中放疗由于毒副作用强,而由于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放疗后往往会出现骨髓造血细胞和消化道黏膜等损伤,正常白细胞减少,降低机体抵抗力等情况[1]。虽然输注白细胞是有效的方法,但是价格贵且会出现排斥反应,有促使癌症复发可能。而中医药具有扶正固本、疗效持久、稳定等效果,且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机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医疗费用支出较低等优势,目前应用广泛。本次研究就是通过观察健脾益肾方辨治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以期丰富治疗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收入的70例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5例,年龄最小者25岁,年龄最大者89岁,平均年龄(66.2±6.3)岁;肿瘤类型乳腺癌9例,肺癌8例,急性白血病7例,淋巴癌5例,其他恶性肿瘤6例。观察组35例,年龄最小者27岁,年龄最大者85岁,平均年龄(65.7±6.1)岁;肿瘤类型乳腺癌10例,肺癌6例,急性白血病6例,淋巴癌4例,其他恶性肿瘤9例。2组的一般情况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白细胞减少的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张之南的《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进行[2],即外周中性白血病低于4.0×109/L,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核左移等情况。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脾肾两虚型制定[3]。即患者表现为头昏、乏力、纳差、心悸气短、面色少华、腰膝酸软、舌淡红脉细,纳入标准均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利可君片40 mg,每日3次,3周为1个疗程,另外口服维生素B4片,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方辨治:党参30 g,白术15 g,黄芪30 g,当归10 g,鸡血藤15 g,黄精10 g,薏苡仁30 g,连翘10 g,防风10 g,茯苓10 g,鸡内金10 g,泽兰10 g,莱菔子10 g,生地10 g。水煎服每日1剂,7 d为1个疗程。兼有外感者加葛根10 g、五味子15 g、人参10 g;热毒者加生地10 g、石膏30 g、连翘15 g、葛根10 g、西洋参10 g;痰浊者加全栝楼10 g、苏叶10 g;兼腰背部酸痛者加杜仲10 g、川断10 g;腹痛腹胀者加枳壳10 g;热雍血瘀者加生地10 g、丹皮10 g、赤芍10 g、紫草10 g、茜草10 g;热闭心包者羚羊角10 g,必要时用安宫牛黄丸加减。以上均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考有关标准[4]进行评定:中医积分表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疗效指数为治疗前后积分和治疗前积分的百分比。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消失,积分≥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为60%~9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积分30%~6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积分为<30%。临床观察治疗后的白细胞等血常规以及骨髓抑制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表1显示,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5.71%,总有效率77.14%;观察组临床控制率57.14%,总有效率9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2.2 治疗前后2组中医积分情况分析

表2显示,2组治疗前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在中医症状积分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积分情况比较

2.3 2组骨髓抑制程度分析比较

表3显示,2组在骨髓抑制的0°、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而在骨髓抑制Ⅰ°、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3 2组骨髓抑制程度比较

3 讨论

中医学并无白细胞减少的记载,我们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虚劳”、“温病”、“血证”等范畴。其起因是由于放疗作为一种毒邪,在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引起骨髓抑制,而骨髓作为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对于气血的生成至关重要。有记载“肾生骨髓”、“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是以脾肾虚损、气血乏源为本,以热、瘀、湿、毒为标,以本虚标实虚中有实、以虚为主的病症。虚损的脏腑为脾肾,发生部位为骨髓且累及心肝等脏器。所以,治疗上要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祛瘀解毒、利湿清热为中心[5]。

在本研究中,采用由党参、白术、黄芪、当归、鸡血藤、黄精、薏苡仁、连翘、防风、茯苓、鸡内金、泽兰、莱菔子、生地等组成的健脾益肾方,其中党参健脾益气,白术补气健脾,二者为伍共为君药;黄芪入中土而行三焦为补气要药,加强了君药的补气作用;当归、鸡血藤入血分且活血养血补血,有祛瘀生新、与阳药共生精血、复元气的作用;黄精滋阴补肾,连翘清热解毒,上述药物共为臣药。而防风和君药达到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的效果;鸡内金健脾消积散结共为佐药,能够清除热、瘀、湿、毒等病理产物[6]。分析此方为健脾和胃、补肾填精、扶正升白的关键,补气养血、健脾和胃、补肾填精共用,祛瘀生新,补中有行,祛瘀而不伤正,清热解毒中寓于补益。从现代药理学上看,王淑琳[7]等报道健脾益肾方具有扩张骨髓血管、充血等异常改变减轻,对于骨髓巨核细胞数和骨髓结构均有升高作用;田正良[8]报道称健脾益肾方有保护细胞不致损伤、破损,修复造血微环境和血窦毛细血管,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分化,保证骨髓发育成熟等作用。药理学表明,黄芪具有升高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对巨噬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等骨髓基质细胞有保护作用;党参、白术、当归、鸡血藤等补血气药物具有促使造血干细胞分裂、增殖、成熟和保护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的作用[9];黄精中的黄精多糖有增加脾脏质量、促进髓外造血效果;薏苡仁、连翘、防风、茯苓、鸡内金则有降低自由基和调节免疫力功能等作用。

从本次结果看,单纯西医应用总有效率77.14%,

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骨髓抑制程度恢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健脾益肾方可通过多途径、多环节对造血系统发挥作用,提升白细胞,且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降低放疗药物的毒副作用[10],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怀民.健脾益肾方合维生素B4片治疗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6):871-872.

[2] 黄渚.恶性肿瘤放疗后白细胞减少中药健脾益肾方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8):2924-2925.

[3] 何爱国,杨正春,黄建清,等.综合疗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16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2):10-12.

[4] 张荣华,柏干苹,唐倩,等.健脾益肾升白汤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8(9):1013-1014.

[5] 孔金芳.健脾益肾法预防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1(1):22-24

[6] 戴学虎,孟宪良,张继宝,等.健脾益肾方加味治疗肿瘤化学治疗后白细胞减少43例[J].中国药业,2012,21(4):82-83.

[7] 王淑琳,王颂平,王健,等.健脾益肾方治疗恶性肿瘤化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6(1):81-82.

[8] 田正良,阴智敏.健脾益肾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42例[J].陕西中医,2011,27(5):541-542.

[9] 吴厚海,梁惠.健脾益肾增白汤防治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1):943-944.

[10] 孔金芳.健脾益肾法联合粒生素预防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09,1(2):22,24.

猜你喜欢

肾方白细胞骨髓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白细胞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芪归益肾方通过调控miR-141对UUO小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救肾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3期的肾保护作用的临床评价研究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