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农村三级卫生网改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探索

2014-02-07李自清路立军赵永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疗机构毕业生

王 宁,李自清,路立军,赵永哲

(首都医科大学延庆教学医院,北京 102100)

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农村三级卫生网的建立和协调运作,解决了农村居民缺医少药的状况,增进了农村居民的健康,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因此是我国农村医疗、预防和保健功能落实的组织保障[1]。然而,目前三级卫生网在运行过程中呈现诸多不协调之处[2]。针对卫生技术人员缺乏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建立健全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和保障体系,不仅有利于缓解医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同时有利于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促进农村三级卫生网的良好运行。

一、实施方案及流程

根据农村三级卫网的构成,建立相应的医学毕业生接受机构,即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收机构。在征得当年自主择业有困难的毕业生同意的情况下,按不同层次分为三部分,按照次序轮转,每级期限可定为半年或一年,直至三级机构轮转完为止。在此期间将有一部分毕业生找到工作,一部分毕业生由于双方同意,留在三级机构中的一级,轮转人员可由相关部门调整。流程如下(见附图)。

附图 流程图

二、面临问题及解决方案

1.人才吸引。

2002年中央明确提出要为农村定向培养医疗卫生人才;要创造条件,吸引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到农村服务。为了能够为基层培养“留得住”的医学人才,可以设置“助学班”,全额或部分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报考医学专业,并承诺到基层服务五年以上方可流动,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本科以上医学毕业生给予公务员待遇以留住人才。因此可以采取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医药专业优秀毕业生下基层定期“挂职锻炼”或进行“志愿者服务”,来充实社区和乡镇的卫生人才队伍[3]。

2.行医资格。

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医学生毕业后须在医疗机构进行一年以上的临床实习并通过考核,才有资格申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只有在申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后才有行医资格,多数医疗机构尤其民营医院、社区医院、基层医院不愿意花费时间和人力成本培养。这便使就业与市场需求脱节。如果调整医学“执业资格证”报考时限,将毕业前临床实习的那一年当作准考条件,推行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自然会消除很多就业限制[3]。这可以使医学生在进入医疗机构从事医疗工作时减少因不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3.技术规范。

刚毕业的医学生开始进入医疗机构工作时,首先面临的是从书本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转变问题。尽管毕业前有一年的临床实习,但由于忙于考研、找工作等原因,最后的一年实习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很多毕业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后对基本的临床技能和医疗规范并不熟悉,所以有必要在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前对其实行统一的临床技能和医疗规范培训,此可借鉴推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毕业当年没有落实工作岗位要进入农村三级卫生网的医学毕业生,可参照北京、广州等地的做法,医学院校与医疗单位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联系,即:进入基地接受规范化的住院医师,不占用人计划指标,给予适当生活补贴,通过人事代理解决档案户口问题[4]。亦可考虑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与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毕业临床实习三者相结合,统一于一年内实施。这样不仅规范了毕业生的临床技能,同时为就业做了准备,提供了便利。

4.导师指导。

导师制是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5]。针对医学生专业性强的特点,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更需要上级医生的指导。导师可以由具备一定职称和能力的临床医生担任。可根据职称规定相应的医生在农村三级卫生网的各级别机构工作相应的时间。例如:两年内在各级机构,主任医师工作一个月;副主任医师工作一个半月,依次类推按级别由高到低规定工作的时间由短到长(如附表)。使当地上级医疗机构与下级医疗机构形成互助的网络结构。如此不仅充实了下级机构的技术力量,形成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结构,同时有助于新入职医生的培养。这不仅对新入职的毕业生、当地群众、基层单位,对支援医生本身也是非常有益的。

附表 两年内各级别医师支援时间

5.体制约束。

破除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解决其在编制、落户、档案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4]。很多医学毕业生,由于考虑到户籍、档案等问题不愿到农村去,针对此问题,可以采取保留毕业生户籍、档案在原地的政策,打消毕业生顾虑。各级政府应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为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6]。

6.岗位津贴。

采取政府与当地医疗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岗位津贴问题。由于农村三级卫生网各级机构为基层机构,经济效益普遍欠佳,因此可采取政府补贴为主,各地区个级别机构根据自身情况补贴为辅的政策。

通过此形式,第一,可以缓解目前医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使相当一部分医学毕业生进入工作领域。第二,可以改善农村三级卫生网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第三,导师制的实施,对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培养新的医务工作者,改善农村群众就医质量以及提高医生自身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都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卫生改革深入,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城市重点充实社区,农村重点充实乡镇,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重心在下移[7]。因此通过农村三级卫生网改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一种可以尝试的途径。

[1]郝 模,张 勇,罗 力,等.针对根源解决农村三级卫生网焦点问题的政策思路[J].中国卫生资源,2001,4(3):99-100.

[2]郝 模,张 勇,罗 力,等.建立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方案的合理性论证[J].中国卫生资源,2001,4(3):114-116.

[3]翟理祥,禤国维.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医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6):37-38.

[4]许 辉,孔 波.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115-116.

[5]张成明,隽兆东,刘 亚,等.特色专业本科生实习实行导师制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17-18.

[6]岩 磊,王 爽.对医学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5):102-103.

[7]徐丽梅,杨成良.当前我国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1-2.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疗机构毕业生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最“叛逆”的毕业生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