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灯光的写实性与写意性

2014-02-05叶文志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写实性舞台灯光话剧

叶文志

当今的戏剧演出,非常重视舞台空间氛围的塑造,舞台灯光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舞台设计一样,舞台灯光的塑造方式可相应地划分为写实与写意两种。

一、写实性舞台灯光与写意性舞台灯光的兴起与发展

在戏剧艺术的两千多年发展历程中,舞台灯光的写实性与写意性是随着戏剧艺术、剧场建筑和舞台美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利用阳光或火光在室外露天剧场进行戏剧演出;中世纪随着剧场建筑的发展,戏剧演出进入了室内,白天的演出借助于窗外的阳光,晚上则借助于蜡烛、油灯、火把等照明手段。可以说在漫长的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戏剧演出中,灯光在舞台美术中只是起着看清舞台对象的照亮作用,谈不上有什么写实或写意的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剧场建筑技术的进步,诞生了我们现在广为使用的镜框式舞台,相应的舞台技术、舞台布景制作技术、灯光技术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舞台美术的表现手段。随着写实主义戏剧在欧洲的兴起,要求戏剧演出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舞台上人物的表演活动与舞台布景设置都要与现实生活中的逻辑相一致。可见,这个时期的舞台美术就是以真实地再现剧中人物的现实生活环境为己任,制造符合剧中人物的生活环境和精神气质的氛围,由此出现了写实性舞台布景样式。由于写实布景追求的是再现生活场景的幻觉性效果,所以又称幻觉性布景,而这种幻觉性再现则需要舞台灯光赋予各种自然光照效果,即模拟各种与现实生活相吻合的日光效果、灯光效果、火光效果、月光效果等,从而唤起演员与观众对生活情景的真实感受。也就是说,这个时期舞台灯光必然向着再现生活中的光照效果方向发展,也就相应地出现了以模拟自然幻觉为主的照明模式——写实性舞台灯光。

写实戏剧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欧洲戏剧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了顶峰,它一味追求历史真实的描绘,要求在舞台上逼真模仿现实生活环境,追求等同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幻觉,戏剧的演出毫无选择地照抄生活,使得艺术真实等同于生活真实,从而 “写实戏剧走向自然主义”[1]12。自然主义戏剧模仿多于创造,从而束缚了戏剧家、舞台美术家的创造力,也就走进了写实戏剧发展的死胡同。这个时期出现了两位影响深远的戏剧艺术革命家——阿庇亚和哥登·克雷,他们对走向自然主义的写实戏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至今还产生深刻影响的戏剧观,进行了舞台美术方面的全面创新:强调通过舞台空间的塑造来传达戏剧演出的特定诗情和哲理,从而使观众在心灵上得到震撼,在审美情感上得到逾越和升华。正如阿庇亚名言所述:“不要去创造森林的幻觉,而应去创造处于森林气氛中的人的幻觉”[2]353,就是说在舞台上不要单纯地追求制造等同于生活的 “森林”形象,而是要深入到戏剧人物心理情感世界中,创造处在这个“森林”环境中的人的内心情感感受。舞台美术不是去再现写实的客观物质世界,而是通过暗示、隐喻、象征等写意的手法去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戏剧演出的特定内涵。舞台美术由此走向了写意,也就相应地出现了写意性舞台灯光。要求通过灯光去揭示剧中人物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光与色的塑造效果与戏剧演出所需的特定情感融为一体去冲击观众,使观众在审美情感上得到逾越,从而进入更为深邃的思想感情方面的领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舞台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国的戏剧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戏剧舞台上出现了多元化的演出样式,舞台美术 (包括舞台设计、舞台灯光、人物造型)既有写实的,又有写意的,甚至是两者兼具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舞台灯光也是如此。一大批优秀的戏剧艺术家与舞台美术家涌现,当值一提的是 “影响了舞台美术创作观念,乃至戏剧创作观念改变”[1]21的著名舞台美术家斯沃博达,他追求多元化的舞台美术表现形式,提出了 “心理造型空间”[2]895的理论,在他看来,戏剧空间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心理需要,一切能够表达观众心理的手段,都要设法去创造。他特别重视舞台灯光的作用,运用了间隔多屏、投影、光幕、光墙、光柱等舞台灯光技巧来表达他的设想与创新,不但成功地创造了与剧作内涵相吻合的舞台气氛,同时也深化了观众对戏剧哲理因素的理解。斯沃博达明确地把观众心理作为自己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把作用于观众心理的舞台氛围的塑造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也推进了写意性舞台美术的发展。

与西方舞台灯光发展历程相一致,舞台灯光在中国也基本沿着 “写实—写意—多元化”发展演进。这与话剧艺术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以现实主义战斗姿态出现在中国舞台上的话剧,20世纪初由欧洲传入,发展到五六十年代,基本上走的是写实主义的路子,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北京人艺的 《茶馆》、 《龙须沟》[3]100等经典写实作品。然而,“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则使中国舞台美术走向了自然主义,从此舞台美术的设计观念囿于写实主义一端,观念模式化,导致了话剧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的退化。改革开放后,国人的审美情感已不满足于话剧舞台那种简单政治化的单一说教,呼唤着新的舞台演出样式。此时西方的戏剧观、舞台美术观广泛地进入国内剧坛,一批优秀的戏剧家、舞台美术家进行了许多打破旧有观念的改革和尝试,从而引来了80年代后期话剧舞台变革的大潮,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北京人艺 《绝对信号》、上 海 青 艺 的 《WM 我 们 》[3]114、上 戏 的 《黑 骏马》[1]699等,中国话剧舞台开始了一种新的演出样式——写意话剧,出现了写意性舞台美术,也就相应地出现了写意性舞台灯光。90年代以后,舞台美术 (包括舞台设计、舞台灯光、人物造型)一方面继续进行着写意样式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开始注意对写实手法的回归,逐步走向了两者的交汇融合。引人注目的作品有武汉话剧院的 《同船过渡》、上海话剧 艺 术中 心 的 《商 鞅》[3]119,117。时 至 今 日,风格多元化的舞台美术样式,是当今戏剧艺术的时代特色。

二、写实性舞台灯光与写意性舞台灯光的作用

纵观中西方的舞台美术发展历程,舞台灯光的塑造方法基本上是沿着 “写实—写意—多元化”发展演进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写意就比写实更高级、深刻,写意或写实是舞台美术的不同表现方式,并无高低之分。舞台灯光的写实性与写意性作用概括如下:

写实性舞台灯光

1.创造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各种光照效果,即可以按照演出需要在舞台上模拟日光效果、月光效果、灯光效果、火光效果、烛光效果等。

2.显示时间、季节、气象变化。可以再现白天、夜晚的时间变化效果,春夏秋冬的季节效果,阴晴雨雪、刮风下雨的气象效果等。

3.塑造戏剧演出所需要的环境效果。比方可以用绿色的灯光投在舞台景物上,塑造花园的环境氛围效果。在舞台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则可以使用多媒体数字灯在舞台景物上投上生动的花草影像,逼真再现花园的幻觉性视觉效果。

4.制造动态的特技效果。80年代前主要依靠舞台特技灯来营造电闪雷鸣、风吹草动、火箭上天等动态效果,由于受到技术手段制约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而今各式各样的高科技智能灯具,则可以尽情展现这些充满活力的动态效果。

概而言之,写实性舞台灯光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时空效果为目标,用写实性的方法,在舞台上创造、再现符合戏剧演出所需的自然幻觉效果。

写意性舞台灯光

1.传情达意。通过灯光塑造来表达剧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心理情绪变化。写实性舞台灯光所创造的自然幻觉效果是以现实生活为参照物来衡量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写意性舞台灯光则不再直接地表现自然幻觉,而是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利用光色效果来表达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的内心情感世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就有不同的心理变化,而在同一场景中的不同人物之间心理变化也不一样,这些都可以成为灯光塑造的依据和出发点。另外灯光设计者本身对剧中人物心理变化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进而影响到会采用什么样的光色效果来表现剧中人物心理变化。可见对于写意性舞台灯光来说,它的选择性更强、可塑性更大。

2.表达艺术情感。表达艺术情感也就是揭示戏剧的内涵和哲理,除了通过演员表演来传达,还可以通过舞台空间画面来表达。而舞台空间画面则离不开灯光语言的运用,通过灯光空间氛围的塑造,除了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使观众在心灵上得到震撼,在审美情感上得到逾越和升华,从而进入更为深邃的思想感情方面的领悟。也就是说追求通过灯光画面来展现对戏剧内涵和哲理的表达,让观众有所思有所悟地走出剧场,这就是舞台灯光的表达艺术情感作用。

如果说写实性舞台灯光是一种具象,那么写意性舞台灯光则是一种抽象,而 “传情达意、表达艺术情感”正是舞台灯光写意性的蕴涵所在。

三、写实性舞台灯光与写意性舞台灯光的当今诠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舞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当今舞台美术内涵和作用也得到了新的诠释,当今所讲写实已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主义,写意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纯粹写意。写实性舞台灯光不再是对大自然景象的简单模仿,而是对大自然中的光照与色彩效果进行概括、加工,甚至加进了许多象征性的写意手法;也就是侧重于写实性场景的渲染与烘托,但不排斥写意的成分。如我院话剧 《倾城之恋》,灯光以创造自然幻觉为主,但这是一种概括性的、不拘泥于生活逻辑的写实,在一些表现剧中人物心理变化的剧情中,还是使用了写意的表现手法。写意性舞台灯光是指通过灯光的塑造来揭示剧中人物的情感、情绪,通过酿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灯光画面来震撼观众的心灵,从而使观众得到思想感情方面的领悟和升华,也就是侧重戏剧内涵的外化与氛围化。当然,在进行写意表达的同时,往往也蕴含了写实成分的营造。在话剧 《灵魂拒葬》中,整体上讲灯光是写意的,但并不排除再现一些写实场景,如第一场塑造的就是黄昏光照下的美军指挥部效果。

不难看出,在当今的戏剧演出中,写实性舞台灯光与写意性舞台灯光是交汇融合、相辅相成的。既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写实,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写意,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仅是侧重面的不同而已。

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近年出现了一种纯粹形式感的灯光塑造方法,既不写实也不写意,单纯追求画面视觉效果,通过光色盛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这在综艺性演出中往往可以看到,而有些戏剧演出也运用了这种灯光塑造效果。可以说这种塑造方法既丰富了舞台灯光表现语言,同时也拓展了舞台美术的艺术外延。

四、写实性舞台灯光与写意性舞台灯光的创作实例分析

写实与写意有着各自的艺术魅力,在灯光设计创作中,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更可以是两者兼具。这中间有个很重要的衡量取舍标准,那就是应该按照不同的戏剧演出样式、不同的舞台美术风格来决定舞台灯光的塑造方式,只要是与戏剧演出相吻合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下面以我院演出的话剧 《茶人杭天醉》《乱套了》等演出为例进行分析。

第一次搬上我国舞台的原创话剧 《茶人杭天醉》,是莫江陵老师根据王旭烽长篇小说 《南方有嘉木》改编而成。导演追求载歌载舞的抒情式演出风格,也就是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风格。舞台布景设计紧紧围绕导演的思路来创作,总体上比较写实,但又蕴含了写意性符号元素,因此灯光设计也就必然选择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塑造方式。

“茶馆”一场。舞台灯光以写实为主,展现午后的茶馆。橙色下桥光作为阳光打在演区和景物上,蓝色上桥光则作为景物的反射光,这样上下桥光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冷暖对比,加强了对舞台人物和景物空间的塑造效果;天幕区域是一块西湖山水水墨画,蓝色天排光渲染天空效果;绿色地排光则是再现西湖茶山的效果;几束定点光塑造人物和景物 (茶桌、茶椅等)。通过这些写实的光色效果,我们成功塑造了午后茶馆内休闲的环境效果。

“吊唁”一场。舞台灯光以写意为主,表现悲伤的空间氛围。具体上深蓝色逆光铺满舞台,营造悲伤的舞台气氛;再用浅蓝色的定点光透过格状景片上投射在杭天醉身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深刻地揭示了茶清伯牺牲后,杭天醉悲伤欲绝的内心世界。

而 “洞房”一场,舞台灯光则是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综合表现方式。前半段戏灯光以写实手法再现 “洞房花烛夜”,红色逆光为主调,表现喜庆、温馨的浪漫气氛。后半段戏则 “风云突变,杭天醉发现新娘子可怕的大脚……”舞台灯光气氛瞬间从满台的红色转为蓝色,通过红蓝色调的冷暖强烈对比,很好地表达了杭天醉此时巨大的心理变化落差:见到新娘子大脚,如同天堂坠到了地狱。这场戏灯光既写实又写意,极好地传达了演出所需的特定戏剧动作情绪。

在灯光设计创作中,时常遇到像 《茶人杭天醉》这样兼工代写风格的舞台演出,基本上都可以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灯光设计。如我院近年演出的话剧 《我在天堂等你》《独立节的宣判》《给我一个男高音》《无人生还》《极致娱乐》《武林外传》《打劫》等,基本上都是运用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综合表现方法,导演、舞台设计、灯光设计之间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很好地塑造了符合不同戏剧演出要求的舞台空间效果,达到了预期的创作目的。

对于非常写实的舞台布景设计,舞台灯光是不是只能严格遵循写实风格?当然不是。舞台灯光可以塑造以符合生活逻辑的自然光色效果为主,但不排除写意手法的运用。在话剧 《乱套了》中,舞台设计非常严谨写实,相应地舞台灯光也以写实塑造为主;但在一些特定场景中,还是大胆地运用了偏写意的手法来表现人物心理变化。如表现恋人相会的一段戏,在非常写实的舞台环境中,电脑灯在人物身上投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色效果,营造了抒情浪漫的氛围效果。可以说这是一种夸张的写实,是一种蕴含了写意元素的写实。

总而言之,多元化的舞台灯光是当今戏剧艺术的时代特色。在舞台灯光设计中,不要拘泥于到底选择写实还是写意的灯光塑造方式,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写意的,更可以是两者交汇融合的多元化方式。不管选择哪种方式,只要能够更好地符合戏剧演出要求,更恰当地表达戏剧艺术内涵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1]金长烈,等.舞台灯光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 [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3]曹树钧.中外戏剧 [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写实性舞台灯光话剧
怎样将舞台灯光的情感色彩融入剧情之中
舞台表演中舞台灯光艺术效果的作用
话剧《二月》海报
音乐剧中舞台灯光的应用与表现力探析
我是话剧小演员
浅析舞台灯光艺术中的情绪色彩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赵建成水墨人物画的中西方元素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商周青铜器上的写实性动物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