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救治

2014-02-04梁绍栋丛丹刘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疝的外伤性硬膜

梁绍栋丛 丹刘 洁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救治

梁绍栋1丛 丹2刘 洁1

目的 研究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救治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采用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院前急救等综合疗法。结果 21例患者采用双侧开颅,其中12例合并对侧颞顶开颅,9例双侧额颞顶开颅;89例患者采用单侧开颅。术后34例患者中线明显回位,47例患者三脑室、环池复现,21例双侧瞳孔缩小,56例单侧瞳孔缩小。出院时基于GOS评分进行评估,11例(10.0%)死亡,4例(3.6%)植物生存,13例(11.8%)重残,17例(15.5%)中残,65例(59.1%)良好。结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救治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伤后1 h是救治的“黄金1小时”,值得重视。

急性;救治;损伤;颅脑

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是一种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疾病,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病情危重的特点[1],因此,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救治尤为重要[2-3]。本文就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救治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平均42.8岁,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15岁,女20例,男90例。受伤机制:5例旋转性损伤,19例加速伤,86例减速伤。受伤部位:11例额颞部,56例颞顶部,43例枕部。致伤原因:3例打击伤,13例摔伤,23例高处坠落伤,71例车祸伤。

1.2 临床表现 21例患者为深度昏迷,39例患者为中度昏迷,50例患者为浅昏迷;本组患者均存在一侧肢体偏瘫;87例患者为巴宾斯基征一侧阳性,23例患者为巴宾斯基征双侧阳性;47例呕吐、23例误吸、49例血压不稳、64例呼吸困难。46例合并颌面骨骨折、肋骨骨折、锁骨骨折、脊柱骨折、四肢骨折,87例颅底骨折。

1.3 治疗方法 包括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院前急救等综合疗法,具体为以下几点:①务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一旦发现患者存在着呼吸困难的问题,应在第一时间给予口咽通气道或气管插管,将其口鼻咽部分泌物立即清除[3]。②对血压低患者、合并伤患者进行积极处理,保证脑灌注压,对休克现象进行及时纠正。③手术均采用额颞顶部标准大骨瓣减压切口,弧形连接两切口,清除侧裂区血肿,最后放射状剪开额顶部硬膜,清除该部血肿。

2 结果

21例患者采用双侧开颅;其中12例合并对侧颞顶开颅,9例双侧额颞顶开颅89例患者采用单侧开颅。术后34例患者中线明显回位,47例患者三脑室、环池复现,21例双侧瞳孔缩小,56例单侧瞳孔缩小。出院时基于GOS评分进行评估,11例(10.0%)死亡,4例(3.6%)植物生存,13例(11.8%)重残,17例(15.5%)中残,65例(59.1%)良好。

3 讨论

急性硬膜下血肿多是由于一些强外力所致,如车祸等,颅内压急剧增高、病情发展变化迅猛、急剧[4-5],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出血性脑疝。本组患者治疗时为了有效达到逐步减压的效果,采取了逐步清除血肿、逐步切开硬膜的原则,则能够避免减压过快而出现弥漫性脑肿胀和迟发性血肿形成,也能够使得血肿填塞效应最大限度降低。在手术过程中早期切开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6],能够有效地避免术后由于高碳酸血症所致颅内压升高、脑水肿、脑血管扩张。待患者的病情平稳后,可对其进行高压氧治疗,以保证患者脑有氧代谢。本组患者在手术后常处于高代谢状态,易合并出现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肺系感染等,进而造成患者长时间处于负氮平衡,为了维持代谢平衡、提高抗病能力,应在手术后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如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尽早置胃管给予鼻饲。为避免出现肺部感染,应勤翻身扣背,加强护理[7]。总之,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临床救治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伤后1 h是救治的“黄金1小时”,值得重视。

[1] 王校伟,何秋平.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并脑疝78例救治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7):448-448.

[2] 张保民,王宪荣,林江凯.幕上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127例报告[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1(3):121-122.

[3] 赖润龙,郑丰任,许锦成.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42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4):253-254.

[4] 徐爱民,李春盛,顾征,等.微创穿刺术在急诊抢救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0):1066-1069,

[5] 石岩,李新华,曹秀珍,等.应用微创技术治疗硬膜下血肿并脑疝6例[J].山东医药,2002(8):258-259.

[6] Zauner A,Doppenburg E,Woodward J,et al.Continuous monitoringof cerebral substrate delivery and clearance:Initial experience in24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brain injuries[J].Neurosurgery,1997: 101-102.

[7] Maas AI,Fleckenstrin W,de Jong DA,et al.Monitoring cerebral oxygenation: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results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brain tissue oxygen tension[J]. Acta Neurochirurgica Supplement,1993:208-210.

R723.19

A

1673-5846(2014)07-0264-02

1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2牡丹江市林口县丛丹西医诊所,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猜你喜欢

疝的外伤性硬膜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分析
蒙医结合微创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分析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