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地区八角茴香市场调查结果分析及其常见伪品

2014-02-04陈秀瑷张建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伪品茴香正品

赵 华 陈秀瑷 张建军

沈阳地区八角茴香市场调查结果分析及其常见伪品

赵 华 陈秀瑷 张建军

目前八角茴香的市场销售情况比较混乱,多出现同属植物莽草、红茴香、多蕊红茴香、短柱八角和野八角等掺入正品销售。通过对沈阳市九大区的药房、农贸市场及超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八角茴香的掺伪品多为红茴香及多蕊红茴香。可通过观察八角茴香的分果数目、形状及气味,鉴别八角茴香及其伪劣品,方法简单易行。正品八角茴香为8个较饱满、均匀的分果组成,顶端钝尖,香味浓郁,味辛、甜,余者为伪品。

八角茴香;市场调查;伪品鉴别

八角茴香别名大茴、八角、大茴香等,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可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等症的治疗[1]。本品除药用外,还广泛用作调味料。日常生活中,其药用价值往往被人们所不知,且由于价格、市场供应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百姓对其性状不十分了解,故市场上常出现同科植物莽草、红茴香、多蕊红茴香、短柱八角等成熟果实充当八角茴香销售,其性状和正品极为相似,且部分伪品具有一定毒性,应加以分辨后食用[2]。值得注意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发生食用八角茴香严重中毒事故,系为食用莽草果及野八角所致。经研究发现,莽草果食用后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后经消化道进入间脑、延脑,使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功能失常,严重时可损害大脑,引发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心律失常、呼吸急促,甚至呼吸衰竭引发死亡[3]。现将八角茴香市场调查情况及常见伪品介绍如下。

1 八角茴香市场调查情况、结果及分析

笔者于2013年5月29日~6月3日,对沈阳市九大区的药房及农贸市场、超市进行走访,对八角茴香的销售情况进行了市场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1 调查对象和过程对沈阳市九大区42家销售八角茴香的商家进行调查,询问八角茴香的销售价格、销售情况、进货渠道及销售渠道、囤货数量、保存方式、店铺规模、店员数量、从业年限等。

1.2 市场调查结果与分析结果显示,八角茴香的市场销售价格差异较大,每两价格从1.0元~5.0元不等,其中8家为2.0元,10家为2.5元,8家为3.0元,5家为4.0元,3家为5.0元;抽取其中价格最低的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掺有碎瓣为3.02%,在42份样品中碎瓣率为最低,而正品仅为3.42%,红茴香为8.26%,多蕊红茴香的掺伪高达85.10%;抽取其中价格最高的两份样品进行检查,其中一份碎瓣率高达69.49%,正品仅占2.56%,多蕊红茴香高达28.05%;另一份碎瓣率达16.56%,正品16.65%,多蕊红茴香20.29%,红茴香为 46.83%。另有三份样品在同等条件下常温放置,出现发霉长毛情况,系样品为超临界提取后未完全干燥所致。根据《药品管理法》第49条规定:“药品成分含量不符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现代化学分析表明,八角茴香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约5%,而2010版《中国药典》[4]也规定,八角茴香的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不得低于 4.0%(ml/g),经挥发油测定后发现,三份样品的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15%,0.18%及0.24%,与药典规定的标准相差甚远,应为劣质药材。

从以上情况可见,八角茴香的市场销售情况非常混乱,总结如下:①八角茴香的伪品多为红茴香、多蕊红茴香。以往八角茴香多掺入有毒的莽草果,但此次市场调查几乎所有样品均未出现有毒的莽草果,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八角茴香有了一定的了解,即多数人们懂得八角茴香应为8个分果,而不是莽草果的10~13个分果。②商家掺伪的手段更为隐蔽,如在其中加入碎瓣,实难鉴别。

1.3 讨论及建议八角茴香市场上频现伪劣品的原因有:①八角茴香系日常所用调料,且药用价值越来越被各界人士所看好,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此八角茴香市场中出现许多混淆品和伪品也不足为奇;②销售价格差别过大,消费者出于消费能力的考虑可能会选择相对便宜的掺伪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鼓励商家掺伪的作用;③广大消费者对正品性状不了解,无辨别真伪的能力。即使偶尔从媒体上获知八角茴香的掺伪情况,但由于对伪品的毒性不了解,加之认为食用量不大,仅作为调味品,故未引起足够重视。如若对八角茴香的市场销售情况熟视无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八角茴香的掺伪情况可能会维持现状,对消费者的危害也不言而喻。为此,笔者建议,可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的力量大力宣传和推广八角茴香的功效、真伪鉴别等情况,使普通百姓对八角茴香食用及药用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并掌握一定的简易鉴别常识,使伪品无处遁形。

2 八角茴香及其伪品的鉴别

2.1 八角茴香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聚合果多由8个蓇葖果组成,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质硬而脆。每个蓇葖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形,红棕色或黄棕色。气芳香,味辛、甜。

2.2 莽草本品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莽草 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的干燥果实,聚合果由10~14个蓇葖果组成,果皮较薄,顶端为向上弯曲的鸟喙状,有特异的芳香气,味微酸而后甜,但久尝麻舌[5]。但须注意,本品有大毒。

2.3 野八角本品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 Maxim.的干燥果实,由10~14个蓇葖果组成,表面红棕色,具不规则皱纹,呈长鸟喙状。种子扁卵圆形,灰棕色或淡黄色,具有特异香气,味淡,久尝有麻辣感,有毒。

2.4 红茴香本品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红茴香Illicium henyi Diels的干燥果实,多由7~8个较瘦小的蓇葖果组成,呈星状不规则排于中轴上。表面红棕色,有皱纹,背面粗糙;果皮较薄,先端渐尖。种子黄褐色,扁卵形,平滑光亮,较小。具有特异的香气,味微酸而后甜。

2.5 多蕊红茴香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多蕊红茴香Illicium henryi Deils var.multistamineum A.C.Smith的干燥果实。本品性状与红茴香极其相似,唯其蓇葖果较宽,为0.6~0.9cm,而红茴香蓇葖果宽为0.4~0.7cm。

2.6 短柱八角本品为木兰科植物短柱八角Illicium brevistylum Smith的干燥果实,聚合果由10~13个小艇形蓇葖果呈轮状排列而成,蓇葖果呈背部粗糙,先端急尖,顶端不弯曲;果皮略厚,皱缩。种子棕色,扁卵形,平滑有光泽。味微苦,辣,麻舌,有毒[6]。

3 小结

笔者根据多年鉴别经验,总结其鉴别要点如下:①角数,即为8个角,多于8个或少于8个均为伪品;②分果均比较饱满,且大小均匀;若为8个角,但大小不均,也有可能是伪品;③看分果顶端,正品八角茴香顶端钝尖,而伪品分果顶端均较尖,有的甚至为长鸟喙状;④辨气味,正品八角茴香香气浓郁,味辛、甜,而伪品多味酸,若出现麻、辣感,则为有毒品,忌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S].1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4.

[2] 李峰,宋晓玲,刘亚鲁.八角茴香及其混伪品的鉴别[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10):739-740.

[3] 满茹.识别真假八角茴香[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11):47.

[4] 张付轩,张战修,马艳平.八角茴香及其伪品鉴别[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9):48.

[5] 刘来正.中药鉴定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01.

[6] 吕侠卿.中药鉴别大全[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37.

R281.5

B

1673-5846(2014)01-0033-02

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01

猜你喜欢

伪品茴香正品
一束茴香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球形茴香
茴香宴
冬虫夏草鉴别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