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迎接大数据时代 推进环评管理现代化

2014-02-03吴晓青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变革时代信息

□吴晓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北京 100035)

迎接大数据时代 推进环评管理现代化

□吴晓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北京 100035)

吴晓青,男,1956年3月生,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席,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今年春节和两会期间,央视新闻联播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春运客流、解读两会热点,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大数据的魅力。数据从简单的处理对象转变为一种基础性资源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正在成为重要的资产,而数据分析能力也将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环评是从源头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第一道关口,也是与经济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环境管理制度。环评的预测、分析、评估,都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撑。大数据时代在思维、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变革,给环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技术及管理变革

上世纪80年代,托夫勒就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进行了预测。本世纪头10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大数据迅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08年,英国的《自然》杂志率先推出“大数据”专刊。相关数据显示,大数据产业每年可为美国医疗系统带来3000亿美元的收益,为欧洲公共管理部门带来2500亿欧元的收益。

大数据在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将更多地带来思维方式、技术方法和管理模式的系列变革。一是思维变革。维克托·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了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对“相关关系”的关注。也就是说,人们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可以说,基于大数据的思维模式转变,势必形成对传统认知方式和交流模式的冲击和挑战;二是技术变革。大数据信息分析的颠覆性转变,必然带来全新的技术变革。如,云计算技术在数据存储管理与分析等方面的支撑,使大数据的价值得以体现。此外,大数据处理工具、数据采集方法等也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三是管理变革。在某种意义上讲,管理就是分析数据信息并做出决策的过程。大数据时代,信息分析的颠覆性转变也必然带来管理的变革。目前,美国政府正实施“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以此“提升能力、加快创新步伐、转变教育和学习模式”;英国制定大数据战略,计划开放有关交通运输、天气和健康等方面的核心公共数据库,尽早实现对得到公共资助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免费访问;日本推出利用大数据应对自然灾害和核电站事故等社会性问题的新综合战略。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数据与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一起,列为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兴产业。

二、环评管理转型的目标、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水平已经达到新的高度。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评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充分发挥环评制度在优化经济发展、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环评的管理能力和有效性。以环评改革促进环评管理转型,需要着力实现“四个同步”,即环评管理要实现参与宏观决策与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同步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与环境风险防范同步推进、严格环评审查审批与全过程环境监管同步强化、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同步关注。同时,环评管理转型还要注重在服务环境质量改善、提升参与宏观综合决策能力、强化全过程监管和保障公众环境权益等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实现“四个同步”、取得“四个突破”,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单纯依靠传统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应当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环评管理的全过程。大数据时代,给环评管理创新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推进环评管理现代化

环境是天然的大数据载体,山、水、林、田、湖、海,无一不蕴藏着海量的数据信息。环评的过程,就是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预测的过程。环评管理转型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抓紧把环评基础数据“统”起来,让环评数据“活”起来,推进环评管理现代化。

一是建好环评基础数据库。目前,我国每年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数量巨大,每一个环评的分析、预测、评估环节都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支撑。提高环评的科学性、准确性,必须建立“山水林田湖海”统一的环评基础数据库,包括自然与社会环境数据、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各类具体指标、评价分析标准,以及专家信息和环评案例信息等。同时,以环评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构建环评“数据-信息-知识-决策-反馈”路径,形成完整、高效、可靠的环评管理“大数据”决策链,提升环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实现环评“预防为主”的管理目标。

二是打通“一纵一横”两条数据通道。一要打通国家与地方各级环保部门之间的“纵向”数据传输通道,建立国家建设项目身份条码发放管理数据库,实行建设项目环评信息条码管理制度;二要构建连接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横向”数据通道。通过“一横一纵”两条通道的建立,实现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同时”验收等环评信息的关联。通过实时信息和离线信息结合,有效支撑规划环评的跟踪管理和约束力,加强对事中和事后监管的信息数据支持,实现环评“源头控制”的管理目标。

三是加强环评云技术开发运用。充分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利用数据智能化分析手段,对环评海量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实现环评预测从单个项目“独立”预测向统一平台下的“联合”预测转变,提升环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使全国项目环评文件中的数据从“静态”变为“动态”,大大节约环评成本,提高环评效率。

四是完善环评公众参与平台。建立项目建设过程和项目建设验收相关信息查询和反馈渠道,构建完备的环评舆情数据库。有效利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扁平化的特点,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对环评有效性的支撑作用。在依法保障公众权益的同时,使环保部门对可能产生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做到早宣传、早研判、早发现、早处置。

五是建设环评诚信信息平台。建设具备征集、查询、评估、公开等功能的环评诚信信息平台。通过追踪记录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诚信信息,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记忆力”和“威慑力”,实现对环评违法行为的“源头可溯、过程可查、后果可纠”,形成对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强有力的“硬约束”。

(本文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5期省部级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学员)

(责任编辑:贺文赞)

猜你喜欢

变革时代信息
订阅信息
变革开始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展会信息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