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自组织的文化认同及其生成路径

2014-02-02姜微微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现代性文化

姜微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外语教学中心,北京10008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推进,青年在社会发展变迁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中更加开放和自主,他们自发组织成立了一系列新型的青年民间社会组织——青年自组织。青年自组织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出现的必然现象,是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青年自组织已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因其自身发展存在的固有弊端而影响着社会稳定,由此引发了笔者对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生成路径的思考。

一、青年自组织及其文化意涵

(一)青年自组织的内涵界说

青年自组织概念的提出与“自组织”及“自组织理论”密切相关。自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自组织”。自组织是指无需外界指令和强制性干预,在内部相关机制和规则的作用下,通过自我管理就可以实现组织自身的有序与良性发展的组织形态。关于青年自组织,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通过对已有定义的梳理,笔者认为,青年自组织的内涵包括以下要素:第一,青年自组织具有独立性和自发性,其成立与发展不受外界强制力量的驱使和约制。第二,青年自组织具有非正式性和灵活性,其一般不具备正式组织要求的特定组织治理结构和法定章程。第三,青年自组织具有独特的亚文化属性和精英治理属性。这类组织一般在一名或者多名核心成员的倡导下成立,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序格局”和权力分层。第四,青年自组织具有不稳定性和动态性。由于这类组织对核心成员的人格魅力、领袖特质、感召力以及相关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其成立、发展、变迁和解体都具有显著的不稳定性和动态性。

(二)青年自组织的文化意涵及文化认同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青年自组织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组织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学者对组织文化的含义进行了不同界定。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对组织文化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但组织内部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组织文化具有共通性、内在约定性、仪式性等特征,且更多地体现了作为正式组织的文化特征。青年自组织因在组织性质、成员准入机制、组织运行规则和机制等方面与正式组织具有显著差异,因而,上述正式组织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不能完全体现在青年自组织之中。青年自组织的生存发展与其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密切相关,可以说,青年自组织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青年群体的价值诉求、利益关注和兴趣趋向等共同结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更多受到自组织内核心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质、人格取向等要素的形塑,因而,青年自组织体现的文化属性更具非正式性、精英权威性和同伴约束性等特征。

文化认同,是指对人们之间或者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共有文化的确认[1]。文化认同以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作为依据[2]。文化认同的主题包括自我的身份认同以及身份正当性问题,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认同的指标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而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都受到外在环境要素的形塑,因而,文化认同具有明显的可变性和可塑性。这种可变性意味着它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选择的,即选择特定的思维模式、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等要素。这些要素都体现着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念体系。因此可以说,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

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是指自组织中的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为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所产生的,包含由集体成员通过沟通系统、行动系统所分享的知识、概念、价值,也包含与其他组织(群体)进行的信念、符号等内容的分享。任何一个青年自组织的文化,都会因被其成员所承认、信仰、认同,才能够得以延续下去,才能不断焕发生机和充满活力。青年自组织文化与组织文化认同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二、困境与迷失:我国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现状

纵观我国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现实状况,由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形塑,青年自组织文化出现了认同危机和困境,导致青年自组织发展出现迷失。

(一)现代性对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危机的昭示与催生

现代性昭示了文化认同的真正根源,成为文化认同危机的主要诱因。青年自组织文化因现代性的强力入侵和扩展产生了认同危机。现代性造成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基于以下逻辑:第一,现代性与传统的断裂,造成青年自组织文化的断裂。现代性很大程度上是在对传统及传统文化的颠覆、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现代性带来的强势文化扩展和文化霸权主义,造成对青年自组织原有文化资源和文化载体的强力冲击,导致原有的文化秩序和文化生态遭到极大破坏。第三,现代化的核心是市场化,它带来了社会与人自身的普遍物化,特别是文化对人的否定和扭曲,现代性文化的实质则是文化的物化与技术化。这种以技术和物化为特征的文化,不仅无法有效地解决文化认同问题,而且还导致了人们自我认同的困惑:自我的被异化甚至自我的丧失。

(二)网络化时代对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促进与挑战

网络社会的到来,对青年自组织发展、组织文化认同有着“双刃剑”作用。一方面,网络社会具有现实社会无法比拟的特有属性,其具有的主体平等性、参与意愿自主性,极大地激发了自组织中青年的虚拟主体性,同时有助于青年自组织在网络平台基础上快速、高效地形成组织文化,实现组织文化认同。另一方面,网络化时代又具有身份隐蔽性、机制草根性、形式集群性、类型多样性等特征,导致自组织中的青年极易呈现“道德责任减弱、游戏心态增强;目的性减弱、盲目性增强”等倾向。这容易使主体性发生异化,导致青少年网络实践主体性发生膨胀,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心态和黑客现象,这对青年自组织文化形成和文化认同提出了严重挑战。

(三)个体化社会对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解构与建构

现代社会个体的重要性凸显,社会的个体化是一个新概念,其本质与全球化进程紧密相关。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现象也逐渐凸显,这对青年自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组织文化及其认同产生了“解构”与“建构”作用。“解构”体现在:第一,以社会流动为导向的个体化进程,驱使着每一个青年个体不断创造机会,向上流动和自我发展,提升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这就导致原有的、以集群为目标特征的组织文化受到挑战,造成原有组织文化、目标和使命发生偏移。第二,由于强力的政治环境和弱化的福利保障,青年自组织缺乏生存发展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这对于要实现自主、独立、可持续发展的青年自组织来说,是其最根本的困境,有可能使青年自组织走向解体和瓦解。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对青年自组织的文化认同又具有一定的建构属性,表现在:第一,中国社会的固有文化特质,制约着个体难以真正形成西方社会的古典个人主义特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仍然建立在一种以家庭、集体为基础的个体身份认同之上,因此,自组织中的青年仍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第二,国家将青年视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鼓励青年在社会建设、社会发展中有所担当。以自组织为载体和平台的青年群体,在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和指导下,可以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中来,这对于推动青年自组织文化与国家核心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四)后现代性对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造成的困境与迷失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了一场以批判“现代性”和反思现代化带来的后果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并由此形成了后现代社会理论,总体上对现代西方理性思维方式进行质疑,反对本质主义与整体主义在知识论上对“普遍真理”的消解以及对边缘话题的关注,全方位解构了以科学性为核心的社会科学。他们倡导多元主义,警惕话语霸权,关注偶然性和边缘性话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对青年群体产生了消极影响,也对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形塑,造成自组织中的青年出现文化认同迷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中心主义的解构,进而关注边缘化主题,造成当代青年群体普遍偏爱非主流文化,影响了当代青年自组织的文化认同。第二,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元话语和多元文化并存,给青年群体创造了极大的自由、言论和思维空间,然而,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中无疑掺杂着许多不良文化要素,会给青年自身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第三,后现代主义带有强烈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容易造成青年信仰的缺失和价值观的日趋功利化、世俗化,对青年成长具有严重的扭曲作用。

三、整合与超越:我国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生成路径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化、网络化、个体化和向后现代转向等多重变迁的格局之中,这些因素导致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出现危机和困境。因此,有效整合上述力量,超越现实困境,构建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生成路径意义重大。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论述构建新时期我国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

(一)连接现代与传统文化资源,重构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桥梁和载体

由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被中断,现代青年缺乏对传统经典文化继承、吸收的能力和相关载体。青年自组织因为组织自身的非正式性、流散性、主体自发性以及形式开放性等属性,不能有效发挥传承传统文化,不能承担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这一点上,共青团组织却具有一定优势:第一,共青团组织除了具有政治属性外,还具有明显的群众性和社会性,这对于青年群体而言,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社会公信力。共青团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培育一批结构合理、规模适中、能力优良的青年自组织,同时,可以发挥共青团组织网络健全、社会联系广泛、动员力较强等优势,动员青年自组织参与社会建设,促进自组织中的青年形成有效的文化认同。第二,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具有组织契合性。青年自组织是倡导和传播青年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洞察和反映青年利益诉求,其在实践中坚持自由、开放、民主和平等的原则,倡导公平、公正、平等、慈善和公益等理念,有利于促进青年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化目标。这些组织功能与共青团对青年发展的建构功能是内在契合的。共青团组织通过联系、凝聚、服务青年等途径,实现青年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这有助于推进青年自组织文化的形成与认同。第三,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自组织在功能上具有交叉互补性,二者都能提供平台以实现青年群体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二者都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教育青年和引领社会风气;二者在服务青年和社会方面,如在组织活动、人才培养和组织发展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这种互构性特征,使得青年自组织可以有效借助共青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实现青年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治理,创新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途径与渠道

现代性催生的网络和伴随网络社会而形成的青年自组织,成为青年社会化的关键要素。由于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和环境要素,我国青年自组织在正式社会组织的缝隙之间寻求着生存空间,具体表现在:一是青年发展需要和正式青年组织不能“全覆盖”造成的组织缝隙,使青年自组织因“缘”而聚;二是宪法赋予青年的结社自由和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衔接造成的法律缝隙,使青年自组织只违反下位法,但不违宪;三是我国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造成的社会管理缝隙,使青年自组织落入“管理空档”。因此,要实现青年自组织在网络时代的良性发展,促进青年自组织的文化认同,需要优化网络环境,创新网络治理路径。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法制建设,提升青年自组织制度化水平,增强青年自组织的合法性效力。(2)创新社会管理,优化青年自组织的生存发展环境。(3)创新网络治理机制,疏通青年自组织发展的网络空间。

(三)促进个体与公共性相统一,建构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机理与逻辑

个体化社会对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产生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影响表明,个体应在个体性与社会团结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基于此,青年自组织若要有效应对风险社会与个体化社会带来的复杂性,就必须承担起塑造个体性和社会团结的双重任务。可从以下几方面塑造自组织青年的“个体性”:在个人层面,青年需具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包括思想意义上的个人自我主体意识,以及法律意义上的公民主体意识;在社会关系层面,青年须同时承认和尊重其他青年个体的独立思想与权利意识;在制度层面,法律保护青年个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自由,青年个体也相信法律能够捍卫自己的自由。这种“个体”并不意味着摆脱一切强制,而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塑造自组织青年的“社会团结”:第一,以共同性信念净化青年个体的心灵,当前众多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对共同性信念的探寻。第二,促成个人与社会的沟通与平衡,不仅需要培育青年个体的独立性,并以公民个体的权利义务意识为依托,而且还需要建立公共性的对话和参与机制,塑造一种公共性精神。这种“公共性”从目的和价值取向来看,是指特定空间范围内人们的共同利益和价值;从参与者角度看,是指人们走出私域,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讨论和行动,实现自己从私人向公众的转化;从参与程序角度看,是指参与程序的公开、开放和公平性;从精神角度看,是指个体基于理性与符合理性的法律而批判性地参与公共活动、维护公共利益和价值取向的精神[3]。可见,塑造个体性与公共性是一个相互交织、密不可分、深度契合的过程。对青年自组织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同步建构,是实现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和根本逻辑。

(四)反思后现代性与文化自觉,明确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方向与内核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给青年群体注入新的价值元素的同时,也引发了青年价值体系的动荡、失范和核心价值认同的危机,由此导致了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困境和迷失。因此,需要对后现代性进行反思和超越,同时需要加强青年自组织的文化自觉。所谓反思后现代性,就是指在后现代性视野下,不能一味全盘吸收或者全盘否定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各种元素,而是要吸收、借鉴后现代主义中积极合理的观念和方法,化解和防范其消极因素,创新青年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要做到“借鉴后现代视角,超越后现代思维”[4]。具体策略包括:第一,创新教育理念,实现从“统一”到“差异”的转变。要尊重后现代性排斥中心、整体主义的特征,在青年自组织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青年价值观教育由强制性统一向包容性差异转变。第二,丰富教育内容,从高度集中向多元价值转变。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多元主义和多元价值体系,在进行青年价值观教育和培养时,应从高度集中和刚性内容向多元价值转变,引导青年吸收有利于自身和社会的积极元素。第三,更新教育方式,从偏向理论说教向平等对话过渡。对于青年的吸收、凝聚、培养和服务而言,要改变单纯的理论传授,尊重青年追求自由、平等的权利,创新有助于青年自组织认同的工作方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

要实现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需要促进自组织成员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要做到文化自觉,第一,需要青年熟知、承认和内化组织文化特质,从组织自身文化实际出发,了解组织自身文化的特点和优势,有效适应环境变迁,提升文化适应能力。第二,加强组织文化创新,除传承和发扬固有文化要素之外,还需要具有组织文化自主创新的思维和能力,为青年自组织能够立于急剧变迁的社会历史发展之中创造强有力的生命力。

总之,青年自组织已成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并在社会各领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引领青年自组织发挥其“正功能”避免其因各种不利条件导致的“负功能”,已成为学界、青年工作者和政府部门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笔者以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为切入点,尝试提出了青年自组织文化认同的基本路径,以期对我国青年工作、青年发展和青年研究有所助益。

[1][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4 期。

[3]李友梅 肖 瑛等:《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载《中国社会科学》,2012 年第4 期。

[4]崔景贵:《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及其启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 年第2 期。

[5]元 静:《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及其实现路径》,载《理论与当代》,2014 年第4 期。

猜你喜欢

现代性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北京晚清园林中的现代性线索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