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运用

2014-02-01赵中绵

中国科技信息 2014年9期
关键词:微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

赵中绵

哈尔滨鼎鑫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1 概述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或者说信息时代,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动力来源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和能量两种因素,而是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信息技术将逐渐取代物质和能量,继而成为人类发现财富、创造财富、聚集财富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础要素。实际上,我们身边的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到处充满着各式各样的信息源,也正是这些源源不断、时时刻刻存在着的信息,让我们不断地了解周围的环境,了解整个世界。同样,有很多信息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发现和利用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设备或者媒介作为载体,才能够被我们进行利用。

二十一世纪被誉为信息技术时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将迅猛发展。在本世纪,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将在生物、能源、材料、航天、环境以及军事等各个科技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甚至会形成信息技术产业。这种产业化趋势又会反作用于各项专业领域,促进各个专业的基本知识进行深化、巩固和提高。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笔者将其分为三个基本模块进行阐述,一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二是微电子技术,三是网络技术。

第一,从通信技术到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早,萌芽于19世纪上半叶,当时美国的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成为通信技术的开山鼻祖。然后,到20世纪下半叶初期,美国人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程控交换机,随着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应用和推广,通信技术开始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再后来,人类成功开拓了卫星通信技术领域,进一步拓展了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到了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设备,意味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问世”。当然,这部名为“埃尼阿克”的计算机有着庞大而笨重的外形和居高不下的功率能耗,但是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的发展和软件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容量、运算速度以及数据处理能力都不断提高,计算机的功能也从最初的单一计算功能演变为具备数字处理、语言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处理功能,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第二,从晶体管到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微电子技术始于晶体管的问世:人类于1948年发明了第一个晶体管,又于1958年研制出第一块集成电路,短短十年时间,便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微电子技术革命。微电子技术能够将日益复杂的电子信息系统集成在一个小小的硅片上,使电子设备向着微型化发展,使计算机系统的能耗越来越低。微电子技术促进集成电路的发展,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发展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同时让每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所能集成的电子器件数量越来越多,而集成电路的整体价格却保持不变或者下降,从而带动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微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第三,网络技术

美国于1969年成功建成了ARPANET网络,它是世界上首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组建的计算机网络,这也是今天计算机因特网的前身。到了1986年,美国又成功建成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并于1991年促成因特网进入商业应用领域,从而使互联网得到飞跃性的发展,给整个信息技术产业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重大影响。随后,网络技术经历了电子邮件到电视会议、网络传真到网络电话、网上冲浪到网络购物等一系列的变革,为个人和企业参与全球范围的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带动了一大批互联网新兴服务行业的崛起和发展。

3 信息技术的应用分析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推动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涉及社会、经济、教育、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信息技术渗透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对社会整体面貌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这一思路的提出和实施,信息网络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使日常生活便捷化。例如,信息技术使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人才可以选择在家工作,完成远程医疗服务,实现网上购物活动,以及网上交友等活动。

第二,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各种原材料及能源资源的投入来实现,这种传统的工业化资源加工模式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缺点,长期执行将会引起自然资源的枯竭、加剧工业污染、加速环境劣化。近年来,信息科学技术催生了经济增长的信息化模式,它为世界各国摆脱和克服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等缺点提供了技术支持,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信息技术转变了教育方式及教育理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发展加速了知识的更新,同时,学校教育只能是人生的一个短暂的学习阶段,因此我们要树立终生教育的理念。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三方面内容:教育投资的重心从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多媒体技术协助师生共同完成教育过程;网络授课代替一部分实体课堂。

第四,信息技术改变了工业生产的基本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工业设计和工业制造中,逐步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这些技术影响着工业生产,加速工业生产的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大大缩短了计算机设计、制造的时间,促进了企业产品的更新速度,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第五,信息技术影响社会时代以及思维方式

信息技术使社会时代从物质能量生产力转换为信息知识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演变出数字时代和虚拟时代。对于思维方式,在早期的工业社会,以现实世界为主,个人以及人脑乃是人类思维的主体,而思维的客体则受到思维主体及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信息社会,则以虚拟世界为主,群体以及人机系统乃是思维的主体,并且不再受到思维主体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信息化进程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无论从社会形态、经济增长、教育观念等方面,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信息技术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成为社会各阶层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为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可靠保障,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方力. 现代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发展的哲学思考[J]. 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王晓丹. 和谐社会视域下信息技术的人文走向[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S1期

[3]赵秋菊. 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模式的影响,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即将产生——移动学习[J]. 电大理工,2009年02期

[4]文江浩.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新课程(中学),2010年07期

[5]邵庆畅. 高校信息技术的财务预算研究[J]. 职业时空,2010年07期

[6]高峻,范露. 信息技术发展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猜你喜欢

微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集成电路测试领域的关键技术
塑封集成电路扫描声学显微镜分析
微电子封装器件热失效分析与优化研究
混合集成电路激光调阻技术
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关系探讨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灵动微电子秋季发布会成功举办,引发产业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