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灾害救援医学学历教育在我国的实践

2014-01-31邹圣强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灾难灾害救援

邹圣强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突发应急、恐怖袭击等事件频繁发生,灾害救援医学(Disaster Medicine)作为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和新的临床医学课程,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灾害救援医学的学历教育是灾害救援医学现代化发展的基础,理应作为本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国内外开展灾害救援医学学历教育的现状为基础,探索灾害救援医学学历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1 全球灾害救援医学学历教育的现状

1.1 国外现状 国际上基本上统一称为Disaster Medicine,1976年来自意大利等7个国家从事急救、麻醉和重症监护等学科的医师,在日内瓦创立一个组织,当时叫急救与灾害医学俱乐部(Disaster Medicine Club),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灾害医学救援的学术组织机构。为了有利于学术交流,1977年该组织正式分为两个学会,分别称为世界灾害急救医学联合会(World Association on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edicine,WADEM)和国际人道救援医学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umanitarian Medicine,IAHM),并确定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灾害急救医学会议,致力于推动世界灾害急救医学学术、培训和教育等工作,在国际上为各国专家提供一个进行灾害救援医学学术、教学和培训的交流平台[1]。1986年欧洲共同体专门成立了欧洲灾害救援医学中心(CDMEC),专门负责训练各成员国有关的救灾医务人员,重点教学内容包括灾害现场的医学技术操作、院前救治管理、现场应对灾害能力等课程[2]。以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了全国性灾害救援医学学术组织和灾害医学救援中心,并进行了广泛的理论研究、教育、培训等实践探索[3]。Rasmus等[4]在波兰进行了一项全国范围的灾害救援医学调查,内容为有关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大约75%的波兰人接受过心肺复苏训练。在灾害救援医学教育培训内容方面,主要包括:针对各种灾难对人体损害的规律,制订合理的卫生保障方案;动员必要的卫生力量并将其组成严密的救援网络;充分发挥医学多种学科的协作作用(包括儿科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营养学、公共健康、急症外科学、社会医学、社区医疗、国际卫生等);对灾难引起的健康问题进行预防、快速反应和康复[5]。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前,由哈佛大学医学院的 Susan M.Briggs教授担任主编,组织美国国家灾难医学联会编写了《高级灾难医学救援手册》,成为美国培训灾害救援专业人员的通用培训教材[6]。

1.2 国内现状 灾害救援医学的学历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真正从教育的角度,我国灾害救援医学教育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前,还处于急救医学常见急救技能的培训,因此,可以说灾害救援医学的大学教育还基本是“零”。

2 灾害救援医学学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2.1 本科教育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天津的武警后勤学院、上海的同济大学、江苏大学和广东的暨南大学等医学院校,相继成立救援医学专业、灾害医学教研室、急诊与灾难医学系、卫生应急管理教研室、灾难医学与急救医学系等相关教学组织或机构,2014年1月16日,四川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正式挂牌设立“灾害医学科学系“,这些大学的行动,都标志着我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灾害救援医学的本科教育实践,重点讲授各种灾害救援的医学原理和急救流程。由于灾害发生后的医学救援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学科,在专业或学科名称上有“灾难医学”、“灾害医学”、“卫生应急救援”、“灾害救援医学”等不同名词,在一个新学科创立初期,出现不同名词或名称是正常的,相信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灾害救援医学的名称必然会相对统一,目前宜“求同存异”。以上大学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开设了灾害救援医学的相关课程教学。

2.2 研究生教育 2011年武警后勤学院开始培养灾害救援医学方向硕士生;2012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与德国合作,成立灾难医学研究所,并共同招收和培养灾难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江苏大学于2011年成立了灾难医学与急救医学系,在此基础上于2012年9月在全科医学专业中招收了第一位灾难医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这三所大学的行动,标志我国开始了灾难医学(灾害救援医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

2.3 教材建设 由于灾害救援医学的大学教育,在国内外还处于初期,目前用于教学的教材在2013年以前还未检索到,由国内有志于发展我国灾害救援医学教育的专家王正国、王一镗和王声涌教授主审,由沈洪和刘中民教授主编的《急诊与灾难医学》教材,于2013年3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十二五普通高校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的本科教材,也是我国开展灾害救援医学学历教育的第一部国家级教材,标志着我国灾害救援医学正式列入大学本科教育序列。同年6月,由南京医科大学王一镗教授主审,江苏大学罗彩凤教授组织护理系和灾难医学系,以及国内6所大学专家主编了《灾难护理学》教材,这是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护理学本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也是我国开展灾害救援护理学学历教育的第一部教材。关于灾害救援医学或灾难医学的研究生教材,目前由上海同济大学刘中民教授等专家牵头正在编写之中,这将为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灾难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注入活力。近期,由哈佛大学Gregory Ciottone教授主编的灾害救援医学经典教材Disaster Medicine,已经由郑静晨院士领衔的救援医学研究所购买中文版权,并完成翻译,正在出版印刷中。我们期待相关学历教育教材的出版,推进我国灾害救援医学专业学历教育的教材建设。

2.4 灾害救援医学未来的学历教育 “学历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的学生,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后,由学校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与之相对的“非学历教育”是指各种培训、进修,完成学业后,由培训部门颁发相应结业证书。“学历教育”的含金量高,其中普通高等教育的五大学历教育是国家教育部最为正规、且用人单位最为认可的学历教育,主要包括全日制普通博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普通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全日制普通第二学士学位、全日制普通本科、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因此,灾害救援医学专业的学历教育,目前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应从哪个阶段开始更合适?灾害救援医学列入专门的学历教育,可能在硕士和博士生阶段开始更加合适,这样不至于浪费教育资源,也不影响学生就业;同时在招收灾害救援医学方向的硕士点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对给予开展灾害救援医学教育的高校给予鼓励、从全国层面设计灾害救援医学高级人才需求、对灾害救援医学的高等学历教育进行长远规划、按华东华中华南华西华北等区域实施高级灾害救援医学人才的研究生学历教育,这样不仅能培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灾害救援医学高级人才,而且不浪费教育资源,有计划、有区域、有数量地实施学历教育,这必定是可行和科学的,目前不宜“一窝蜂”开展灾害救援医学的研究生学历教育。二是灾害救援医学如果列入本科的学历教育,宜在军队院校作为特种专业设置,而国民高等教育不宜专门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实施学历教育,因为毕业生的就业很狭窄。如果为了基层开展灾害救援工作,是否可以作为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的一个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以求“学以致实用”,不浪费教育资源。三是灾害救援医学大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是必然的,当前重要的是何时尽早将灾害救援医学或灾难医学课程列入医学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实施教育,这将是一个重大的本学科发展举措。

3 灾害救援医学学历教育相关联的学科

3.1 密切关联学科 由于灾害救援医学是在急诊(救)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因此密切关联的学科自然首推急诊或急救医学。其次还有院前急救医学、人道救援医学、创伤外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护理学、营养学、妇产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医学、全科医学和军事医学等。这些学科在学历教育时,应该考虑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3.2 关联学科 灾害救援医学同时也是一个复合学科,其它关联的学科还有应急管理学、卫生统计学、公共卫生学、中毒学、灾难学、地震学、建筑学、工程力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民族习俗学、国际关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这些学科在学历教育时,应该考虑作为专业选修课程。

综上所述,灾害救援医学学历教育,伴随灾害事件发生的增加和社会进步,以及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关心,必然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尽管起步艰难,江苏大学于2011年开始先后开展了《灾难医学》和《灾难护理学》的本科学历教育实践[7]。我国灾难医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王一镗教授提出,在综合性大学或医科大学中建立急诊与灾难医学系,是因为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密切相关,人才建设是灾难医学学科建设的根本,大学本科的专业建设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基础[8]。为此,期待更多有志于从事灾害救援医学教育的医学专家们,积极投身这个新兴学科的学历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懈努力,共同实践、共同推进我国灾害救援医学的学历教育进程,共同推进灾害救援医学的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9],为人类在灾害面前救援更多的生命而与时俱进。

[1] 王正国.灾难医学[J].重庆医学,2009,38(22):2777-2778.

[2] Delooz,H.European survey on training objectives in disaster Medicine[J].Eur J Emerg Med,2007,14(1):25-31.

[3] Noji EK.Advances in disaster medicine[J].Eur J Emerg Med,2002,9(2):185-191.

[4] Rasmus A,Czekalo M S.A national survey of the Polish population’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knowledge[J].Eur J Emerg Med,2002,7(1):39-43.

[5] Burkle F M.Disaster management,disaster medicine and emergency medicine[J].Emerg Med(Fremantle),2001,13(2):143-144.

[6] 布林斯.公共突发事件医疗应对-高级灾难医学救援手册[M].干建新,张茂主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7] 邹圣强,眭 建,魏 超.江苏大学灾难医学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0):1182-1184.

[8] 王一镗,刘中民.灾难医学[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3-10.

[9] 郑静晨.灾害救援医学的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3,1(1):1-4.

猜你喜欢

灾难灾害救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雷击灾难
紧急救援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3D打印大救援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救援行动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