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医疗:一种革命性医疗服务理念和模式

2014-01-30陈黎明杨颖季建华李书章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4年6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

◆陈黎明杨 颖季建华李书章

云医疗:一种革命性医疗服务理念和模式

◆陈黎明1杨 颖2季建华1李书章1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居民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使探索“云医疗”服务模式成为可能。文章提出了“云医疗”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其基本特征,并从理念、技术、制度、操作层面分析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云医疗;医疗服务模式

First_author′s add ress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100853,China

当前,医学学科日渐精细,医学科学发展迅速。首先,患者诊疗资料分散于不同的医疗机构或科室,医生难以全面掌握病员病情;其次,不同医疗机构、科室人员工作时间不一致,医疗资源配置与患者需求严重脱节;第三,患者面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医疗机构等无从选择。我们借鉴“云计算”思维模式,从整合患者病情资料、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云医疗”的概念和服务模式。

云计算(Cloud Com 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Ⅰnternet)的计算服务模型。这里的“云”指的是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并能够向外提供各种资源的信息集合[1]。在这个计算服务模型中,“云”提供者负责向外提供各类计算、软件和信息数据资源,而“云”使用者则按需从中获取所需的计算、软件和信息资源。理想的医疗服务模式应是患者获得公平的医疗服务机会,最优化或者最适宜的医疗服务,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可以获得均衡、适宜的任务负荷,使医疗服务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云医疗”使这样医疗服务模式成为可能,即患者可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医务人员可以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的综合信息,社会管理者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医疗工作的科学分配。

1 现有医学模式的局限

现行的医疗服务模式无论是学科体系、人员知识结构还是服务工作流程都把整体的人分解为系统、器官和组织来设计构建,形成了以“专科、专病”为特征的服务体系。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医务人员对伤病员实行“一对一”的医疗服务,即患者就医所选择的医生始终是唯一的,而医生所能获取的患者健康信息则依赖于检查结果或者患者主动提供的有限资料。患者选择某就诊医师,也就将自己的全部诊疗需求交付给了该医师。由于受技术水平、专业分科乃至知识视野的局限,该医师可能并不能代表该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也很难完全满足患者可能涉及到的多学科疾病就诊需求,这就影响了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发挥。

现行医学学科及医学教育,都是基于系统解剖或者疾病分类。比如把运动系统疾病作为骨科诊治范围,把心血管系统作为心内科或者心外科诊治范围。医院科室设置也按照非并列性的标准,比如肿瘤科、风湿病科按疾病设置;小儿科、老年科按年龄设置;针灸科、理疗科按诊疗技术手段设置等。而作为一个整体,人体各器官系统都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往往涉及多个器官系统,诊治中常常需要多个学科知识和多种诊治技术。现行的一对一诊疗模式,忽视了伤病员作为一个整体的特点和要求。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同一患者往往罹患多种疾病,同一致伤(病)因素也常常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和部位,且疾病发生的社会、心理因素越来越突出。这使病人如何就医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就医难”。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的辗转就诊,各科室之间的频繁会诊,既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时间、费用和心理负担,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而新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仍然停留在理念倡导和目标追求上,始终缺乏实践保障体系的支撑。

2 云医疗的基本概念

云医疗(Cloud Medicine)的概念在国内外尚无明确定义。借鉴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可以把“云医疗”定义为:一种基于现代网络技术和居民电子病历系统的全新医疗服务模式。这里的“云”,既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的各种医疗资源的集合,也包括基于网络化的居民电子病历系统的患者信息集合。在“云医疗”服务模式中,患者可通过网络平台获得一定范围内优质医疗资源的综合服务,医务人员则根据诊疗需要和授权,获取患者的健康信息,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快捷准确的诊疗服务,医疗服务管理机构则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诊疗负荷的自动均衡。

3 云医疗医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近年来,医疗机构信息建设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患者的疾病信息、辅助检查信息和诊疗活动信息集中整合在同一信息系统上,使得不同工作角色、不同学科医务人员在掌握患者病情方面获得了同等权限。这为多学科医务人员的协同工作提供了技术可能。但目前,这种协同因医疗服务流程和学科结构的限制未能有效发挥。也就是说,现在这种限制主要源于观念和操作层面,而技术难题已经可以解决。

在现行医疗服务模式下,诊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依赖于医生不确定的诊疗信息收集与综合的主动性,以及患者提供诊疗资料的能力与意识。这些因素给诊疗质量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医患信息交流平等充分、医疗资源共享、工作负荷科学分配的医疗服务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信息技术“云计算”、“任务均衡”等理论的提出以及整体集成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实践,为践行新的医学模式、探索新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提供了可能和基础,也使得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相关信息整合、医务人员能力和任务评价自动化成为可能。国内外“学科整合”研究与实践方兴未艾,把人作为整体进行健康评估与干预的实践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是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等机构的整体医疗实践为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了佐证[1]。但相关理论研究还不系统,实践范围也比较局限,尤其是国内医疗机构仍然沿袭了严格的专科划分,使得患者获得整体医疗服务成为奢望,而发挥医疗机构整体的诊疗水平也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乡医保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区域协同医疗的实践不断深入和拓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应用,使得患者的健康信息更加全面、立体。合理整合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机构之间、区域内乃至全国的健康信息和医疗资源,探索建立具备实践可能云医疗服务体系,具备了初步的可能性[2-3]。

4 问题与方向

云医疗作为一种理想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尽管存在技术上的可能性和需求上的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面临诸方面的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是在观念层面。需要进一步强化整体医疗的理念和患者第一的思想,从医学教育阶段,就需要真正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与考核体系等诸方面,逐渐改变当前以器官、系统为线索的教育模式,同时要更加注重通科知识培训和人文思想的强化。

二是在技术层面。需进一步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系统的标准化,逐步实现医保系统、各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医疗机构内部信息的全面互联互通,并对与此相关的安全管理、授权机制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三是在制度层面。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加强宏观统筹,并依托各类研究机构,系统、科学地设计医疗负荷评价体系、认定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等,完善相关的医疗费用支付制度,尤其是安全责任认定等方面的研究。这有利于打消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思想顾虑。

四是在操作层面。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评价,医务人员的专长与岗位管理,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与调阅等,尤其是各类基础数据的建立和维护,都决定这种医疗模式的实践必然是一个渐进、长期的过程[4]。

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云医疗”必然会在推行之初遇到种种困难和问题,但只要在技术上可能,方向上正确,就可以考虑开展区域性的云医疗服务模式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渐推广。

[1] 藏斌宇.云计算[J].科学,2010, 62(5):3-6.

[2] 黄 浩.“健康云”的路径[J].中国信息化,2011,20(5):31-33.

[3] 赵 霞,李小华.云计算在区域协调医疗中的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2011,5 (6):67-69.

[4] 潘凤明.医疗卫生协同流程管理[J].中国数字医学,2011,5(3):54-57.

修回日期:2013-10-16

责任编辑:姚 涛

Cloud M edicine:A Revolutionary Medical Service Idea and M ode

CHEN Lim ing,YANG Ying,JIJianhua,et al.

The current health servicemode not only causes the waste of resources on the one hand,but also can′t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seeing a doctor on another hand.With the developmentof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record system,cloud medicine servicemode has become possible.The study introduced the conception of the cloudmedicine and discussed its general characteristics.Through the cloud medicine,patients can access tomedical serviceswith high quality health care,and medical staff can obtain comprehensive patients health information so as to provide patients with more rapid,accur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ervice,and health servicemanagement institution can realiz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medical resources and scientific distribution ofworkload.

Cloud Medicine;Medical Service Mode

2013-08-22

DOⅠ:10.13912/j.cnki.chqm.2014.21.6.04陈黎明1杨 颖2季建华1李书章1

1 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2 海军总医院 北京 100048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 anagement,2014,21(6):12-14

陈黎明: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副主任

E-mail:dawn523-chen@163.com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