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应用体会

2014-01-29蔡继宝侯庆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6期
关键词:用药治疗小剂量肝素

蔡继宝 侯庆春

德惠市人民医院内二科,吉林 德惠 130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应用体会

蔡继宝 侯庆春

德惠市人民医院内二科,吉林 德惠 130300

目的对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慢阻肺常规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治疗

慢性阻塞性疾病是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一种,在临床对该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该病患者的病情发病急,在治疗过程当中适应性相对较差,使得该病对广大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次研究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4.8±1.6)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史1~18年,平均病史(4.4±0.8)年;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4.6±1.7)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史1~19年,平均病史(4.2±0.9)年。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1)患者病情经临床检查已经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患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时间在20年以内;(3)患者年龄在40~80岁之间;(4)患者自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5)排除合并患有其他肺部功能疾病的可能;(6)患者用药期间依从性良好;(7)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1.3 排除标准

(1)患者病情经临床检查没有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患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时间在20年以上;(3)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或在80岁以上;(4)患者不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5)合并患有其他肺部功能疾病;(6)患者用药期间依从性不理想;(7)患者不愿参与研究。

1.4 方法

对照组:卧床静养、吸氧、增加血管活性治疗,主要应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具体剂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每次2500 U,每天2次,计划治疗一个星期[1]。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数等指标进行对比。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咳喘等症状表现用药后明显减轻,肺部干湿性表现较好,下肢水肿等现象已经彻底或基本消失,心脏功能提高程度达到或超过一级;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用药后有所好转,肺部干湿性较好,心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上述各项指标没有好转,甚至进一步严重发展,或患者死亡[2]。

1.7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应用常规慢阻肺治疗方案治疗后(7.94±2.37)d,患者的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恢复正常,共计用药治疗(10.22±3.41)d;治疗组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5.07±1.29)d,患者的肺部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恢复正常,共计用药治疗(7.38±1.02)d。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应用常规慢阻肺治疗方案治疗后,11例患者慢阻肺病情达到显效治疗标准,17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68.3%;治疗组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16例患者慢阻肺病情达到显效治疗标准,21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90.2%。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应用常规慢阻肺治疗方案治疗期间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从肝素中经过分离或降解之后得到的药物,其分子质量组成或片段相对较低,与肝素相比该药物的抗凝血作用更强,通过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后的吸收效果更佳,用药后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副作用较少,用药期间不需要实施特殊的实验室监测。小剂量应用该药物可以更加有效的避免出现出血等副作用,使血粘度降低,对高凝状态进行改善,使组织血流灌注和缺氧状态得到有效纠正,对器官功能的恢复和疾病的康复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1]吴国林,孙存霞.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18):190-191.

[2]李志波,林淑媚.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10(22):167-168.

[3]徐飞,刘杨.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0,14(15):135-136.

R563.9

B

1674-9316(2014)16-004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6.031

猜你喜欢

用药治疗小剂量肝素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个体优选用药治疗方案对精神分裂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莫西沙星单用与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