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2014-01-26何小溪仲伟峰周威

关键词:工程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

何小溪+仲伟峰+周威

摘 要:现代企业的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实践教学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为此要构建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包括实践教学理念的创新、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训与研究平台的搭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内容。通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按模块、分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75-02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大批具有广博基础知识,较强实践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高等工科院校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实践教学是工科高校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它将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工程训练融为一体,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1]。随着工程教育、创新教育的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的地位更加突出,大学生也认识到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发展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

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工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和企业需要为导向,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求创新”为原则。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2]。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要有其独立性、系统性、层次性,要把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知识应用创新能力作为重点。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应当由课程实验教学、工程实训与设计、科技研究与创新、校企合作培养四个模块构成。这四个模块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面,即基本技能层、能力提高层和科技研究与创新层。基本技能层通过课程实验和一些基础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方法和一些常规仪器、工具的操作技能。能力提高层主要通过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与创新能力。科技研究与创新层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技竞赛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工程实训与设计、科技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要体现“大工程观”的理念,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到“大工程观”的背景下进行。“大工程观”要求工程实践教育应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背景,强调工程的实践性、创造性,更加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背景[3]。

创新实践教学要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为本,面向科研、工程的实际背景与需求组织实施创新实践活动。

二、课程实验教学模块

课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的基本途径。工科专业的课程一般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首先要通过课内实验来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为今后的实践训练和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一)课内实验教学的改革

课程实验教学要改变实验教学依附理论教学、验证理论的传统观念,整合相近性质课程的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并由此推动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4]。

以往的课程实验多为验证性的实验,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固定,各课程实验之间缺少联系。这种方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要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另外,整合课程实验,加强相关课程实验之间的联系,并且单独开设综合实验课,这有助于学生认识课程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有助于综合能力培养。例如,我们将电子信息专业的数字信号处理、DSP处理器和MATLAB仿真课程实验整合为一门综合实验课,使得理论、方法、工具有机结合,软件仿真与硬件处理相结合,融会贯通,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改变了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开展。

为了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联系,改变以往只由实验教师指导实验的状况,实验教学采取主讲教师负责制,即由课程的主讲教师制定实验项目并与实验教师共同指导实验,这不仅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

要有效地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环境。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完成规定的实验。这种方式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为此,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有效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一些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这些实验既可以是课内实验,也可以是课外实验,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工程实训与设计

工程实训与设计教学模块由技能训练和工程设计构成。

(一)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工艺技能。例如,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实践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训、计算机实践、认识实习等实践环节。通过这些实践环节锻炼学生掌握常用设备、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电子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要求。技能训练以在校内各种实训基地和中心开展为主,为此学校应当加大这方面的建设,既要“真刀实枪”,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在“认识、操作、工艺”等方面得到训练,这既是技能的培养,又是工程知识的积累。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程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人才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