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性腮腺炎

2014-01-25戴丽岩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睾丸炎腮腺炎腮腺

戴丽岩 刘 沛

(1.辽宁省鞍山市传染病医院,114016;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

流行性腮腺炎

戴丽岩1刘 沛2

(1.辽宁省鞍山市传染病医院,114016;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

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合并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本文主要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及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有时其他唾液腺亦可累及。脑膜脑炎、睾丸炎为常见合并症,偶也可无腮腺肿大。

1 病原学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病毒科。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00~200 nm。包膜上有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具有细胞融合作用的F蛋白。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因与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轻度交叉反应。从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和其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2 流行病学

本病传染源为患者和隐形感染者,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四季均可流行,以晚冬、早春多见。以年长儿和青少年发病者为多,<2岁婴幼儿少见。在腮腺肿大前6 d至肿后9 d从唾液腺中可分离出病毒,其传染期则约自腮腺肿大前24 h至消肿后3 d。约20%~40%腮腺炎患者无腮腺肿大,这种亚临床型的存在,造成诊断、预防和隔离方面的困难。

孕妇的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使婴儿在生后6~8个月不患病;母亲在分娩前1周如患腮腺炎,其婴儿在出生时可有明显腮腺炎症状,或在新生儿期发病。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3 临床表现

本病前驱症状一般较轻,潜伏期14~25 d,平均18 d,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痛等。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 d,常一侧先肿2~3 d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2~3 d达到高峰,1周左右消退。常有腮腺管口红肿。同侧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腮腺肿大时体温仍高,多为中度发热,持续4~5 d后消退。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

4 并发症

尽管患者的主要病变出现在腮腺,但流行性腮腺炎实际是一种全身性感染,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腺体有一些并发症。

4.1 脑膜脑炎 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左右,此型脑炎常在腮腺肿大后5 d左右发生。部分患者脑炎先于腮腺炎发生,腮腺炎脑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膜脑炎不易鉴别,以淡漠、颈项强直、呕吐等为常见症状;脑脊液蛋白正常或稍增高,细胞数大多在25×106/L左右,以淋巴细胞为主,少数患者有脑脊液糖下降。在疾病早期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腮腺炎脑膜炎一般预后良好;脑炎则可能留有永久后遗症甚至死亡。有报道腮腺炎感染后引起大脑导水管阻塞和脑积水。

4.2 睾丸炎 是男孩最常见的合并症,最小年龄3岁,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高。早期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有明显疼痛、肿胀、触痛,邻近皮肤水肿、发红,部分患者受累睾丸发生萎缩,部分患者生育力受损,但致不育者少见。常伴有附睾炎,后者也可单独出现。

4.3 卵巢炎 少数青春期后女性患者可并发卵巢炎,有发热、呕吐、下腹疼痛及压痛,酷似阑尾炎,偶可触及肿大的卵巢,但一般不影响日后生育功能。

4.4 胰腺炎 轻度或亚临床型胰腺炎较常见,如不伴有腮腺肿大可误诊为胃肠炎,表现为上腹疼痛及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和虚脱。血清淀粉酶活力增高有助于诊断,但此酶活力在无胰腺炎并发的腮腺炎病例亦可增高,故应同时测定血清脂肪酶以资鉴别。

4.5 其他 心肌炎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动过缓及疲乏,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肾炎常在腮腺炎后10~14 d出现症状。此外尚可发生乳腺炎、甲状腺炎、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听力丧失、泪腺炎、视神经乳头炎、角膜炎等,一般在20 d内恢复。少数患儿听力丧失为不可逆性。

5 实验室检查

5.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

5.2 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无腮腺肿大的脑膜炎患者,尿中淀粉酶也可升高。疑并发胰腺炎时除检测淀粉酶外,血清脂肪酶测定有助于明确诊断。

5.3 血清学检查 补体结合与血凝抑制试验早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测定补体结合及血凝抑制抗体,有显著增长者可确诊(效价>4倍)。酶联免疫吸附法及间接荧光免疫检测IgM抗体,可作早期诊断。

5.4 病毒分离 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5.5 尿 肾脏受累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尿的改变。合并脑炎时脑脊液改变如前。

6 诊断

主要依据有发热和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结合流行情况和发病前2~3周有接触史,诊断一般不困难,没有腮腺肿大的脑膜脑炎、脑膜炎、睾丸炎等需要血清学检查及病毒分离。

7 治疗

7.1 一般治疗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为对症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饮食需根据患者咀嚼能力决定,不给酸性食物。严重头痛和并发睾丸炎者,可给解热止痛药、睾丸局部冰敷并用睾丸托支持。

7.2 抗病毒治疗 疾病早期可给予利巴韦林1 g/d,儿童15 mg/kg,静脉滴注,疗程5~7 d。

7.3 糖皮质激素 对于重症或并发脑膜炎及心肌炎患者,可应用地塞米松5~10 mg/d,静脉滴注,疗程5~7 d。

7.4 其他 若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考虑为颅高压所致,应用甘露醇1~2 g/kg,1次/4~6 h,至症状好转。对于男性患者,早期应用己烯雌酚1 mg/次,3次/d,对于预防睾丸炎的发生有效。

8 预防

儿童可在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减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99%可产生抗体,少数在接种后7~10 d发生腮腺炎。除皮下接种外还可采用气雾喷鼻法。患儿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检疫3周。

9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伴有脑炎、肾炎、心肌炎者偶有死亡,大多为成年人。

R51

A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3.004

2013-12-16)

关 键 词:1672-7185(2014)03-0009-02

猜你喜欢

睾丸炎腮腺炎腮腺
睾丸炎和附睾炎的区别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睾丸疼痛中的鉴别效果及诊断价值研究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治腮腺炎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