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女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初步分析与对策

2014-01-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女职工护士心理健康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医院女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初步分析与对策

褚健耘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通过分析医院女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及表现,认为采取为女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积极为女职工开辟减压渠道,女职工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建构高品质人际关系网络,将女职工减压纳入医院日常工作等针对性的措施,可提高女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心理调适和平衡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女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医院和社会和谐发展。

女职工;心理健康; 分析对策

女职工的身心健康是保证医院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强院之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不断激烈,医患矛盾不断升级,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心理问题也备受人们的关注。医院女职工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她们自身的成长,也关系到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加强对医院女职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与分析,对于提高女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心理调适和平衡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女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医院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女职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及表现

1.1 工作环境方面 医生护士是相对稳定的职业,但由于社会要求不断提高、职业竞争不断加剧、工作繁重程度不断增加,以及疾病的复杂性、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再加上工作环境中诸多的致病因素,如各种细菌、病毒、放射源、放化疗药物、各种医疗仪器的吵杂声、患者痛苦的面容、医患矛盾的升级等等,使许多医护人员产生强烈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导致职业倦怠。有调查显示,64.7%的女职工认为“女性比男性面临更多的心理压力”。

1.2 角色认同方面 表现为不能正确认同自己的角色,女职工承担的多重角色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造成女职工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女职工扮演多重角色:首先她们是医生护士,要承担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作为教学医院的女职工,她们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活动的管理者,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责任;她们是人际关系的交往者,需要与其他医生护士、患者、患者家属、上下级领导打交道;同时,她们还要在医院之外的家庭中充当各种角色,母亲、女儿、媳妇、婆婆等,要充当好这些角色并处理好家庭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她们往往承受着比男职工更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负担。有的女职工经常抱怨社会、医院、同事不理解自己,特别是合同制女职工对待遇问题有想法,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各种忧虑。

1.3 人际关系方面 在医院工作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医生护士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人际关系冲突的困境中,因此,她们要处理好如医护、护患、护护等各种人际关系。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医生看病重要,护士只是医生的下手,低估了护士的价值。他们不了解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除了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治疗外,更离不开护士细致的观察和娴熟的护理操作,疾病的康复是医护共同配合的结果,“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有道理的。在新的医疗体制下,社会、患者及家属等对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承担了许多不该承担的责任,如公费医疗的问题、医疗费用的问题、处方超定额的问题、药房发错药的问题等其他部门的问题,患者会将矛头对着帮他治疗的医生、护士身上,她们常常会遭到患者及家属的辱骂、殴打,从而造成医护人员上班提心吊胆,将工作视为负担,对工作消极厌倦,出现心理危机,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1.4 情感障碍方面 女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情感体验过于敏感,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主要表现为缺乏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特别是合同制护士对个人的前途缺乏明确定位、过于忧虑。再如除工作外,在家还要做家庭主妇的女职工,如果处理不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就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家庭,把家庭的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中。因而不能冷静地为患者做治疗和护理,缺乏爱心,工作时精力不够集中,把患者当做发泄的对象,阻碍医患沟通,使医疗质量下降,容易出现差错事故。

1.5 心理压力方面 由于社会大众、患者家属的期望与干预,以及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护理模式的不断深入,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来更新知识,这就需要护士付出巨大的精力和体力。各种学历考试、定级考试、职称考试、操作考试,让护士难以应对。面对病情的复杂多变、疾病的多种多样,要求我们的护士有很强的应变能力,需要快速做出反应。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工作的长期“三班倒”,以至于造成生物钟严重紊乱,对护士的身心健康是严重的影响。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人事代理、合同制用工越来越多,我院的合同制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3%,特别是合同制护士,比例高达40%。与在编人员相比,在管理和待遇上均存在差异,因此也造成合同制护士心理上的落差,产生心理压力。

2 促进女职工心理健康的对策

2.1 为女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做好女职工的减压工作医院是第一责任人,医院要为她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好发展的空间,为她们成才创造条件。随着社会和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给女职工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医院要为女职工创造和提供学习、进修、深造的机会,从而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女职工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对事业的美好期盼,缓解因为职业竞争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我院也积极为女职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如在院报和宣传栏开辟专栏,宣传心理减压的方法;工会女工委专门为女职工开设了瑜伽班和舞蹈形体班;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和“五.一二”护士节都组织女职工爬山、毅行、包饺子比赛等活动,让女职工在工作之余能享受运动的乐趣,放松心情、快乐工作。

2.2 积极为女职工开辟减压渠道 创造有利于女职工心理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加强女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各级管理者要加强与女职工沟通、交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她们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从而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我们定期邀请江苏大学心理专家来院开设心理健康讲坛、开通心理热线,开辟感情宣泄渠道,及时为女职工提供必要的援助,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并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

2.3 女职工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女职工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保持健康的工作心态,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身体和心理状态有正确的认识,尽量使自己的压力保持在适度状态。保持健康的工作状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医务工作需要严谨的工作作风,需要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是作为医务人员工作中不能自己吓自己,自己给自己制造恐慌、制造压力,以免陷入完美主义的误区。在不良情绪发生时,要积极寻找疏通的渠道,如:散步、打羽毛球、唱歌、深呼吸、和朋友聊天、旅游等,这些行为能够转移注意力,产生积极的暗示,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要认识到压力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正确的评价自己所处的环境,不回避压力,要直面压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找到解决压力源的最佳方法。

2.4 要建构高品质人际关系网络 女职工要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在交往中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为别人着想,要有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烦恼可以有朋友倾诉,快乐可以有朋友分享。我院工会为女职工建立了摄影沙龙、成立了知心大姐工作坊,运用气球与牙签的游戏活动发挥大家的团队精神,使大家在各种团队活动中、在愉悦的活动氛围里学会了沟通交流的技巧,体验到沟通的效果,营造了高品质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2.5 将女职工减压纳入医院日常工作 医院要持续和谐的发展,就必须关注女职工的心理健康。我们每两年借助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16PF)对女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分析,建立心理档案。针对测试结果,对检出问题者采取:主动预约、团队辅导、工作坊、心理沙龙等多种形式进行干预,努力为女职工开辟心理诉求渠道,解决好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持她们的身心健康,为营造和谐医患关系,创建和谐医院而努力。

综上所述,医院女职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而女职工心理状况如何,关系到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加强女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她们轻装上阵,焕发精神,使她们真正成为医院临床一线管理的生力军。

褚健耘(1970-),女,江苏镇江,政工师,研究方向:医院文化。E-mail:chujiany@163.com

R395.1

A

1007-8517(2014)17-0064-02

2014.07.20)

猜你喜欢

女职工护士心理健康
中铁六局女职工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做好转型发展中的基层女职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