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大椿学术思想探析

2014-01-25方雅靖李知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徐氏医者医学

方雅靖 李知行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徐大椿 (1693~1771),清代医学家,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他博通天文、历算、史地、兵法等,尤精通医学。虽天资聪敏,但不屑于功名利禄,从儒林走上从医之路。其亦儒亦医,学验丰富,其著作博深切用,评释精当,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开一代学术良风。其书包括《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伤寒类方》、《慎疾刍言》、《洄溪医案》各1卷,《难经释难》、《医贯贬》、《医学源流论》各2卷,《兰台轨范》8卷。

“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是徐氏临终前为自己所撰之墓联,其清高雅士之风可见一斑。笔者敬仰徐氏医德之高,医术之精,品读《徐灵胎医学全书》,对其学术思想加以分析和整理,以兹同飨。

1 仁心仁术

孙思邈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1]2。为医者,先存慈悲恻隐之心,方可行医,医学是施行仁爱之术。徐大椿以为“天地有好生之德,圣人有大公之心”[2]131,其医德高尚,医风诚笃,并直言“人之所系,莫大乎生死”,而“医药为人命所关”[2]115,因此他把医学称为“生人之术”。其于《医学源流论·医家论》中指出: “医之高下不济,此不可勉强者,然果能尽智竭谋,小心谨慎……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况果能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则每治必愈”[2]155。以此告诫为医者,须仁心仁术以济世,不专求于利。徐氏把缺德医生的行为斥之为“不过欲欺人图利”,“全无怜悯之心”[2]155。正如孙真人所言:“若有疾厄来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1]2。徐氏对贫病就诊,除免费诊病外,还无偿施药,医患关系尤足称道。《洄溪医案》中载唐某患“对心发”求治于徐某,其家远隔百里之外,徐氏乃收留其于家,嘱人旦暮换药,终至病愈。收治病人在家照料,于当时实属难能可贵[2]398。此例尽显徐氏仁爱之心。观今之医患关系紧张,实为无奈,医者若能效徐氏之风,又何忧医患关系之恶化。

2 追本溯源

孙思邈曰:“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内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侯、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1]1。为医者,熟读经典,方能成就医业。《难经经释·序》曰:“惟知溯流以寻源,源不得则中道而止,未尝从源以及流”[2]3,观徐氏所注之书,足见其从不轻易废古立新,故其能在医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医学源流论·医学渊源论》载“不知神农黄帝之精义,则药性及脏腑经络之源不明也,又不知仲景制方之法度,则病变及施治之法不审也”[2]155。《内经》、《神农》、《伤寒》在徐氏看来,皆为医者必读之书。故其于《兰台轨范·序》中极力推荐“至于推求本源,仍当取《内经》《金匮》等全书潜心体认,而后世之书亦能穷其流派,掇其精华,摘其谬误”[2]209。只有立足根本,中医才能发展,才能创新。标新立异、天马行空之法或能得效于一时,终非长远之策。徐氏提醒习医者“果能专心体察,则胸有定见,然后将后世之书遍观博览,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长而去其短也”[2]368。徐氏如是说,如是做,其学术成就皆来源于几十个春秋含辛茹苦的寒窗苦读。他少时即“有志于穷经,而骨肉数人疾病连年,死亡略尽,于是博览方书,寝食俱废”[2]115,上溯灵枢源流,下沿汉唐支脉,读书万卷,博取众长,终成名医。观今之中医学子,废经典而逐新论,一番舍本逐末的景象,若不做出改变,从根源出发,中医难有立足之地。

3 用药遣兵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3]2。兵药虽异,其理贯一,徐氏熟读兵法,于《医学源流论》中专列“用药如用兵论”以调兵遣将寓开方用药,深入浅出,极具形象。他说:“兵之设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应用,其道同也”[2]134,中药本为治病,身无病而滥用补药,必生奇殃,此为后世之风。固徐氏又立“人参论”以告诫世人,人参虽能补元气而救死,亦能固邪以杀人,病家无知,效不良之风,贻害无数。

至于组方用药,徐氏力主“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衍,布阵有方“[2]134,其药伍配对如排兵布阵,甚为严谨。他认为”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2]129,单味中药”以草木偏胜,攻脏腑之偏性“[2]134,虽然可以治病,但如果需要实现医生所想的效果,切中病机,则中药必须有机整合,按照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古人立方,有专攻、兼治、相反、相辅、相用、相制等。如上方法,意在存全助长,制约药性,使之更符合病情需要而收到满意的疗效。因此,徐氏曰:”按病用药,药虽切中,而立方无法,谓之有药无方,或守一方以治病,方虽良善,而其药有一二味与病不相关者,谓之有方无药“[2]129。可见在辩证施治过程中,徐氏尤为重视方药一致性。除此,他还强调:”一病必有专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证异,则各有主方,各有主药。千变万化之中实有一定不易之法,即或加减出入而纪律井然“[2]209。正如《孙子兵法·虚实》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3]108,把握病机,明其理而进退有度,遣方用药定能获效。

徐氏又言:“知己知彼,多方以制之”[2]134。任何治疗手段皆存在短板,扬长避短方能克敌制病。徐氏治病提倡应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正如孙思邈曰:“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1]867。徐氏尊《内经》之法,仿圣贤之法,针灸为本,而佐以砭石、熨浴、导引、按摩、酒醴等法。他认为”病各有宜,缺一不可 “,”止用汤药,亦不能尽病 “[2]134。《灵枢》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4],说明治疗手段各有优势与缺点,医生若明此理,善用其法,则治疗效如桴鼓。徐氏还补充说:”诸病,有宜丸,宜散,宜膏者,必医者豫备,以待一时急用,视其病之所在,而委曲施治,则病无遁形“[2]134。因此徐氏治病常内外多方兼治。现举《洄溪医案》一则,程某患周痹,遍身疼痛,四肢瘫痪,徐氏诊为历节,遵古法,敷之、拓之、蒸之、薰之,月余病愈[2]378。近代中医学界鉴于中药治疗尚存局限,开始重视综合施治,因此穴位注射、中药灌肠、静脉滴注等法也就应运而生,足见徐氏之论合乎临床实际。岐黄子孙若能参透此理,于临床治病又何患无道可施。

4 诊脉定治

《素问》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5]。徐氏认为”脉之为道,不过验其血气之盛衰寒热,及邪气之流在何经何脏,与所现之症,参观互考,以究其生克顺逆之理,而后吉凶可凭“[2]150。其根据《内经》、《难经》乃仲景之论脉,融会贯通,胸存定见,以脉之有无胃气,脉与天运顺逆,脏气之生克,辨病脉之从违,及识别真脏脉以断其死生。临床上,徐氏尤其主张脉证合参,所谓舍脉从证,舍证从脉者,在徐氏看来皆显偏颇。徐氏认为”一病可见数十脉,一脉可现数百症,变动不拘“[2]150。临床上若不懂变通,墨守成规,则无所适从。现举《洄溪医案》一篇以示徐氏脉诊之能,临证之变。许夫人畏风病,诊其脉微软无阳。认为药误致其避风太过,阳气不接,必须以日光晒之方愈,然出屋外,则畏风吹,徐氏嘱家属去其屋顶,让日光直射患者,十日而愈[2]385。其辩证之准,随机灵巧,使人叹服。难怪徐氏尝云:“巧思奇法,深入病机,如庖丁解牛,虽筋骨关节之间,亦游刃有余。然后天下之病,千绪万端,而我之设法亦千变万化”[2]142。切脉为四诊之基,脉证把握得当,治疗有据可寻,疗效自现。

5 针砭时弊

徐氏鉴于当时医家薛立斋、赵献可、张介宾温补学说的影响深远,不论何病,均用温补,以迎合病家之心愿,以致病轻者重,病重者死,因有《医贯砭》之著,对赵献可之说,痛加批判。徐氏曾提醒世人“惟大热大燥之药,则杀人为最烈”[2]137。然时医不以为然,病家不以为咎,喜服温补,虽死不悔。徐氏视之痛心疾首,爱莫能助,遂于《慎疾刍言》中明确指出:“人之有病,不外风寒暑湿燥火为外因,喜怒忧思悲恐为内因,此十三因,试问何因当补者?大凡人非老死即病死,其无病而虚死者千不得一”[2]361。以此提醒世人切忌随波逐流,以迎合社会阿谀奉承之风。而《医贯砭》则集中体现了徐氏力排众议,敢于直言不讳地针砭时弊的精神。其独树一帜地指出“余念民命之所关甚大,因择其反经背道之尤者,力为辨析,名之曰《医贯砭》”[2]75。其内容主要体现在指责“八味”、“六味”两方之滥用,偏补命门火之谬误,逍遥散统治五郁之偏颇,补中益气汤之肆用。然批判不仅限于指出缺点,还包括肯定成就。《医贯》虽被徐氏批判得体无完肤,他仍承认其中有正确的“论断”,承认赵献可有“一隙之明”。总之无论何人之言,绝不轻信盲从,一律要明辨是非,决定取舍。学习中医者,对于错误的认识,纵然是名家之论,也要纠正;正确的认识,即使是论敌主张,也要接受。这种实事求是,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正是中医学子在临床上进步的推动器,只有这样,得出的才是真知灼见。

6 结语

徐大椿学术渊博,仁心仁术,认为学医必先明脏腑经脉而作《难经释难》;认为药性当知其真而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认为治病必知其所以然而作《医学源流论》;认为《伤寒论》颠倒错乱,注家各私其说而无定论而作《伤寒类方》;认为时医不考病源,不辨病名,不知经方,不明法度而作《兰台轨范》。其医学思想和高深医术,都值得转战临床的岐黄医者效仿和学习。

[1]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10.

[2]刘洋.徐灵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3]孙武.孙子兵法[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6.

[4]田代华,刘更生.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

[5]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6.

猜你喜欢

徐氏医者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学的进步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难逃的凶手
难逃的凶手
会跳的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