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指肠肿瘤50例外科诊断与治疗的分析

2014-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组织学术式存活率

汉 利

(日照市中医医院外一科,山东 日照 276800)

十二指肠肿瘤50例外科诊断与治疗的分析

汉 利

(日照市中医医院外一科,山东 日照 276800)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肿瘤的外科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50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外科诊断要点、治疗方法以及效果。结果5例(10.0%)肿瘤分布在十二指肠乳头的上方,41例(82.0%)位于乳头周围,4例(8.0%)位于乳头下方;均经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死亡2例(4.0%),48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为79.2%,2年存活率为62.5%,3年存活率为47.9%。结论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以及活检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根据肿瘤部位合理选择手术切除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十二指肠肿瘤;诊断;外科手术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由于其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即便是同部位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早期诊断难度较大,部分患者常因症状隐匿而误诊或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1]。为提高临床对十二指肠肿瘤的认识以及诊治水平,本研究回顾分析了5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外科诊断及治疗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50例,其中,男33例(66.0%),女17例(34.0%),年龄在34~76岁,平均为(55.8±4.2)岁。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均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以及随访资料。

1.2 方法

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发病情况等)、主要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以及病理组织学诊断情况、外科手术治疗情况以及临床预后等。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

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且不同部位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5例(10.0%)肿瘤分布在十二指肠乳头的上方,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不适、呕吐等,且呕吐物为无胆汁胃内容物;41例(82.0%)在乳头周围,均具有梗阻性黄疸症状,巩膜及皮肤黄染,伴有皮肤瘙痒症,部分患者可合并上腹隐痛不适,仅少数存在不规则性发热或者寒战等,可扪及较大胆囊;4例(8.0%)位于乳头的下方,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合并呕吐,且呕吐物多为含有胆汁的胃内容物,或者存在呕血以及黑便等。

2.2 影像学检查

经腹部B超检查显示,18例(36.0%)患者十二指肠周围存在不同大小的肿块;20例患者经CT检查显示,12例(60.0%)存在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或者肝胆管梗阻间接性征象,有2例(10.0%)患者存在肝转移病灶。20例患者接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其中12例(60.0%)患者存在肠壁僵硬、环形狭窄、充盈缺损或者龛影等。患者均接受内镜检查,显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存在菜花样新生物,质地较脆硬,容易破裂出血,其黏膜存在不同程度的溃烂,且乳头明显红肿,乳头开口部位被大量血性分泌物所覆盖。

2.3 病理学诊断

24例(48.0%)患者接受纤维十二指肠镜活检,8例(16.0%)接受术中肿瘤组织楔形切除活检,28例(56.0%)接受术后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中,病理组织学诊断有48例与临床诊断相符,符合率为96.0%,其中,4例为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均为乳头开口处管状腺瘤);44例为恶性肿瘤(41例为腺癌,3例为平滑肌肉瘤);2例(4.0%)误诊,分别被误诊为胆总管结石与急性胰腺炎。病理学分期:13例为Ⅰ期,21例为Ⅱ期,16例为Ⅲ期。

2.4 外科治疗

50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3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十二指肠以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联合胰胆管引流,5例行胃十二指肠肿瘤根治性切除术,4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术。

2.5 临床预后

1例患者在胃十二指肠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痊愈;7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肠瘘以及胃排空延迟,均经药物治疗痊愈,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分别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和呼吸衰竭而死亡。存活率为96.0%,病死率为4.0%。48例存活患者术后获为期3年的随访,1年生存率为79.2%(38/48),2年存活率为62.5%(30/48),3年存活率为47.9%(23/48)。

3 讨 论

3.1 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诊断要点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常合并各类并发症,影响临床诊断。如临床医师对于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诊疗经验,极易造成误诊[2]。临床多根据患者的症状初步判定肿瘤位置,主要分为十二指肠乳头上方、乳头周围以及乳头下方。其中,乳头周围肿瘤较为常见,而上方或者下方肿瘤较为少见。本组有82.0%位于乳头周围,而乳头上方及下方分别占10.0%和8.0%,与何彦安等[3]报道一致。

目前,临床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方法主要有消化道钡餐造影、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腹部B超及CT检查。腹部B超及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及其对韧带、肝内及肝门的侵犯情况;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诊断常需与十二指肠造影相结合,可直观地观察到病变部位、范围以及形态等,同时可直接采集组织标本活检,从而获得病理学依据[4]。本组诊断准确率为96.0%。认为对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如仅凭借影像学检查、医师的临床经验容易误诊,配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3.2 十二指肠肿瘤的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术式的选择需根据肿瘤部位、范围、性质以及病灶转移情况等,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其他基础疾病等进行选择[2]。对于十二指肠乳头上部肿瘤而言,由于乳头上部组织多经胚胎前肠发展,宜选择胃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术前的准确诊断是实施本术式的关键以及疗效保证。由于十二指肠组织与胰腺头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故对于进展期十二指肠肿瘤,建议实施十二指肠切除术,有利于降低手术对于胰腺的损伤[4]。当患者的全身状况改善,并且肿瘤未侵袭肠系膜血管或者下腔静脉者,可实施胰头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十二指肠乳头下方肿瘤的组织多是起源于胚胎中肠,通常实施节段性肠切除术。该术式适用于乳头下小肿瘤、肿瘤界限清晰、病情严重或者无法耐受大型手术者[5]。本组4例行该术式,均获得痊愈。十二指肠乳头周围肿瘤组织的起源较为复杂,可源于十二指肠乳头的黏膜、胆总管远端或者胰头等,故其治疗术式较多。本组3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十二指肠以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联合胰胆管引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疗效尚可,但并发症较多,7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肠瘘以及胃排空延迟。有学者认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肿瘤在手术前进行组织学诊断以及临床分期确定难度较大,故这类肿瘤的术式选择还存在一定的争议[6]。

综上所述,十二指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利用影像学检查、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以及活检,结合临床症状有利于准确诊断和判断分期。根据肿瘤部位以及性质等合理选择术式,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1] 李颖,王洪斌,房殿春,等.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26例诊治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18(6):533-534.

[2] 陈宁,张同琳.13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9):697-700.

[3] 何彦安,叶明新,雷正明,等.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77例诊治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1,24(4):154-156.

[4] 汪佩文,姜海琼,吴坚炯,等.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37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7):626-628.

[5] 方红,夏超.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安徽医学,2010,31(5):475-477.

[6] 杨峥,张忠涛.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和治疗[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1,38(8):515-518.

Analysis of 50 Cases Duodenal Tumors Surg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HAN Li
(Department of Surgical, Rizhao TCM Hospital, Rizhao 2768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urg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uodenal tumor effect.MethodsCollected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1, 50 cases of duodenal tumor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clinical data, summarize the surgical diagnosis,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ects.Results5 cases (10.0%) above the duodenal papilla tumor distribution, 41 cases (82.0%) are located around the nipple, 4 cases (8.0%) located below the nipple; after surgery, surgery, 2 cases died (4.0%), 48 cases of postoperative follow-up, 1 year survival rate was 79.2%, 2 year survival rate was 62.5%, 3 year survival rate was 47.9%.Conclusion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patients with duodenal tumor lack of specificity, and fiber duodenal endoscopy and biopsy is a major means of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according to tumor location and reasonable choice.

Duodenal tumors; Diagnosis; Surgery

R735.3+<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3-0013-02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23-0013-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3-0013-02

猜你喜欢

组织学术式存活率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
上睑下垂矫正术术式选择分析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