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红素对血清肌酐测定结果的干扰及原因分析

2014-01-24刘芳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关键词:干扰胆红素

刘芳龙 刘 伟

(潍坊市市立医院检验科,山东 潍坊 261021)

胆红素对血清肌酐测定结果的干扰及原因分析

刘芳龙 刘 伟

(潍坊市市立医院检验科,山东 潍坊 261021)

【摘要】目的研究胆红素对血清肌酐测定结果的干扰及干扰原因的分析。方法从黄疸患者中随机收集60份血清标本。先分别通过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水平;再用铁氰化钾去除血清胆红素,采用碱性苦味酸法作2次检测。从同期体检健康成年人随机选血清标本60份,分别通过上述3种方法测定血清肌酐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酶法、碱性苦味酸法测定结果均偏低,但酶法总体变化不大;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152 μmol/L后,随着该水平升高,碱性苦味酸法结果偏低程度明显高于酶法,t值均≥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时具有十分明显的干扰,但对酶法测定血清肌酐无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胆红素;肌酐测定;干扰;原因分析

血清肌酐(Cr)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常用来反应与衡量患者的肾脏损害、肾小球滤过率等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项指标[1]。血清肌酐同时也是一项特异性较高的肾功能指标。临床上近几年检测血清肌酐多通过使用苦味酸法[2]。这种方法虽然较为简便,但是特异性不是很理想。酶法在最近几年中用来测定血清肌酐水平也较普遍。本研究旨在研究胆红素对血清肌酐测定结果的干扰及干扰原因的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临床黄疸患者中随机收集60份血清标本。该60例黄疸患者的年龄27~77岁,男性87例,女性79例。这些患者的病种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等肾脏疾病。对比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并无统计学意义。此外,从我院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中随机选取200人的血清标本60份,分别通过3种方法测定血清肌酐作为正常对照组。本次所有受试患者与健康成年人均已知情并同意作为研究对象。

1.2 试剂与仪器

酶法检测血清肌酐的试剂采用北京豪迈公司产品。标准液采用奥林巴斯原装标注品。碱性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的试剂采用了R1:硼砂氢氧化钠0.05 mol/L(0.5%)、R2:2.5 mol/L NaOH由本科自性配置。去除血清蛋红素的铁氰化钾溶液采用了天津化学试剂一厂的产品,规格为2 mmol/L。采用了AU400(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另外还使用了721紫外分光光度计。

1.3 方法

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临床黄疸患者中随机选取60份血清标本。先直接分别通过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他们的血清肌酐水平;再用铁氰化钾去除血清胆红素后,再采用碱性苦味酸法作二次检测。将前后两次血清肌酐的测定结果作统计学分析,比对两次检测结果间的差异,作探讨与分析。

1.3.1 酶法测定血清肌酐

偶连酶促反应的原理:肌酐和H2O在肌酐酶的催化下生成了肌酸和尿素。而生成的肌酸和H2O在肌酸酶的催化下生成了尿素和肌氨酸。而肌氨酸和H2O、O2在肌氨酸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甘氨酸、甲醛以及H2O2。而生成的H2O2再耦联Trinder反应。通过比色法进行测定,设定主波长为546 nm,副波长为700 nm。样本量为5.9 U/L,R1为150 U/L,R2为100 U/L,终点法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3.2 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

该方法利用了碱性苦味酸与血清肌酐发生jaffe反应,能够生成橙黄色的苦味酸肌酐复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在520 nm的波长下检测其吸光度,与血清肌酐的含量呈正比例关系。其中温度控制在37 ℃(水浴),波长为520 nm,样本量为0.4 mL,R1为5.5 mL的硼砂氢氧化钠溶液,R2为2.5 mol/L,0.15 mL的NaOH溶液。在10 min内使用721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使用速率法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3.3 去除胆红素后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

该测定方法在AU400(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温度控制在37 ℃,波长为520 nm。通过使用铁氰化钾去除血清胆红素的影响来测定血清肌酐。样本量为0.4 mL,铁氰化钾溶液为2.5 mL,苦味酸试剂R1为5.5 mL,R2为2.5 mol/L的NaOH溶液。反应进行10 min,通过721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使用速率法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的所有临床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通过使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前后两次检测的血清肌酐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前后的差异。检验标准设置为0.05,当P<0.05时,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00名正常健康成人的血清肌酐测定结果

200名正常健康成人的血清肌酐测定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7.3± 3.1)μmol/L,酶法肌酐(88±21.3)μmol/L,碱性苦味酸法肌酐(87.5±20.9)μmol/L,肌酐)(89.8±21.1)μmol/L,且3种方法测定的血清肌酐水平均无明显的差异,t=0.013,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酶法测定60份黄疸患者血清标本的血清肌酐水平

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在152 μmol/L内时,3种方法的差异并不大,碱性苦味酸法测定结果整体均偏低,酶法测定结果虽偏低,但总体变化不大。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超过152 μmol/L后,随着该水平的升高,碱性苦味酸法测定结果偏低程度明显高于酶法。碱性苦味酸法结果与消除影响后测定结果相比,t值均≥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血清胆红素对临床测定肌酐的几种常用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是目前最常见的干扰因素[3]。如何减少、消除该干扰,成为了广大同行研究的重点和关注点。本次研究中,200名正常健康成人的血清肌酐测定结果都在正常范围内,且3种方法测定的血清肌酐水平均无明显的差异。但从数据来看,仍可看出血清胆红素对测定结果存在一定的干扰的,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稍稍偏低于消除了胆红素干扰后测定的结果。但碱性苦味酸法测定结果整体均偏低,证实其检测收到了血清胆红素的干扰。酶法测定结果虽偏低,但总体变化不大,提示酶法测定血清肌酐水平受血清胆红素的干扰较小。此外,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超过152 μmol/L后,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随着该水平的升高,碱性苦味酸法测定结果偏低程度明显高于酶法,说明在高水平血清胆红素表达时,碱性苦味酸法收到的干扰较酶法测定血清肌酐水平更多。

由于临床操作比较复杂,不利于多样本的高通量全自动分析。但我们又同时需要保证某些因胆红素水平较高而对血清肌酐水平测定结果影响较大的情况尽可能地减少,使临床血清肌酐水平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准确。本试验结果证实了高胆红素水平患者检测血清肌酐水平需要被重视的事实。本次研究通过在预处理中加入铁氰化钾消除血清胆红素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对仪器和试剂的要求并不高。大多数医院都可实现这些操作[4]。但是相对来说,添加了新的试剂,也可能会对结果造成新的干扰[5]。因此,为了使检测结果相对更准确,因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方法。

综上所述,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时具有十分明显的干扰。而血清胆红素对酶法测定血清肌酐岁无明显的影响,但血清肌酐的测定结果仍偏低。为了使检测结果更客观,更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应首先除去血清胆红素的干扰,再进行检测,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的影响因素,以得到相对更准确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石凌波,林龙顺.常见肌酐测定方法中存在的干扰[M].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24(2):102-104.

[2] 刘卫平,陈敏,胡望平.除蛋白速率法测定高胆红素血浆中肌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8,12(3):132-133.

[3] 王卉妍.胆红素对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影响[J].医疗装备,2009,22(12):39-40.

[4] 陈伟英,毛远丽,陈小倩,等.胆红素氧化酶消除血清肌酐测定中胆红素的干扰[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10,25(2):188-189.

[5] 赖丽英,余慧玲,王黎明.改进碱性苦味酸法在血清肌酐测定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7):936-937.

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230-02

猜你喜欢

干扰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换血治疗与强光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比较
恩替卡韦联合舒肝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乙肝治疗别被干扰素“干扰”
基于PRB底噪统计的LTE干扰定位方法
科学处置调频广播信号对民航通信干扰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