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例析

2014-01-24王肖秦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解题技巧蜡烛现象

王肖秦

近几年来,我省中考化学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却更倾向于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一部分试题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麻烦,如果平时不注意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训练,即使学生对基础掌握得很牢固,也势必会吃亏在基础知识的运用上.本文探讨了从实验现象里总结解题方法、形象归纳法的应用、图像分析与化学原理相结合三方面的解题技巧.

一、从实验现象里总结解题方法

化学实验属于化学学科里面的本质表现,化学实验具有现象丰富的特点,比如颜色变化、气体形成、沉淀发生、燃烧爆鸣等,种种现象都能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认识.另外,化学学科中的基本概念、认知规律、物质性质等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的,通过实验现象,学生可以分析并抽象出具体的解题方法.在实验现象里面总结解题技巧,无疑是最直接的做法.

例1下面四个选项中,同普通蜡烛进行燃烧实验时的现象表述相违背的是().

A.蜡烛是固体,在实验之前触感滑腻

B.当蜡烛熄灭时所产生的烟雾能够点燃

C.当蜡烛发生燃烧时,火焰分成内、中、外三层

D.蜡烛置于水中时会出现下沉现象

解析: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蜡烛的燃烧现象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但是由于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积累的这些经验,所以在进行知识链接的时候难免会觉得生疏或是遗忘,因此在做这道题时,教师要利用课堂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唤起内心当中本就存在的认识,在实验现象中总结解题方法.对于这道题,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观察手中已准备好的蜡烛,并与A项答案所阐述的蜡烛形态相对照,并让学生将观察的结果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写在本上.由于B、C、D三项不是按照蜡烛的燃烧顺序进行阐述的,所以教师也可忽略这几个选项的顺序,按照未点燃、点燃、熄灭的这几个顺序进行实验分析.对A项进行考查之后,紧接着是对D项的考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还未燃烧的蜡烛置于水中,观察它是否下沉,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发现蜡烛并未沉于水中,所以显然D项与事实相违背.虽然通过实验已找出问题的答案,但是教师要培养学生求实探索的学习态度,继续对B、C两项进行实验观察.凭借实验的最佳顺序,先对C项进行考查.将蜡烛点燃,仔细观察蜡烛的火焰,发现其颜色由深到浅分为三层,所以很容易断定C项是与事实相靠拢的.最后是对B项的考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蜡烛熄灭,然后将熄灭之后的烟雾点燃,经过观察,B项也与事实相符.这样,答案通过课堂实验显而易见,学生既在课堂实验中寻求了答案,又在其中找到了乐趣.

二、形象归纳法让做题更轻松

学生学习时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题目,教师应当善于帮助学生将习题进行归纳总结,把同类习题放在一起,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形象归纳法在化学问题中的应用较广,对于学生快速解决问题帮助很大,比如杂持去除问题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都有所体现,学生失分率较高.通过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在做除杂问题时应用的都是排除法,即随便找到某个物质,让此物质同其他物质产生反应,再分别判断哪种物质能够起到除杂的效果,这种解题手段耗费时间、容易出错.通过不断地做题、分析,有些学生归纳出交叉除杂法,是一种相对直观、简便的解题捷径,值得其他同学效法.

例2用实验方法得到银、铜、锌三种物质的活动顺序,并具体写出两个验证方法所需要的物质.

解析:这种问题解决的办法有很多,但是学生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往往急于得到答案,思路难免出现偏颇之处.最便捷的解题途径有两个,第一个途径是:锌、硫酸铜、银;第二个途径是:硝酸锌、铜、硝酸银.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能够发现两个解题途径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将这些金属依照活动顺序进行排列,得到锌、铜、银这样的排列规律,再通过观察能够发现,途径一里面中间物质为此元素的盐,两边物质为单质;途径二里面中间物质为单质,两边物质为此元素化合物.形象地看,正像一个哑铃,两侧物质是相对应的,故而命名为“哑铃”法.在解题途径一中,锌可以将铜从硫酸铜里面置换出来,说明锌的活动性更强,银无法完成此项任务,说明银的活动性最弱.同学们了解这种变化规律,引申触类,解决相关问题也就容易得多.

总结化学习题规律并不只是教师自己的事,学生只等现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之要义在于自觉地寻找方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总结更多更好的规律,以完善并提高自身化学素养.

从上面例题来看,学生若想真正做到快速、准确地解答问题,首先应当找到题目的题眼,再根据给出的条件如图像、数据、公式等对题眼展开攻破,无论是哪种题型,都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是否会出现化学反应累加及其他可能的变化,将所有的可能因素考虑全面,问题才能得到完好解决.

猜你喜欢

解题技巧蜡烛现象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