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泻下疗法简介

2014-01-23俄见叶西多杰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族出版社泻下酥油

俄见·叶西多杰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藏医泻下疗法记载于《四部医典·后续部》泻治学章节中,是通过泻下方剂将体内疾病,尤其是赤巴病、热毒等排除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是藏医五种排出法之首。在临床的应用面很广,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特色治疗方法,在省内各大藏医院开展较少,且缺乏严谨的操作规范,我科室近年来组织专业人员通过外出进修学习、挖掘整理古籍验方等方法,重新开展了泻下疗法,并通过临床验证、总结经验,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1 泻下方剂

十味舵手散、金色诃子丸等经典配方服药方法: 泻下药剂,分为汤、散、丸和药油丸4 种。年老和体弱者,宜服汤剂,因能掌握服用量。体质强壮,病势亢盛者,服散剂为宜。有呕吐情况者,宜服丸剂。腹部坚硬并有呕吐者,服用药油丸。向患者保密所用药物,连续服泻。对于服药过久有厌药情况者,药物中掺和少量食物压住药味。

2 泻下时机

泻下时机不宜过早,也不宜过迟,必须疾病成熟期,也就是疾病充分发作起来之后。为防止隆病的发生,泻疗前进行全身洗浴,然后调节三因,选择调节隆偏盛的药物肉豆蔻、小茴香、酥油等敷在隆穴位上。头颈部措桑(相当于中医的囟会穴)、吉奏(百会)、隆桑(大椎),前胸的章胸改纳(膻中);后背扫桑(灵台),再增加酿桑(心俞)。

3 具体操作

3.1 下泻治疗的具体步骤: 泻下分远先行、近先行和急先行3 种。

远先行: 非突发性疾病,先行药亦用汤剂与散剂,以使散布之病收敛集聚,积滞之病应先收而破之,黏稠之病应先剥离,隐伏之病先行引发,未成熟者应先促使成熟,然后进行泻下则有效果。

近先行: 首先选择良好吉日,用冷蒿水温洗全身,再根据疾病之重热属性,用新酥油或植物油除腹部外,全身涂擦按摩。总之风为泻下法知敌,故应首先使之驯服,临证必须注意。

急先行: 在进行泻下法之前一天,服食小麦、豌豆、青菜及陈鱼肉、陈猪肉和酸酒、牛乳等与病下利之食物,以激发病势,腹泻药之前晚,饮服下加调料,油脂的灯麻油,以引发病势,使胃腹变换,并可压抑风势。

上述诸症下泻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眼睛和面容白、小便红黄、神志昏沉、饮食不进及口渴等症状者,则说明扩散的病邪已被收敛,便可施行泻下法。

3.2 泻下治疗时间及疗程: 一般在清晨空腹服用,服药后用冷水漱口2 ~3 次,再口含蔗糖、藏糖等甜食,以防呕吐。同时要安静,少说话,不宜侧卧,背靠枕头蹲坐,放松肛门,不要憋住矢气,欲泻则泻。

催泻: 服药2 ~3 次后,患者自觉胸懑和欲吐消失,不曾泻出者,一般疾病可频服开水,以助泻下,但不可过迟或过早,如饮水过早(胸懑、欲吐未消失前)则会引起呕吐,饮之过迟病邪不能排出。隆盛者,宜用骨汤催泻;体弱者用藏糖汤;热邪成熟而亢盛者,用雪水;黄水病及陈旧 热病用黄牛溲汤催泻。如泻泄缓慢者,宜用长嘴诃子尖汤催泻,不论寒热症一般用开水加光明盐频频催泻,则能泻下。

先行催泻药: 六味安消散服用2 次,间隔时间2 小时后再服用泻下药。如: 诃子明目丸服用5 次,每次5 粒,每间隔4 小时。

3.3 泻量: 泻下的次数,以30 次为最宜,20 次为中等,10次为下等。泻物数量,3L 为最宜,2L 为中等,1 L 为下等。便色,色青而清稀如水者为上等,浑浊如痰者为中等,色如胆汁者为下等。是否需要继续泻下,必须依患者病情和体力而定,如病人体质强壮而病邪没有根除者,应继续反复催泻;如病邪未除而正精已受损耗者,应即刻停止催泻,以免发生不测;如病邪已除,尽泻清水者,不 论患者体力强弱,应服药止泻。

4 善后调理

应用泻下法治疗后,用单纯之大米与面粉做成流汁,加盐少许服食,以补养身体。清除药服余力与余邪,此后依次服食半流汁、稠粥、鲜肉汤、热面食,并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这是一般善后的调理法,特殊之调理方法分寒热两类。

4.1 发热又分为新旧两种,瘟热及骚热新症在泻治后,应在开水中投以少量糌粑、青稞米粒,加水之乳酪饮食调理;陈旧热病,应以性凉的无脂肪新鲜肥肉汤、菜、凉开水,加水之乳酪汁等性凉而富有营养之品调理之。

4.2 寒病给泻治疗后,应以新、旧羊肉之肥肉汤,温性陈酒、融酥油、热面食等调理,食量要又少到多逐渐增加。

若不按上述内容进行善后调理,热病泻后,如用温性食物调理,则会使胃导致死灰复燃热病复发;寒病泻后如用凉性食物,食物过量,则会使胃火衰之,引起不消化、水鼓、症痞瘤等症。

4.3 保暖防风

4.4 泻后及时补充水份、电解质。

5 不良情况和处理方案

在服药泻下过程中,如果患者体质较弱可能出现头晕、耳鸣、乏力、失眠等症状,是隆风抬头的缘故,可用油脂加肉豆寇研末的药油涂抹按摩全身或四肢、掌心,并以酥油或藏糖焚火烟熏,内服骨汁汤抑制隆邪,也可服用三十五味沉香丸、八味沉香散等,同时在龙穴位上外敷霍尔美治疗。

[1]宇妥·云丹贡布. 四部医典[M].拉萨: 西藏民族出版社,1982.

[2]措如次郎. 四部医典大详解[M].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3]金巴才旺. 四部医典详解[M]. 西宁: 青海民族出版社,2000.

[4]旺堆.藏医词典[M].北京: 民族出版社,1982.

[5]帝司桑杰嘉措. 蓝琉璃[M]. 拉萨: 西藏民族出版社,1982.

[6]西藏自治区藏医院. 藏医词典[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6.

[7]强巴南杰扎桑. 论述医典注释甘露渊源[M].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8]强巴南杰扎桑.青海藏医药研究院整理,四部医典注释[M].北京: 民族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民族出版社泻下酥油
酪蛋白对搅打酥油品质特性的研究
STUDY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OF TIBRTAN DISH NAMES IN KHAMPA
起酥油的定义与分类
太阳
互联网时代民文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太阳
The Analysis of Teacher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童年的酥油饼
推荐书目
何小竹著作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