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凝乳酶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55例疗效观察

2014-01-23李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奶量胃动素红霉素

李巍

随着产科及新生儿科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成活率明显上升,但是,由于早产儿胃肠功能相对不成熟,往往在生后数天甚至数周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而导致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这不仅影响早产儿近期的体格生长,导致相关并发症,更重要的是影响他们的远期健康[1]。因此,如何合理解决早产儿的喂养问题,是每一个新生儿科医生必须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复合凝乳酶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02/2013-08沈阳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10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其中男26例,女26例;胎龄(33.34±1.46)周;出生体质量(2.12±0.31)kg;发病日龄(3.34±0.27)d;基础疾病为新生儿窒息1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例,新生儿肺炎25例。观察组55例,其中男29例,女26例;胎龄(33.61±1.24)周;出生体质量(2.16±0.27)kg;发病日龄(3.55±0.16)d;基础疾病为新生儿窒息1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新生儿肺炎26例。两组患儿在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发病日龄及原发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新生儿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即:(1)频繁呕吐(≥3次/d);(2)奶量不增或减少(>3 d);(3)胃潴留(潴留量>前次喂养量的1/3)[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2)早产儿;(3)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先天性胃肠道畸形;(2)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颅内出血;(4)对治疗药物过敏者;(5)中途签字退院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管饲或口服红霉素(大连美罗制药厂),每次3 mg/kg,每8小时1次,并给予温箱保温、洗胃、通便、防治感染、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管饲或口服复合凝乳酶胶囊(唐山葵花药业集团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粒,每日2次,连服5 d。

1.6 观察指标 每日观察两组早产儿呕吐次数、腹胀情况、奶量及胃残留量。

1.7 疗效判定标准(自拟) (1)显效:用药3 d呕吐症状消失,奶量明显增加,胃残留量小于前次喂奶量的1/3;(2)有效:用药3 d呕吐次数减少,奶量不增或略有增加,用药5 d呕吐症状消失,奶量明显增加,胃残留量小于前次喂奶量的1/3;(3)无效:用药5 d呕吐次数未见减少,奶量不增或减少,胃残留量>前次喂奶量的1/3。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呕吐或腹胀症状消失时间情况比较 观察组为(2.01±0.11)d,明显短于对照组(2.56±0.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P<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后每天增加奶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每次增加奶量为(3.52±0.25)mL,明显多于对照组(3.01±0.1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5)。

3 讨论

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最常见的喂养问题,通常表现为呕吐、腹胀、胃潴留及呼吸暂停等,使胃肠道摄取热卡减少,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甚至降低早产儿存活率[3]。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可达数天甚至数周,期间通常给予长时间的肠道外静脉营养来保障早产儿的热卡供应,但静脉营养时间过长,可出现胆汁淤积、感染、代谢紊乱及出血等并发症。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近几年研究结果显示,小剂量红霉素能够刺激肠壁神经释放乙酰胆碱,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胃动素可加快胃肠运动;小剂量红霉素还能够起到胃动素激动剂的作用,它能够促进胃动素与肠黏膜的结合,达到促胃肠动力的作用[4]。复合凝乳酶主要成分为:绵羊第四胃黏膜总抽取物、胃蛋白酶、凝乳酶、黏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胃蛋白酶与凝乳酶结合后,使蛋白质分解及吸收加快,产生覆盖于胃黏膜表面的黏蛋白,它能够保护损伤部位,促进损伤部位的修复[5]。因此复合凝乳酶具有分解蛋白质,促进胃肠道腺体分泌,改善消化道血液循环,提高消化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及对炎症的抵抗力作用。

本研究发现,经复合凝乳酶联合小剂量红霉素干预后,早产儿呕吐、腹胀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奶量明显增加,提示复合凝乳酶加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1] 王丹华.早产儿喂养的新理念[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25(5):257-259.

[2] 黄瑛,邵肖梅,曾纪骅.新生儿喂养困难与红霉素促胃肠动力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11):696.

[3] 敖余森,胡香梅,陈运彬,等.早期喂养降低窒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2):117-119.

[4] 张巍.早产儿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3-424.

[5] 刘金凤.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小儿腹泻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122-123.

猜你喜欢

奶量胃动素红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降逆理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慢性肾衰竭与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相关性分析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
宝宝饱不饱 衡量有四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