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橡胶林下利用甘蔗渣栽培草菇技术*

2014-01-23冀春花吴振忠史欧阳张永北

中国食用菌 2014年5期
关键词:甘蔗渣橡胶林草菇

冀春花,吴振忠,史欧阳,张永北**

(1.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6;2.海南农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206; 3.福建省菌草开发工程协会,福建 福州 350002)

橡胶林下利用甘蔗渣栽培草菇技术*

冀春花1,2,吴振忠3,史欧阳1,2,张永北1,2**

(1.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6;2.海南农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206; 3.福建省菌草开发工程协会,福建 福州 350002)

草菇是中高温型菌种,通过利用甘蔗渣在海南橡胶林下种植草菇的探索,总结其场地选择、时间安排、菌种生产、林下种植和管理等方面的栽培技术,为林下种植食用菌提供技术支持。

草菇;甘蔗渣;橡胶林;栽培技术

草菇是1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海南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非常适合种植中高温型菌种草菇。海南农垦拥有丰富的林下资源,在橡胶林下利用甘蔗渣栽培草菇,既可以充分利用海南当地丰富的甘蔗渣资源,进行新的资源增值,又可以通过草菇菌类的菌丝分解,降解甘蔗渣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就地成为胶园的有机质。同时在种植草菇过程中,通过清园减少病虫对胶树的危害、喷灌水提高胶园的土壤含水量,实现胶园高产。总结橡胶林下利用甘蔗渣种植草菇的栽培技术,对于生产和推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场地选择与材料准备

场地选择要求交通方便,水源便利,橡胶林郁闭度在70%以上。提前烧制火烧土或草木灰,结合胶园,铲除杂草,在草菇畦床外就地闷火烧制火烧土或草木灰,作为草菇栽培时盖土之用。

2 季节安排

结合海南气候特点与草菇菌种生长习性,确定合理的生产和栽培季节。通常控制在4月中下旬~10月为宜。使接种后发菌和出菇的温度都能处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栽培季节播种期的确定以出菇温度为主,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7℃~31℃的时期为界,提前10 d~12 d为最适的播种时机。栽培时期确定后,推算各级菌种的制种期,以确保栽培时菌种的适时和适龄应用。

3 菌种制作

3.1 母种种源和基质

从可靠的科研单位引进试管斜面母种进行扩接。扩接的试管基质可以选用PDA培养基或者选用经粉碎的甘蔗渣做主料,添加15%~20%的麦皮做辅料,用5%的石灰水调节pH至12~14(灭菌后pH值降到7~7.5),也可以用菌草粉(象草粉、皇竹草粉、稻草等),用3%的石灰水调节pH值。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8%左右,一般料水比为1∶1.5。

3.2 原种、栽培种基质

甘蔗渣75%~80%、麦皮15%~20%、石灰5%。基质含水量调节控制在65%~68%,一般料水比为1∶1.5。用15 cm×30 cm聚丙烯袋作容器,袋装湿料重500 g,一般26 d~30 d左右走满袋,并在袋料面呈现厚垣孢子,表明菌种已经成熟,要抓紧使用。

4 培养料准备

4.1 培养料配方

配方1:甘蔗渣500 kg、干鸡粪粉75 kg、石灰30 kg。

配方2:甘蔗渣70%、干牛粪粉30%,另加上述基质总量的石灰5%。

上述配方堆制时含水量调节为70%,有条件的地方另加1%的石膏粉。

4.2 设置地沟式发酵通风道

在橡胶林下的外围,光照强的场所,挖长6 m、深20 cm、宽20 cm~30 cm的地沟,在沟面上铺杂木棍、竹棍,两头各自留1 m,便于空气导入。这种简易的通风道既便利又实用,可使发酵堆中间部位能获取充足氧气,以升高料温,促使基质发酵,缩短发酵周期,减少翻堆次数。

4.3 辅料建堆

先在地沟的栅栏状木棍上铺1层厚25 cm~30 cm的甘蔗渣,然后交替铺上1层厚1 cm~2 cm的鸡粪粉或厚2 cm~3 cm的牛粪粉,依次1层甘蔗渣、1层粪粉。撒粪粉时,要求下层少,上层多些。铺料时边铺料边加水,并逐层增加水量,使料含水量达70%,以建堆后有少量水流出为度。建成长4 m、宽1.2 m、高0.8 m~1.0 m的梯形状料堆。最后用3.33 cm钢管或木棍在料顶扎2排30 cm×30 cm的通气道,以利气体交换,排除废气。堆毕用长5 m~6 m的竹片弓或4根塑料管完成弓,插入料堆边上打的洞,形成拱形,最后盖上宽6 m的塑料薄膜。

4.4 翻堆

翻堆的次数多少,视培养基质的堆温变化和当时天气而定。一般采用鸡粪料要堆制20 d左右,采用牛粪料要堆制15 d左右。翻堆间隙时间为6 d、5 d、4 d、3 d或5 d、4 d、3 d、2 d进行。先将外层部位的基质耙堆一边,将内层的基质耙松混匀,做到里外、上下层对调堆积。翻堆时掌握含水量和pH值。料堆水分掌握前湿、中干、后调整的原则,翻堆时用石灰水调节pH。

4.5 堆制发酵料的质量要求

蔗渣湿润有光泽,在干燥部位可以看到放线菌的白斑,蔗渣生熟度适中,有韧性,手握有粘料,含水量65%~68%,没有氨气味和霉味,pH值7.5~8。

5 整畦、铺料、播种

5.1 整畦

栽培畦式有2种:1种是阳畦栽培,畦长6 m~8 m、畦宽1 m~1.1 m,整成龟背形,畦床之间距离60 cm,畦沟深20 cm,这样可以在浇灌水时湿润畦土,平时更便于管理作业;另1种是沟式平面栽培,即将畦沟的土挖出垒在畦梗四周,高约20 cm,畦底整平,成凹式畦,四周要挖排水沟。整毕,在畦面表土上撒一薄层石灰,并用齿耙将石灰与表面土混匀。

5.2 铺料、播种

在铺料前1 d,要灌足畦面、畦底的水,以免干燥的土壤吸掉料中的水。

铺料、播种方法:先在畦面铺一薄层基质,而后在距畦边3 cm~5 cm处,点播2排核桃大的菌种,菌种用量占总用量的30%,接着铺厚8 cm的基质,稍加平整,压平,再点播2排菌种,距料边3 cm~5 cm,用种量为30%,接着再铺8 cm左右的基质,平整压平后在料面点播加散播40%量的菌种,最后再覆盖一薄层基质并加平整压平。铺料总厚度达20 cm左右。覆土可以采取播种2 d后进行,也可以在播种后立即进行,覆盖火烧土的厚度控制在0.5 cm~2 cm。

5.3 插弓、盖膜、盖遮阳网

在畦两边用长3 m的竹弓插上,在弓顶用竹片连接,而后盖上宽3 m的塑料薄膜和遮阳网,膜与网的底边用土块压住(不要全部封死),以防风吹料面。

6 发菌与出菇管理

6.1 发菌管理

播种后2 d~3 d内要将畦面头的薄膜盖住,以增加膜内CO2含量,促使菌丝定殖后爬上土面,在第4 d~5 d,当菌丝浓密时,于下午喷1道出菇水(水温30℃左右),再过2 d菌丝开始扭结,出现少量米粒状的原基,进入出菇期管理。

6.2 出菇管理

当原基出现后,在畦的两头薄膜要升高一半,但遮阳网仍然要盖住两头,以促使空气缓慢交换,这样既达到保温又达到保湿的目的。膜内温度在27℃~31℃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左右。这时期若天气干燥,土壤含水量低,采取畦沟灌水措施,以增加空间小气候的相对湿度。草菇发育很快,从半粒状原基出现到采收仅经过5 d~6 d,所以要加强保温、控湿、通风的管理,确保菇蕾生长发育。

6.3 增产措施

出菇前喷100 mg·kg-1硼砂,可以防止菇蕾萎缩。后期喷1 mg·kg-1三十烷醇,能提高产量;喷0.8%磷酸二氢钾,可提高菇的品质。

6.4 适量堆肥

每采完1批菇后,用30%人尿加70%清水用喷雾器喷于畦面上,也可打洞灌入堆内,一般每100 kg料喷4 kg~6 kg液肥。或者用尿素或硫酸铵配成0.5%溶液追施1次~2次,或者在当潮菇采完后喷上营养液(葡萄糖1%、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5%、维生素B1200片,水100 kg),或者在采收后2 d喷1%草木灰和0.1%尿素混合水。

[1]江炳坤. 培养基发酵处理方法对草菇栽培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4):296-298.

[2]吴华英,谢世杰. 草菇高产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7(6):43-44.

[3]周修赵. 草菇熟料高产栽培模式试验初报[J]. 浙江食用菌,2008,16(1):42-43.

[4]王守现,刘宇,耿小丽,等. 北方地区草菇反季节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08(3):47.

[5]眭辉金,王辉琼,马一鸣. 草菇反季节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食用菌,2010,29 (5): 61-62.

[6]路丽霞,王冰. 草菇林间高产栽培技术[J]. 西北园艺,2010(7):39-40.

[7]于超军,陈立志. 草菇超高产栽培技术[J]. 食用菌,2013(3):64.

VolvariellavolvaceaTechniques Cultivated by Bagasses in Rubber Plantation

JI Chun-hua1,2, WU Zhen-zhong3, SHI Ou-yang1,2, ZHANG Yong-bei1,2

(1.Hainan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Academy of Sciences, Haikou Hainan 570206; 2.Haina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Haikou Hainan 570206; 3.Fujian Juncao Development Project Association, Fuzhou Fujian 350002)

Volvariellavolvaceawas belonged to middle-high temperature strain. TheVolvariellavolvaceatechnique cultivated by bagasses in rubber forest was summarized in the paper through site selection, temporal arrangement, strains of production and the pla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rcropping, which would provid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intercropping edible fungus in rubber plantation.

Volvariellavolvacea; Bagasses; Rubber planta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项目来源: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海南热带经济林下间作菌类、花卉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ZDZX2013020-2)。

冀春花(1982-),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林下经济方面工作。E-mail: jchlover@163.com

**通信作者: 张永北,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质地理与资源环境。E-mail: zybei@yeah.net

2014-07-18

S646.9

A

1003-8310(2014)05-0025-02

猜你喜欢

甘蔗渣橡胶林草菇
草菇增产有三法
橡胶林氮肥穴施下的氨挥发和氮淋洗损失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降解周期可调控的甘蔗渣生物降解地膜增温保墒性能分析
橡胶林
改性甘蔗渣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铬的吸附①
甘蔗渣作为粗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养分消化和采食行为的影响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
用发酵甘蔗渣饲喂肉牛来提高肉质香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