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2014-01-20吕润美段玉山

地理教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价值观人类价值

吕润美 张 琦 段玉山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可持续发展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吕润美 张 琦 段玉山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上海 200241)

只有当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要求成为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时,才会促成相应的行动,还因为只有当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的价值确立之后,各种手段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共同促成可持续发展。因此,确立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目标、采取何种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就很重要。

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教育

从197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峰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环境教育已定位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与人类发展领域的发展教育、公民教育、人权教育等逐渐汇融,推动整个教育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可持续发展是被目前人类社会所普遍推崇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其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共识,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人类未来能够存在的底线,满足该底线的要求,人类才能进而得到更长久的发展[1]。因此,教育必须向全体公民传达: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所要追求的一种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价值观,我们的教育应当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和地球本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从这个角度看,每个国家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包括了促使达到、维持并促进社会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推动、达到、维持、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同时,可持续发展教育也是跨学科教育,是终身教育,也是公民教育。其核心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即一种行动为取向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和行为方式。

一、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价值观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价值,重点在于目的价值的确立。因为,只有当可持续发展的一些要求成为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时,才会促成相应的行动,还因为只有当可持续发展目的的价值确立之后,各种手段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共同促成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价值观主要有[2]:

1.保护自然环境

对每个人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所有物,还有人类共同所有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每个人、每个利益群体,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自然环境是人类能够存在于地球上的前提和基础,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为未来考虑

人类不但有过去,而且有现在,还有未来。人类之所以有今天,因为过去的人类没有限制今天人类的发展。所以,今天的人类同样要考虑到未来的世代,不能因自己的发展而影响甚至危及未来世代的发展,甚至未来世代发展的能力。

3.注重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概念是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的,人类的发展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更不是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发展是一个整体过程,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人类发展,更包括人与自然一起发展。

4.公平

经济发展以效率为原则,但可持续发展必须讲公平,这种公平就是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无论贫富、发达与不发达,都应该达到最大限度的公平,所有的人都公平地享有同样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在自然生态环境支持下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所要实现的价值观教育目标

1.养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价值意识和发展价值意识

人们应该了解自己和他人所持有的环境和发展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决定着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这样的环境和发展价值观却常常不为人们自己所知悉[3]。价值观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达到一种自觉。

2.增强价值推理能力

通过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人们应该有能力在道德和政治问题上,按照所认同的环境价值观和发展价值观,做出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发展达成可持续动态平衡的、理性的选择。

3.促进个性发展

价值观是一个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人能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意义。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倡导的价值观教育,就是通过帮助人们确立健康的、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发展价值观来实现其个性的发展。

4.提高理解和谅解别人的能力

人生活在社会中,彼此需要理解和谅解,才能相互沟通,尤其在多元价值的社会中,特别是关乎个人利益群体基本生存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上,更需要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理解他人的能力,才能做出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决策。

5.促成积极的行动

价值的实践意义在于它能转化为行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所倡导的价值观教育,鼓励人们在社区和自然环境中以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选择和选择背后的环境价值观和发展价值观念。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所倡导的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原则

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我们不是要告诉学生“你该做什么而不该做什么”,我们也不是放任学生不管。这两种极端的方式都不应该出现在校园可持续发展教育当中。灌输式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让学生学到很多自己“知道”的价值观,但是却没有环保行动的能力。很多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要过怎样的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学校的教育就像是“拐杖”的作用,当学生丢掉拐杖就不知道该怎么走路了。我们应该把价值观内化在学生心中,而不是表面化在学生的口头上。学生珍视自己的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才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所应该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所倡导的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原则有:

1.价值观教育引入的目的价值和手段价值必须同受教育者个人关于世界、自身和他人的信念相互作用,才能塑造他们的环境和发展的态度与行为。

2.价值判断以事实和价值标准为依据。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理性推理是价值分析的基础,但教师可采用情感的和美学的手段辅助之。

3.价值观教育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环境道德发展水平,学生彼此之间在认知事实和价值、理解他人以及思考普遍关注的环境和发展问题上,都有差异。他们遵循环境伦理和道德准则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价值观教育应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环境与发展动机、认识、思想、价值等级和最终所关心的事情。

4.价值观教育需要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这样彼此才会开诚布公,受教育者才会接受所教的环境和发展的价值观。

四、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所倡导的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五个价值观教育目标,可以采用五种基本的价值观教育方法。

1.价值澄清

价值澄清主张价值观是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 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非灌输、价值中立的方法, 教给学生澄清个人价值观的技巧, 培养自我评价、自我指导能力。价值澄清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有关环境和发展的价值意识,它通过促使受教育者反思自己的环境选择和行为,明确自己所持有的环境价值观,从而形成自觉的环境价值意识[4]。

2.价值分析

价值分析旨在增强学生的价值推理能力。价值分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涉及识别和澄清有关价值,收集和组织相关事实,确定相关事实的真实性,澄清事实的相关性,达成试探性结论,并不断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分析结果加以审视。

3.道德发展

道德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道德发展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升受教育者的环境道德判断能力,环境道德责任心、环境道德情感和环境道德意志。

4.价值敏感性训练

一个善于理解或谅解别人的人,应该是一个对价值,无论是自己的价值还是别人的价值,十分敏感的人。价值敏感性训练通过将人置之于不同的价值立场上,使之不断变换价值感受,体会每种价值的细微之处以及不同价值之间的差异,从而得以更好地理解和谅解他人及其价值观[5]。

5.价值实践

价值实践目的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将所学的环境与发展价值观念运用于行动。价值实践需要将学员置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之中,面对一定的问题,运用所学的价值观念来做出选择和指导行动。

五、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形式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所倡导的五种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法,可以更具体地分解成不同的教学形式,最后达成教育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 利用图片,如照片、卡通等进行价值观教育,其特点在于形象、生动和鲜明,容易引起学生的联想,印象深刻。

2. 利用报道、故事等进行价值观教育,其特点是背景鲜明,逻辑脉络清楚,便于分析和比较。

3. 利用道德两难来进行价值推理教育,不同的价值观念单独来看都是有其道理,但是彼此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如何处理好价值冲突,直接关系到决策和行动的有效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价值层面上与不少传统价值有冲突,更需要人们价值推理的能力。

4. 游戏和活动,其特点是现实感强,学生可以在设定的情况中“现实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分析,并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直接做出决策和行动。对学生体会价值、运用价值有很大的帮助,并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价值的认同。

5. 诗歌、音乐、散文等艺术形式也可以用价值观教育,其特点在于充分利用了情感和美学的方法,具有更大的感染力,有助于价值意识的唤醒和价值认同的形成,特别是对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确立有很大帮助。

[1] 张坤明.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2]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 Chris Oulton, Wiuiam Scott.田青,许喜琳,译.价值观与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1998,(2):4-6.

[4] John Huckle, Stephen Sterling.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M].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London,1986.

[5] 丁尧清,田青,张琦,等.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图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旧版本地理教材图像系统的比较

从图像系统的类型看,新旧版本地理教材都使用了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和漫画及卡通画等,图像系统丰富多样。且这些图像类型中地图、景观图和示意图所占比例较大(见图2),而统计图和漫画及卡通画所占比例偏小。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明显增加的图像类型是景观图,增加了48幅,明显减少的图像类型是统计图,减少了9幅,其他类型图像数量变化不明显。客观性的统计图的减少及形象生动的景观图的大幅增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这与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通过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旧版本地理教材从选择区域、活动栏目和图像系统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旧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增强,知识性内容减少,整体难度有所降低。除此之外,新版教材的材料和数据大多来源于近几年,增加了教材的亲切感和熟悉感,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上述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降低课堂的知识性和内容的难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美感,更多地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这与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与现代社会对现代公民的要求相吻合。

猜你喜欢

价值观人类价值
我的价值观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