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电影创意的形式与风格

2014-01-20周圣崴

电影评介 2014年20期
关键词:形式

周圣崴

浅析微电影创意的形式与风格

周圣崴

微电影《变形记》中的封闭空间与构图形式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从电影从业人员到普通大众,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微电影制作者,可以说微电影把传统电影拉下了神坛。笔者认为微电影大行其道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微电影创意。微电影的媒介属性决定了其在制作条件上难以达到传统电影的技术水准,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微电影创意较传统电影而言具备更丰富的表现手段和更自由的创作空间。微电影创意成为微电影的创作核心,也使得微电影能将自身的制作限制转化为风格优势。

一、微电影创意的独特性

相较于传统电影而言,微电影对画面和声音的要求明显降低。硬性成本降低之后,创意作为微电影最关键的软性成本就被无形地抬高了。独特的创意使得微电影能在更加开放与不稳定的放映环境中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甚至一些微电影利用创意巧妙地将限制因素转化为了自身风格。因此,对于微电影而言,寻找到独特的创意视角和合适的表达方式是极为必要的。

微电影创意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别于某些传统电影宏大的创意理念,微电影创意的切入点往往非常细微,不求全求大,而是一叶知秋。

比如在微电影《分屏:一个爱情故事》中,导演的核心创意是将画面分为左右两个屏幕,并通过展现不同的风景内容与相似的结构形式来暗示这两个屏幕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通过两个屏幕各自所显现的半边人形象揭示主旨:两个屏幕分别代表了一男一女在约会见面途中用各自手机所拍摄到的画面,相似的画面构图象征着两人情投意合、心有灵犀。此微电影仅在分屏这一剪辑手法上做文章,最终通过形式上的对比与联想实现了创意目的:把形而下的分屏手法和形而上的爱情命题完美地统一起来。

(二)区别于传统电影昂贵的创意成本,微电影创意的实现成本往往相当低廉。

以笔者拍摄的微电影《巴别塔》为例,本片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小物件之间配对与不配对的关系,隐喻“巴别塔”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顺畅与受阻。换言之,本片的创意核心在于从极微小的视角切入表达宏观主题,而实现这一创意的成本却不到20元(买日常小物件如牙膏牙刷等所花费的金额)。当然,这里所说的创意成本主要是指可见的、能够直接表现为具体价格的刚性成本,由不可见因素所支配的软性成本未纳入此讨论范畴。

(三)区别于传统电影缜密的创意手法,微电影创意的表现手法更为灵活自由、不拘一格。

在创意的启发下,微电影能够将制作限制(画面粗糙等)转化为自身优势(由粗糙的画面所产生的独特影像风格)。以微电影《神聊》为例,本片画面多次出现严重失焦、大部分画面均曝光过度、声音处理也颇为粗糙。从技术上来说,本片与传统电影相比没有任何优势,然而本片利用其独特的创意——悬念叙事策略和套层叙事结构将此技术限制转化为了自身优势。本片讲述了三个人在一次闲聊中逐渐发现其中一人的玩笑话屡屡成真,这使得三人陷入了惊恐和焦虑状态之中,三人相互猜疑最终陷入了绝望,影片主题逐渐浮出水面:对真与假、存在与虚无的讨论与对现代人信任危机的反思。画面失焦带来不稳定的情绪体验、过度曝光产生刺激性的心理感受、粗糙声效使得影片具有了某种私密感和日常性。因此,这三项技术缺点竟转变为了符合影片主题的独特风格,足以见得独特创意对于低成本微电影的重要作用。

二、微电影创意的常见表现手法

微电影创意的表现手法体现了“重度能指”这一特点。

(一)构造一个由一组二元对立冲突所构筑的极富张力的叙事框架。

比如微电影《楼蚁》,通过蚂蚁、糖果和玻璃杯三者之间的“微小”关系来隐喻房奴、住房条件和房价三者之间的“宏大”关系。又如微电影《女生日记》,通过一个在校女生心路历程的转变,表达出“美是从知道到懂得”这一抽象概念。再如微电影《拾荒少年》,通过一个拾荒少年的寻母历程追问真相与情感孰轻孰重。

(二)“新瓶装旧酒”。

许多独具创意的微电影常采用新的叙述方式表现已有叙述内容,或采用新的视觉材料代替旧的表现形式。前者以微电影《一千秒计划》为例,同是讲述古老的爱情神话,《一千秒计划》采用理科生做实验的叙述方式重新演绎男生追女生这一亘古不变的偶像爱情故事。后者以微电影《坏未来》为例,导演将后期动画特效与前期真人拍摄(或已有影片素材)相结合,片中用动画绘制而成的爆裂肚肠和喷溅血浆使得真人打斗的暴力场面“去真实化”,不同形式风格素材被重新组合在一起之后,陌生化效果呼之欲出。

“在索绪尔的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是构成一个符号的两个方面,前者谓指构成一个符号的可被感知的表达形式方面,后者谓指以能指为中介所表达的内容实体方面。”[1]微电影创意被赋予了新视角、新材料、新形式和新结构,却并未产生新内容与新题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微电影创意的关键不在于“讲什么”(所指),而是“怎么讲”(能指)。

三、微电影创意的重要功能:将技术限制转化为风格优势

下面笔者将以自己拍摄的微电影《变形记》为例,浅析在一部微电影中如何利用创意充分调配已有资源,将制作限制转化为独特优势。

《变形记》的制作限制相当多,资金匮乏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笔者在筹拍本片时仅有不到300元的拍摄成本,这就要求缩短拍摄周期,因为多一天时间拍摄就意味着增加一倍的器材租赁费用。复杂的演员调度、变化多端的天气与其它突发状况也会拖延拍摄进度进而导致超支。于是我采取规避干扰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用镜头调度代替演员表演,即通过构图、角度、镜头运动等传递画面信息,这就省去了调度演员的时间。又如用室内拍摄代替室外拍摄,这就可以避免天气和其它突发情况的干扰。再如大量采用特写和分切镜头代替全景与长镜头,这就使得影片在寻找场地的时候更方便(因为大景别消解了具体的空间环境),同时也使得影片不必陷入反复拍摄一条完整长镜头的“时间泥潭”。

排除拖延拍摄周期的干扰项后,笔者将现有拍摄资源:回收而来的大量废纸、家用小物件、一盏照明灯、一台摄影机、一位非职业演员,与上述拍摄要求相结合,最终产生了影片的基本形式风格要素:(一)室内拍摄与对称构图相结合产生了本片封闭压抑的视觉效果。(二)分切与特写镜头使得影片的剪辑节奏加快,空间假定性增强,这就使得影片倾向于表现主义风格,这也与原著小说主题相符。第三,全片仅有一位演员,这使得影片必须让其它道具如纸张、家用小物件等活动起来,让它们与演员发生矛盾,从而推动剧情发展。

微电影《分屏:一个爱情故事》中分屏的形式创意

当影片拍摄完毕后,笔者发现由于只有一盏灯进行打光,导致光影层次不丰富,色彩变化不细腻。为了弥补此缺陷,笔者在后期编辑时去除了色彩,采用黑白影像,并加大了明暗对比度,这样做一方面弥补了摄影缺陷,另一方面黑白与高反差的影像风格也给人以压迫性的视觉体验。为了进一步强化影片的戏剧效果,我又采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将红色丝线这一意象引入片中,使得男主角不断与丝线、家用小物件和大量废纸“斗智斗勇”,最终异化成一只苍蝇。与此同时,红色丝线与黑白影像的对比又使得色彩具备了某种隐喻功能,红色所暗示的烦躁与焦虑,和其它意象一并构成了充满现代性焦虑的象征体系。

由短周期所带来的限制——室内拍摄,转化为了符合本片封闭空间形式的画面构图;由低成本所带来的限制——拍摄资源与人员匮乏,转化为了符合本片焦虑压抑风格的意象群组。由此可知,想要营造出独特的形式与风格,并不在于创作者拥有多少丰厚的拍摄资源,而在于创作者能否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的价值与潜力。而微电影创意的关键是在仔细考量限制因素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与价值,并对资源进行合理调度。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依托于移动终端播放和网络平台传播的微电影在制作层面拥有了相较于传统电影而言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人人都可以拍微电影”使得微电影创意的形式与风格特征具备多元性、开放性与灵活性。相较于传统电影而言,微电影创意的独特性体现为更加细微的观察角度、更加低廉的实现成本和更加自由的表现空间。微电影创意的形式与风格特征体现出“重度能指”的后现代特征,创作者更多地把重心放在“怎么去表现对象”而非“表现什么对象”,后现代主义常用的拼贴、复制、并置、对位等表现手段常出现在微电影中。微电影创意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将技术与制作层面的缺陷和限制因素转化为独特的风格特征,对于一部微电影而言,画面是否精良、灯光是否层次分明、摄影是否熟练似乎已经让位于由独特创意所构成的奇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生产与制作门槛也将不断降低,创意的生发机制将变得更加简单与便携,一个人人都可以把个人化、日常化的点子和想法通过微电影创意实现出来的时代将到来。

[1]孟宪励.全新的奇观——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电影[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93-94.

周圣崴,男,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化批评研究。

猜你喜欢

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扶贫社——脱贫攻坚的新组织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