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住中华民族的魂

2014-01-20

中国德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姜昆青少年德育

本刊记者++齐++欣

姜 昆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华曲艺协会会长

大家都知道,姜昆是个名人,在2012的“两会”上,他的提议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他又忙里忙外,东奔西走,我想知道,兼有多种身份的他,究竟在干什么?

中国德育:您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又身兼数职,圈里圈外一直很忙,可您还特别关注青少年教育,受人民教育出版社委托,您负责编撰了《中国曲艺曲种一瞥》的基础教材,在2012年“两会”上,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您又提交了题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实验课程》的议案,能说说您的想法吗?

姜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新时期德育工作发展方向,指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应该成为当代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蒙学教育,将对全面提高我国民族道德水准和青少年文化素养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我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家实验课程,其项目意义对内将重塑民族道德体系,对外将稳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保证国家文化安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作为当代社会伦理道德基础和社会行为准则的理论基础,更主要的是随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有效传承,必将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以带动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将保证在新世纪中国经济之持续腾飞以及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同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重点强调“忠孝、仁爱、诚信、道义、廉耻”等人的道德与精神修养,这一点正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与沦丧最有力的救助措施。实践证明:自启蒙教育阶段便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儿童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并为青少年建立正确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起到奠基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精神财富,正是中华先哲们留给我们进行社会救赎的理论体系和实用工具。基础教育阶段是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情操的陶冶、人格的熏陶、修养的加强,对于开启学生智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德育:现在的学生在理想、感恩、抗挫折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生命安全等方面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您刚才提到一个观点“优秀传统文化是道德滑坡最有力的救助措施”,您为什么这么说?有何依据吗?

姜昆:大凡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常能以孝悌对待家人,以诚信对待朋友,以道义对待取舍,以仁爱对待社会,以厚德对待万物,并以“慎独”之心保持其质朴的生活态度。

所以我要大声呼吁:让孩子们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吧!因为那里面有“天下为公”的理念,“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境界,“高山流水”般的友谊等宝贵的人生态度。

我们目前的社会,太缺乏这类精神操守了!

中国德育:国学是经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深厚文化积淀,先贤圣士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十年来,国学教育方兴未艾,全国各地众多的中小学自发的将《弟子规》《论语》等传统蒙学内容纳入其校本课程,各种围绕传统文化进行的不同形式的教学实验活动大量涌现,且现在已经参与其中的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无不受益。您是怎么看待这一现象的,您对目前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满意吗?

姜昆:我了解到,教育部及其业务机构在其现有语文教学体系中,已增加一定量的文言文、古诗词和书法类教学内容,但尚未涉及到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经典教育内容(如《声律启蒙》《论语》《大学》等),也未形成完整教学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我党确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化战略,提出如何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在中小学阶段系统地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问题都已迫在眉睫,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但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进行系统、深入的教学面临以下诸多问题:无教学目标、无教学计划、无标准教材、无专业教师、无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和评价体系等等。总之,传统文化教育急需科学的引导和规范的管理。

中国德育: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您已经迈出了扎实的一步,比如,在您的倡议下,《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实验课程》已经编辑成书,并进入实验阶段,使国学教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除此之外,您还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能介绍一下吗?

姜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信息资源有效应用对策研究》国学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小组共同编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列教程”,首次提出了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的教育理论。强调其教学目的是“良好行为规范、高尚审美情趣、质朴道德操守,深邃哲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完毕相关系列教程和教学教辅丛书,其课程结构可总结为:“儒学养正,兵学相佑,道法自然,文化浸润”。其课程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课程《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中国古典诗词欣赏》,又在每学科中加入民俗文化与传统艺术教学模块,其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历法与节气、中医与儿童保健、茶道、京剧脸谱、年画艺术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欣赏、中国书法艺术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欣赏、中国古建筑美学欣赏、中国玉文化、中国陶瓷文化和明清家具文化等,经典研习与文化熏陶相得益彰。同时,课题组已着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及学科教育科研工作,希望在“十二五”阶段能以此作为基础,逐步深入开展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中国德育:您今后还有什么打算?您的建议和心愿是什么?

姜昆:我衷心地希望通过系统化优秀国学文化教育,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价值转化为当代青少年人格培养和道德构建的核心思想与高度共识,在青少年一代心中种下中华民族的根,文化的根。我最大的心愿是,首先,在国家层面建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研究机构,重新审视并定义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起作用和地位,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指导在基础教育阶段逐步实施标准化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其次,完善学科建设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必修课程,应由相应的研究机构与实施机构,通过科研课题实践,逐步完善其教育理论,制定学科教学规划,编制教学进度与计划,修订学科教材,培训专业教师,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第三,建议国家教育部将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国家实验课程。

在青少年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其德艺双修的特性将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品质,更重要的是,它是固守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文化安全的中流砥柱。在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不应成为古文或文言文教育,所以,不应依附于现有语文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应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做为国家实验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体系。

中国德育: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杨艳利

猜你喜欢

姜昆青少年德育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姜昆有座艺术收藏馆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图说天下
姜昆含泪追忆李支华:我的搭裆我的父兄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