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地理课堂结构优化探微

2014-01-13

地理教学 2014年19期
关键词:高三目标探究

武 强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125)

高三地理课堂结构优化探微

武 强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125)

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体系下,以巩固性整理为基础,升华性提高为重点的教学。这一阶段课堂教学的特性决定了其课堂结构有别于高一、高二新课教学的课堂结构。我校地理组根据高三课堂教学的任务特点,在借鉴了大量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完善后,提出了“定向、自查、探究、训练、构建”五环节课堂结构教学模式,以期实现高三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课堂结构;高三地理;优化

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体系下,以巩固性整理为基础,升华性提高为重点的教学。这一阶段,地理教学活动对高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也更加凸显出来。教师是根据向学生传递的课程内容及其传递方式,决定其课堂上发生什么。合理的课堂结构能够将课堂教学诸要素统一协调,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组合状态,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高三地理课堂复习教学的特性决定了其课堂结构有别于高一、高二新课教学的课堂结构。我校高三地理备课组根据高三课堂教学任务特点,在借鉴了大量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出了“定向、自查、探究、训练、构建”五环节课堂结构教学模式,以期实现高三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下面笔者就这五个环节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措施进行阐述。

一、定向——明确教学目标,建立评价标准

所谓定向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授或示范,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目的、对象和方法,明确学习活动步骤、重点和难点,预见结果,概略地了解过程,在头脑中建立起学习活动的定向映象。在教学中定向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活动都是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的进行。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性功能,它被视为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高三地理复习,面广量大,而时间紧迫,因此课堂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制定清晰、准确的教学目标,以提高教学活动对应试高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通过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目标,使他们认识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标要求和应试作用,有利于帮助他们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实践中,我校高三地理备课组尝试利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来把握好复习内容的准度、深度、难度和广度。双向细目表是一种体现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之间关联性的命题计划表,其常见形式如表1所示。通过双向细目表,我们可以弄清本节课中要复习的知识点以及其考查层次、重难点和可能采取的考查方式或题型等,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度。同时,双向细目表也是教学评价的有效工具。如果教师能保证课堂练习的每个题目均与双向细目表中某项考查目标和内容相对应,那么在学生完成题目之后,就可以利用双向细目表来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课堂教学目标出示环节时间一般控制在2分钟左右。

表1 双向细目表的常见格式

二、自查——检测地理双基,摸清基本学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升华认知必须要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上。在高三地理复习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把复习课当作新课来进行教学,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厌烦情绪;如果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复习教学的深度和难度随意加大,则会使学生产生压力和恐惧心理。这两种情况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只有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基础之上确定的教学内容、重点和方法才是正确合理的。因此,在明确了课堂教学目标后,我们还应该摸清学情,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和关联,然后再对课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合理的设计。

最直接有效了解学情的方法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检测。我们一方面可以把将要在课堂中复习的基础知识点用引导性的语言和结构化的形式编制成问题自查单,以便于在检测学情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和构建知识框架。另一方面,精心挑选1~2道具有一定难度,能够充分暴露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上缺漏的综合题,让他们清楚自己与复习目标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的紧迫感。我们也可以在自查单上增加“质疑反馈”项,让学生将自查过程中遇到的不足和疑惑归纳出来,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以此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需要在课堂上重点“补什么”,进一步提高他们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教师根据自查环节反馈的学情信息来确定接下来复习的重点和方法,从而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极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复习效率。自查环节在课堂中所用时间一般为5至7分钟左右。

三、探究——突破重难点,感悟新思维

探究是指将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所反馈的薄弱点以问题为载体来设计,以任务驱动来开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去感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学科思想,实现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目的。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与重点所在。探究活动的问题不要过多,一般由3个探究问题组成为宜,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设计或选择的探究问题一定要符合该部分复习内容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导向,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

那么如何把握准地理各知识点的高考命题导向呢?我们同样可以利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来分析研究某部分复习内容在近年来地理高考“考了什么”和“怎么考的”。例如,要了解“天气系统”部分的高考命题方向,我们可以经过对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卷分析后制作成表2。通过该表,我们对该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的分值权重、能力要求和题型等一目了然。为了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维,对于选择题形式的探究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化整为零,分解成若干小的问答题,以综合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表2 2012年和2013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天气系统”考点细目表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自己获得的东西,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学以致用、得心应手。高三复习阶段是个很具思考力的阶段,教学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地理能力的提升和地理思维的形成。提升学生能力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归纳出地理原理、规律和方法。因此,探究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探究活动的难度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留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考、多感悟。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有困难的学生或小组进行个别指导,每个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展示彼此在解答问题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鼓励他们相互点评,进一步启发他们的智慧。学生展示后,教师再对探究活动中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精讲点拨。教师的讲贵在精巧,启发讲、补充讲、总结讲,句句要讲在点子上,要使得课堂能够有所升华,有所拓展和延伸。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总结出探究活动所要落实的对地理原理、规律和方法的新体验,从而完成对课堂地理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和地理思维的提升与拓展。

四、训练——当堂练习巩固,强化地理思维

根据心理学理论,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高效的学科思维模式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解题训练。高考也是通过解题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品质和学科技能方法的学习效果和水平。因此,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高三地理课堂复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探究活动后立刻进行当堂练习不仅能够巩固知识,拓展并强化他们的思维,形成相关技能,而且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当堂发现和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时,我们要注意下面三个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知识是基础,方法是关键,思维则是核心。只有形成高效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做到知识和方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因此,所选择的训练题目必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练习能使学生强化地理思维模式,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做到选练的题目适度、适量。所谓适度,就是难易要符合该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能力要求,既不过度拔高,又不过于简单。所谓适量,就是练习题目数量要以学生经过努力在10分钟内能完成为限。三是及时反馈原则。对于训练结果,教师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取得了多大的进步,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该如何去弥补完善。及时的反馈、积极的鼓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从而使其在课后的学习更加积极和主动。

五、构建——及时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结构

构建是指对课堂复习内容中的信息通过选择性提取、意向性梳理、辩证性分类、组合性加工等方式整理后,利用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通过纵向与横向联系,将其纳入到整个地理知识结构中,从而帮助学生不断地形成较完整的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系统的过程。如果说每一次的课堂“整理”是制造出一块“砖”,那最终的目标必然是要“构建”成一座“房”。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及时归纳整理来构建知识结构是对教学效果的升华。学生的地理能力和地理素养就是在一次次的“构建”中得到不断的提升。高层次的构建能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概念图。运用概念图作为一种复习的技能和策略,能有效改变学生的认识方式。它一方面会使得知识点简明直观,利于理解和储存记忆;另一方面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从系统的高度上思考,触及一点,就能迅速的反应联想,形成一个相关的知识群,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准确、开阔和完整。

思维导图可以将各级知识主题的关系以隶属与相关的层级体系表现出来,它是构建知识结构简单而极为有效的发散性思维工具。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我们先在黑板中心位置写上课堂复习的核心词语,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推导、分析、归纳和演绎的方法,打破教材的章节限制,以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为范围,通过纵向分层、横向拓展,形成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在主要的线条上标注出关键词,来说明知识点间的关系,体现思维过程,如图1。完成本环节的最好方式是教师让学生自行去讨论和构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要指导学生在构建的过程中注意结构图的开放性、逻辑性和层次性。构建环节的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

图1 交通运输布局知识结构的构建

虽然教无定法,但是教师确实需要一个框架以帮助他们了解和组织目标,并使之被清晰地理解和方便地实施。这一框架可以帮助教师计划和传递合适的教学,设计有效的评估课题和策略,并确保教学和评估与目标相一致。我校地理组探索的“定向、自查、探究、训练、构建”五环节课堂结构模式在理论基础和系统性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探讨之处,但是,实践表明它合理的规范了学生与教师两要素在课堂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并且紧扣高三地理教学目标,把知识教学与智能培养结合了起来,非常适于地理课堂以章节或专题为模块的复习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三目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高三·共鸣篇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我把高三写成诗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