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伐桑树不同技术处理的试验初报(Ⅰ)
——不同技术处理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

2014-01-13王泽林李伟元陈继久宋友全跃平

蚕桑通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两区四区南充

王泽林,李伟元,陈继久,宋友全,冯 跃平,袁 雄

(1.南充蚕种场,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蚕丝学校,四川 南充 637000;3.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南充 637100)

春伐桑树不同技术处理的试验初报(Ⅰ)
——不同技术处理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

王泽林1,李伟元1,陈继久2,宋友全1,冯 跃平3,袁 雄2

(1.南充蚕种场,四川 南充 637000;
2.四川蚕丝学校,四川 南充 637000;
3.南充市嘉陵区吉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南充 637100)

在栽植密度一定且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春伐桑树不同技术处理与春季桑叶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栽植密度每667 m2桑地面积1000~1200株、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每667 m2桑地面积留条7500~8000根,低干无拳式树形的组合,可适当提高幼虫生命力、茧层率、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全茧量、茧层量和产卵量。

桑树栽培;树体管理;桑叶产质量

桑园工作是蚕桑生产的基础工作,提高桑叶产质量是桑园工作永恒的主题。提高桑叶产质量的单因素措施已有诸多报道,这些单因素技术处理措施不能完全达到整体提高桑叶产质量的目的。为此我们从树体管理入手,于2010~2012年连续三年进行了该试验。现将春季及夏秋季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桑品种:嘉陵20号,2000年栽植,栽植密度1000~1200株/667 m2,生长势中等。

供试桑园:南充市吉安镇三村七社,供试桑园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如表1。

表1 供试桑园基本理化性状Table 1 The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ulberry field for experiment

供试蚕品种:洞·庭。

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设15个处理区(表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45个试验小区。每区桑树100株,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同一时间分别调查其春季发芽率、新稍条长、桑叶硬化率、桑树黄叶率和芽条生长量,并就产叶量做一个比较。

蚕品种设3个重复区,常规方法收蚁,每区收蚁0.5 g。小区用桑100株,随机区组排列。自收蚁之日起到上蔟均在养蚕制种环境,给桑条件,采摘叶位、数量、成熟度一致的情况下,各试验小区对号给桑饲育,同一时间分别调查其幼虫生命力、茧质及卵质。调查数据统一用Dunaun,s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分析比较,百分率均作Sin-1√x转换。

1.3 桑树管理

施肥比例:N∶P2O5∶K2O=10∶5∶5。

栽植密度:每667 m2桑地面积1000~1200株。伐条:每年12月底到翌年1月初统一伐条。疏芽:新稍条长85%达到15~20 cm时统一疏芽。

采收程度:每条顶端留叶5~6片。

表2 试验设计Table 2 The experimental plan

表3 桑树不同技术处理对桑叶产量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on the mulberry mulberry leaf quantity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树不同技术处理对桑叶产量的影响

通过表3可知:①(春季)发芽率(F1.17<F0.052.04)各处理区无明显差异,最高的是D3区,最低的是B1区;新稍生长量方面最高的是D3区,最低的是A1区,且B2、C3、D2、D3四区与A1、B1、C1、CK四区差异显著;产叶量方面最好的是D3区,最差的是A1区,且D2、D3两区与A1、B1、C1、CK四区差异显著;②(夏秋季)桑叶硬化率(F1.87<F0.052.04)和桑叶黄叶率(F1.69<F0.052.04)各处理区无显著差异;芽条生长量(F0.052.04<F2.19<F0.012.74)方面D3区与A1、B1、C1、B3、CK五区,C3、D2两区与A1、B1、C1、B3四区差异显著;产叶量(F0.052.04<F2.39<F0.012.74)方面D2、D3两区与A1、B1、C1、B3、CK五区差异显著。说明桑树不同技术处理对桑叶产量的影响较大。

2.2 桑树不同技术处理对桑叶质量的影响

通过表4可知:①(春季)幼虫生命力(F1.69<F0.052.04)各处理区无明显差异;茧质各处理区在全茧量(F0.052.04<F2.48<F0.012.74,C3、D2、D3三区与A1、B1、C1、CK四区差异显著)和茧层量(F0.052.04<F2.31<F0.012.74,A1区与B2、C3、D2、D3四区差异显著)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茧层率则无明显差异(F1.47<F0.052.04);卵 质 各 处 理 区 在 产 卵 量(F0.052.04<F2.26<F0.012.74,D2、D3两区与A1、B1、B3、C1、CK五区差异显著)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良卵率(F1.73<F0.052.04)和实用孵化率(F1.61<F0.052.04)方面差异不显著;②(夏秋季)4龄结茧率F1.72<F0.052.04)和虫蛹统一生命率(F1.46<F0.052.04)方面各处理区无显著差异;茧质方面全茧量F0.052.04<F2.26<F0.012.74)D3区与A1、B1、C1、B3、CK五区,C3、D2两区与A1、B1、C1、B3四区差异显著。茧层量(F0.052.04<F2.33<F0.012.74)D2、D3两区与A1、B1、C1、B3、CK五区显著差异。而茧层率F1.64<F0.052.04)各处理区无显著差异;卵质方面良卵率(F1.41<F0.052.04)和实用孵化率(F1.59<F0.052.04)各处理区差异不显著。产卵量(F0.052.04<F2.43<F0.012.74)D2、D3两区与A1、B1、C1、B3、CK五区差异显著。综上所述,桑树不同技术处理对幼虫生命力影响不大,但对茧质和卵质,特别是对产卵量的影响较大。

表4 桑树不同技术处理对桑叶质量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on the mulberry mulberry leaf quality

3 小结与讨论

提高茧质是丝茧育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增加产卵量是种茧育工作永恒的主题。本试验结果告诉我们:桑树不同技术处理措施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较大,丝茧育桑园和种茧育桑园均可采用该组合,以提高茧质及蚕种质量。

目前农村大多采用滚动式养蚕方法,这种方法既可提高蚕室利用率,又可增加667m2桑地面积的产茧量。桑树的栽培管理及提高桑叶产质量的各种技术措施,就成为制约蚕桑生产和提高蚕室蚕具及667m2桑地面积利用率的瓶颈。如何在保证桑叶产量的同时提高桑叶质量,本试验从树体管理的角度做了些探讨,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The Experiment Report of Mulberry Spring Pruning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ies(Ⅰ)

WANG Ze-lin1,LI Wei-yuan1,CHEN Ji-jiu2, SONG You-quan1,FENG Yue-ping3,YUAN Xiong2
(1.Nanchong Silkworm Field,Nanchong 637000 Sichuan,China;
2.Sichuan Silk School,Nanchong 637000 Sichuan,China;
3.Nanchong Jialing Ji'a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Nanchong 637100 Sichuan,China)

On the premise of same planting density and mulberry management measures,the influence of pruning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o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mulberry leaves in spring was research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planting density was 1000~1200 trees in each 667 m2field,the ratio of fertilization was N∶P2O5∶K2O=10∶5∶5,the remaining branch number was 7500~8000 in each 667 m2field,the larval vitality,cocoon layer ratio, percentage of good eggs and the hatching rate were promoted,and the mulberry leaf yield,whole cocoon weight,cocoon shell weight and fecundity were promoted significantly.

mulberry planting;tree management;quality and quantity of mulberry leave

S88872

A

0258-4069[2014]02-015-04

王泽林(1964-),男,四川南充人,技师,主要从事桑树栽培的推广工作。E-mail:wangzelinzhq@163.com

猜你喜欢

两区四区南充
“两区”建设背景下北京国际孵化平台创新要素集聚路径研究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中心四区 买少见少,地价赶超房价
中心四区人气代表:中海学仕里——广钢板块少见小户型多房产品
全力打造“四区”,建设美丽幸福新崇义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南充市委书记为什么夸玉皇观村
打造一城四区格建和谐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