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由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学法的实践
——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为例

2014-01-12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窗帘新知学法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

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由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学法的实践
——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课为例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胡荻华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学法的改革。通过下面说课案例,可以让全省物理教师深刻体会教法固然重要,但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在学生学习了《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基础上,对压强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和运用,是压强知识的补充和延伸。本节课的知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联系非常密切,能抓住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的特点,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探索物理规律的兴趣,能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说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同)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流体中,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教学难点:了解飞机机翼的形状,及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合理地解释现象的能力。

[重点的依据]掌握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能用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的依据]飞机的机翼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认识。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用实验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找到学生认知起点。找到后,在“最近发展区”里活动,使学生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机会,做到课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推进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五、说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置身于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亲身体验、探究、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得出物理规律,再通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实例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升华。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引领学生采用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和分析交流法。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六、说教学流程

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现对教学程序做以下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从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3~5分钟)

教师课件展示:

温馨提示:

打开的窗帘:窗帘内的空气流动速度()窗帘外的空气流动速度。(选择“大于,小于,等于”)看到窗帘飘向窗外,请猜测:窗帘内的气体压强()窗帘外的气体压强。

[设计意图]新课的引入并没有采用教师演示或者学生动手实验,那样可见度不高,并且还浪费时间,让学生看窗帘飘向窗外这个学生在班级常见的现象引入新课,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学生会有各种猜测,很可能猜测不到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师出示课件:特意找学困生回答这2个空,目的是防止他们溜号,锻炼他们的思维,教师都给予肯定及时的表扬,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引出课题。

(二)动手实验探究新知一: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0分钟)

首先对课前的现象分析,教师引导:窗外有风,教室内无风,导致气体的压强发生了变化。教室内的气体压强比窗帘外的气体压强大,所以才把窗帘压向窗外。

请学生自己动手感知空气的流动速度发生变化时,气体的压强也跟着发生变化。

(设计3个活动)教师课件展示:

经过实验后,师生很容易共同总结出: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操作,亲身经历,领悟,发现规律。班级的学生有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喜欢做实验,教师要发动成绩优异的学生,来带动学困生。采取捆绑式,合作交流,完成这部分教学。

(三)类比实验,探究新知二: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0分钟)

本节课的课题是“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告知学生液体气体统称流体,请同学们根据刚学过的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猜测: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有前面的3个活动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利用桌子上的实验器材:一盆水,一个吸管,2个乒乓球。验证自己的猜想。用吸管向水中的2个乒乓球中间吹水,使2个乒乓球之间的水流速加快。

尽管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了,但还是不够深刻,因为没有现实的生活中的实例。所以用视频播放远洋轮与“奥林匹克号”铁甲巡洋舰相撞事件的报道告知学生:正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所以航海规则规定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在此教育学生热爱物理,物理是很有用的一个学科,进行情感教育。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用类比猜想的方法,效果也会很好,因为物理是来源于生活。突出情感教育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然要求。

(四)初步应用巩固新知(10分钟)

1.分析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这部分教学采用阅读自主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疑难之处教师必须讲。找到学生的思维起点:学生对于飞机上表面的空气流动的速度大理解不透。教师利用板图:扫除学生自学的障碍。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大放手是一种不了解学生认知起点的做法。班级的学困生很难弄清楚机翼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快。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扫清学生的思维障碍。

2.课后练习(3分钟)

为了巩固新知,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尝试刚刚获得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课后的习题。

(五)反思评价回顾新知(3~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学生从知识、能力、兴趣等多方面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外作业拓展新知

1.各小组同学课下进行硬币跳高比赛,下节课互相交流,看看怎样才能让硬币跳得更高更远。

2.回家之后找到合适的器材,自制一把小喷壶带到学校,比比看谁的制作更有创意?

[设计意图]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我设计了两道动手实践的作业,希望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猜你喜欢

窗帘新知学法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赶路人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巧做窗帘
相思湖
窗帘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