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比特币很像货币

2014-01-08程实

金融博览 2014年1期
关键词:普及性购买力三性

程实

对于什么是货币,经济学家的认识在不断变化。在每一个时代,经济学家对货币的定义和理解都是有理有据的,但仍超脱不了他们的时代。例如马克思,尽管他提出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就是货币”的妙论,但他既没看到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霸权地位崛起,更不会想象到由电脑里P2P软件算出的比特币将会掀起的热潮。

所以,理解比特币,需要理解货币,而理解货币,则需要忘记传统理论的表述形式,穿过时代触摸理论的精神实质。在笔者看来,货币的本质属性有三:普及性、稳定性和清偿性。人们在接受一种货币之前,首先会考虑,这种货币能不能用出去,这取决于有多少人已经接受了这种货币,以及它在多大程度上被应用于经济活动之中,这就是普及性。人们在接受一种货币之后,也会考虑,这种货币能换来的东西会不会保持不变,即货币购买力能不能得以保障,如果购买力大幅下降,人们就会放弃它,如果购买力大幅上升,人们则会窖藏这种货币,两种情况下货币的普及性都会受到普遍打击,只有购买力变化不温不火,保持长期稳定,人们才能安心持有、频繁使用,这就是稳定性。此外,人们在准备由短期接受转为长期使用一种货币之前,则会考虑这种货币是否包含长期承诺,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持有货币就能得到相应的对价清偿,这就是清偿性。

货币的出现和消亡,都和“三性”的变化息息相关,每一代货币都有自身鲜明的特征,货币的进化就是先满足、再破坏货币“三性”的过程。先看金银,金银的本质是“商品”,商品本身就有价值,而金银的贵金属价值就是支持其成为货币的底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底气满足了货币“三性”,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金银作为商品的优点又变成了抑制其发挥货币职能的缺点。作为商品,金银是一种实物,以使用为目的的话,实物的物理分割是有极限的,全球经济规模迅猛扩张引致了货币需求的急速膨胀,金银作为实物的分割和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货币需求,货币普及性受到破坏。而各国借由国际贸易吸引金银内流并窖藏金银的趋势,则进一步导致货币稳定性受到破坏。“三性”中有两性受到打击,金银只好退出货币体系,回归商品本位。

随后,货币进化为纸币。纸币的本质特征是“信用”,国家用权力实现了纸币的普及,并用主权信用保障了纸币的稳定和清偿。不过,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纸币的使用受到局限,虽然“币”不会灭亡,但以“纸”为媒的局限却日益凸显,纸币的普及性受到冲击。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界经济活动渐趋频繁,但以国家信用为背书的纸币却不是超主权的,受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货币汇率波动剧烈且频繁,货币稳定性由于主权的差异性存在而受到挑战。此外,次贷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使全球货币政策在近五年经历了三轮全局性宽松浪潮,货币的普遍、连续超发,使纸币的清偿性受到质疑,因为其清偿力并不会像金银那样得到天然的保证。

在纸币的货币“三性”受到冲击时,比特币的出现让人振奋。它的最大特征是“虚拟”,不与任何现实有天然的关联,具有屏蔽诸多现实烦恼的优势。它不与任何国家关联,因此具有超主权性,可以完全规避纸币汇率无谓的波动;它不与任何发行方关联,且具有2100万单位的天然发行上限,增量发行也有成本递增的特点,能够完全规避纸币超发的风险;它不与任何监管权威关联,有潜在的货币自由。不过,从货币“三性”出发,比特币不仅现在不是货币,未来进化为货币的可能性也正由于当下的炒作而受到致命打击:就普及性而言,绝大多数人连比特币是什么都不知道,更遑论普及了,而比特币价格被炒得越高,其未来普及就越困难;就稳定性而言,缺乏必要的监管、缺乏对炒作的抑制手段,比特币价格高起高落,完全不具备价值表征和财富储藏的作用;就清偿性而言,比特币虽然是虚拟商品,但不像金银那样有内在价值,也不像纸币有国家信用做背书,因此清偿可能性几近于无。

可见,比特币不具有货币的本质属性,比特币被热炒,只是人们对纸币失望的一种另类表现,信用货币体系的确需要加强货币节操和内在约束,但由此对比特币寄予厚望,未免有些不切实际。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及性购买力三性
欧洲购买力人均降近800
关于非艺术类院校音乐通识课程改革的建设构想
从城乡音乐教育的差距看音乐教育阶段性和地域普及性——以安徽省六安市城乡学校为例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
提高法治能力要增强“三性”
商品房购买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