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无复流影响及其机制

2013-12-25,,,,

精准医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丹红经皮心电图

,,,,

(1 青岛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专业,山东 青岛 266021; 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已成为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行PCI术开通犯罪血管后,仍有高达10%左右的病人缺血区并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即无复流现象,其在急诊行PCI治疗病人中所占比例可高达15%[1]。无复流作为心肌梗死后病人预后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已受到广大介入医师的关注。目前研究认为,无复流现象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微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炎症因子释放、氧自由基释放、中性粒细胞聚集等[2]。丹红为我国传统医药,能通过抗凝、清除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保护内皮细胞等多种机制及途径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本文旨在了解PCI术前和术中静脉应用丹红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8月—2012年4月,收集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就诊、并接受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60例,随机分成静脉应用丹红加PCI组(丹红组)和直接行PCI组,各30例。入选条件:①首发心肌梗死病人;②明确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③接受了急诊PCI术;④非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病人。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肝病病人;②肾衰竭病人;③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及凝血障碍的病人;④有明显感染的病人。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n=30,例)

1.2 方法

1.2.1用药方案 丹红组病人PCI手术开始即给予丹红(步长制药有限公司)4 mL加入500 g/L葡萄糖注射液2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然后给予20 mL丹红加入500 g/L葡萄糖注射液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维持至PCI手术结束。直接PCI组不使用丹红。所有入选病人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300 mg嚼服,氯吡格雷(波利维)600 mg嚼服。

1.2.2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 所有入选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术后48 h采集静脉血4 mL,室温自然凝固10 min后,3 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层血清置于密封试管中,-70 ℃冷冻保存待检。IL-6浓度检测采用ELISA试剂盒(上海劲马实验设备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2.3PCI及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所有入选病人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确定相关罪犯血管,对于狭窄程度≥75%的血管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支架植入后,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参照GIBSON等[3]的方法,由两位介入医师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回放速度为每秒30帧),取均值作为矫正的冠状动脉血流分级(TIMI)数计数(CTFC)。

1.2.4单导联ST段回落百分比检测 所有胸痛病人在诊断明确前均每半小时行心电图检查一次直至PCI术前,PCI术后2 h再次行心电图检查,选取术前ST段抬高最高的导联心电图及术后2 h对应心电图导联分析ST段回落百分比。以TP段为等电位线,ST段回落≥50%为ST段回落良好,ST段回落<50%为ST段回落不良。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PCI术前、术后IL-6比较

手术前直接PCI组与丹红组IL-6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149,P>0.05)。术后48 h两组IL-6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058,P<0.05)。丹红组IL-6水平较直接PCI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显著性(t=5.083,P<0.05)。见表2。

2.2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心电图分析

两组相关罪犯血管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0.287,P>0.05)。CTFC以40 s为TIMI 3级与TIMI 2级的分界线,直接PCI组与丹红组相对应的罪犯血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5)。心电图分析显示,直接PCI组病人PCI术后ST段回落良好15例,丹红组23例,差异有显著性(χ2=4.593,P<0.05)。见表3。

表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手术前后IL-6水平比较

表3 两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结果比较±s)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目的是尽快恢复梗死心肌的血流,以减少心肌梗死后的各种并发症,如恶性心律失常、心室游离壁的破裂、室壁瘤甚至猝死等,从而改善病人近期及远期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即使相关罪犯血管冠状动脉造影达TIMI 3级血流,梗死区微循环血流也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即无复流现象)。无复流现象越来越受到介入医师的重视。本研究CTFC和PCI术后2 h ST段回落百分比直接和间接反映丹红治疗病人梗死区微循环血流优于直接PCI组。

ST段回落是判断心肌再灌注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5],通过ST段回落来评估心肌再灌注的方法很多,本研究采用特异度及敏感度更高的单导联[6]、单截点[7]的STR评估,结果显示,丹红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较直接PCI组减少。此外,CTFC作为直接的证据表明,丹红组与直接PCI组术后心肌再灌注有明显改善,且与罪犯血管分布无关。丹红是从传统中药丹参与红花中提取的一种针剂,其主要成分是丹参酮、红花黄色素及丹参酚酸。近年来,对丹红抑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炎症因子研究较多,但是关于丹参与心肌无复流相关[9]的前炎症因子IL-6的研究甚少。IL-6是一种急性炎症细胞因子,在炎症调控过程中起到轴枢作用,而且具有促炎及促凝双重作用。ENGLE等[9]研究显示,靶血管再血管化后,与再灌流良好区域相比,大量白细胞广泛地填塞在无复流部位的毛细血管内,他们把中性粒细胞聚集作为无复流的机械梗阻解释,所以白细胞在无复流中发挥主要作用。IL-6可以促进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合成、表达,导致其成倍增加。ICAM-1的配体LFA-1(CD11/CD18)分布在中性粒细胞表面,这一对黏附分子的结合促进了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而导致无复流的发生[10]。本研究结果显示,丹红组较直接PCI组术后IL-6水平回落更明显,提示丹红改善PCI后心肌灌注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机制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丹红可明显减少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IL-6等炎症因子释放从而减轻白细胞的聚集来实现的。

[1] KIERNANT J, RUGGIERON J, BERNAL J M, et al. The no-reflow phenomenon: a basic mechanism of myocardial [J]. Cardiovascular & Hematological Agen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2009(7):181-192.

[2] THORSTEN R A. Kloner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J]. Basic Res Cardiol, 2006,101:359-372.

[3] GIBSON C M, CANNON C P, DALEY W L, et al. TIMI frame count: a quantitative method of assessing coronary artery flow[J]. Circulation, 1996,93(5):879-888.

[4] 周晓彬,张健. 医学统计软件系统 PPMS 1. 5 的应用举例[J]. 齐鲁医学杂志, 2011,26(6):502-505.

[5] ANTMAN E P. 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irculation, 2004,110(9):588-636.

[6] SYED M A, BORZAK S, ASFOUR A, et al. Single lead ST-segment recovery: a simple, reliable measure of successful fibrinolysi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merican Heart Journal, 2004,147(2):275-280.

[7] BAINEY K R, SENARATNE M P. Is the outcomes of early ST-segment resolution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lways favorable[J].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2005,38(4):354-360.

[8] 李明哲, 赵利华. 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变化[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25:31.

[9] ENGLER R L, SCHMID-SCHÖNBEIN G W, PAVELEC R S. Leukocyte capillary plugging in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 the dog[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1983,111(1):98-111.

[10] PUDIL R, PIDRMAN V, KREJSEK J, et al. Cytokines and adhesion molecules in the cours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linica Chimica ac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hemistry, 1999,280(1-2):127-134.

猜你喜欢

丹红经皮心电图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