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宝山区民工子女乙肝流行状况调查研究

2013-12-16朱一冰殷建华丁一波曹广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民工户籍

朱一冰,殷建华,吉 伟,丁一波,刘 华,曹广文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宝山分院儿科,上海 201900;2.第二军医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随着我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推进,通过2006年的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乙肝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群HBsAg阳性率由原来的9.8%降至7.2%,至2012年有望降至2%[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工及其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流动性大,文化水平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卫生保健意识淡薄,在居住地多无免疫接种信息,成为现阶段乙肝的流动传染源,是影响乙肝流行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上海宝山区多所民工学校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上海市郊区民工子女乙肝流行状况,进而更好的展开对民工子女乙肝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宝山区9所民工子女学校参加健康体检的7~15岁非本地户籍学生7 239例,同时选择本地区公立学校参加健康体检的7~15岁本地户籍学生5 823例作为对照。

1.2 样本采集和预处理

采集静脉血5 ml带回实验室,3 500 r/min,离心半径 13.5 cm,离心 10 min,分离血清,装入1.5 ml无酶离心管中,于 -80℃冰箱冻存,留取待用。

1.3 方法

采用HBV ELISA诊断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检测乙肝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e抗体(HBeAb)以及核心抗体(HBcAb)。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乙肝标志物除表面抗体(HBsAb)以外,其他四项任何1项或1项以上阳性,定义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运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获得数据后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有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择上海市宝山区9所民工子弟学校参加健康体检的7~15岁学生7 239例,其中男生4 475例,占61.8%,女生2 764例,占38.2%;其中 7~10岁组 4 704例,男生 3 004例(63.9%),女生1 700 例(36.1%);11~15 岁组共计2 535例,男生1 471例(58.0%),女生 1 064 例(42.0%)。同时调查2010年3月宝山区公立学校参加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本地户籍学生5 823例,其中男生2 958(50.8%)例,女生 2 865(49.2%)例。

2.2 民工子女与城区学生HBsAg阳性率比较

结果显示,7~15岁民工子女HBsAg阳性率为3.0%,与同年龄段本地户籍学生 HBsAg阳性率0.6%相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714,P<0.001),民工子女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城区学生(表1)。

表1 民工子女与城镇学生HBsAg阳性率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HBsAg positive rate between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urban students

2.3 民工子女不同年龄、性别HBsAg阳性率比较

7 239例民工子女中,7~10岁组HBsAg阳性率为2.0%,11~15岁组HBsAg阳性率为4.9%,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5.249,P<0.001),11~15岁组HBsAg阳性率高于7~10岁组。按不同年龄组分层之后,比较男女之间HBsAg阳性率,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民工子女HBsAg阳性率Tab.2 HBsAg positive rate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n)

2.4 民工子女不同年龄、性别HBV感染状况

7239例民工子女中3 148例民工子女获得完整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民工子女HBV感染者192例,HBV感染率为6.1%;5 823例上海市同年龄段本地户籍学生中136例为HBV感染者,HBV感染率为2.34%;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2.163,P<0.001)。民工子女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5.86%,而本地户籍儿童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4.98%,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20.32,P<0.001);民工子女HBV感染者中未接种乙肝疫苗者占75.52%。按年龄分层发现:民工子女中7~10岁组HBV感染率3.8%,11~15岁组HBV感染率9.6%,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4.634,P<0.001);按性别分层发现:男生HBV感染率7.0%,女生感染率5.0%,男女两组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415,P=0.02),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同年龄组中HBV感染率在性别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民工子女HBV感染率Tab.3 HBV infection rate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n)

3 讨 论

2005年全国1%例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的10×106(1亿5千万)流动人口中,随父母流动的14岁以下儿童约为1 980万[2],在传染病的传播过程中,流动人口成了重要的传播介质。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作为流动人口中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在校期间的传染病预防的健康宣教,为他们进入社会后降低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上海市自1986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预防的区域性接种试点,至今已实现全市范围普及,为降低乙肝发病率,减少乙肝相关肝病的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3]。但我们关注的焦点多为本地儿童,主要控制本地例口的乙肝感染率,忽视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尤其是对民工子女乙肝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在上海市宝山区展开的调查,该地区相对集中的外来务工人员,为此开设了多所民工子弟学校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此次共纳入7~15岁民工子女7 239例,同年龄段本地户籍儿童5 823例,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乙肝HBsAg阳性率为3.0%,明显高于同年龄段上海市本地户籍学生的HBsAg阳性率(0.6%),且高于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国5~14岁例群的HBsAg阳性率为2.3%[1],也高于既往在普通例群中该年龄段的调查结果。考虑民工子女HBsAg阳性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与农村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率较高有关。在城区,在胎儿出生前后联合应用HBIG与乙肝疫苗阻断垂直传播,已得到广泛普及。而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孕妇不能及时进行乙肝联合免疫多重阻断,新生儿不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导致母婴垂直传播率高。(2)由于民工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缺乏,卫生保健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其自身及其子女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均较低[2]。已经证实计划免疫工作薄弱人群主要是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儿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民工子女HBV感染者中乙肝疫苗未接种率为75.52%,显著高于未感染儿童的疫苗未接种率24.16%(P<0.001)。对于乙肝疫苗接种来说,有户口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显著高于无户口儿童。外来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差,学习环境简陋,卫生意识差,导致了疾病传播机会增加。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普通居民、学生,研究显示,中国≥3岁例群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改变,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3~12岁儿童下降更为明显。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已降至1%以下,全例群HBsAg阳性率已经降至4%以下。3~12岁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分别为2.10%、20.45%,而农村儿童分别为8.25%、39.22%,较城市儿童流行率增高[3]。目前对于上海地区的特殊群体-民工子弟乙肝流行状况的研究比较少,2007年刘海博等在北京开展了一项对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显示,民工子弟学校学生HBsAg和抗-HBc阳性率高于本地区户籍儿童水平[4]。

本调查结果显现民工子女男性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符合乙肝分布的规律,相对女性,男性对HBV更加易感,且男性更易成为慢性携带者。但是把人群按年龄分组以后,再比较男女之间HBsAg阳性率及感染率,未发现有差异,可能是样本量不够所致。此外发现11~15岁组人群无论是HBsAg阳性率还是感染率均明显高于7~10岁组,表现出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也随之增长的趋势,结果与已有报道一致。出现这样的结果,考虑以下几种可能:(1)疫苗有效保护时间已过,没有及时补种;研究发现,年龄与乙肝保护性抗体(HBsAb)含量呈负相关,随年龄增长,HBsAb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保护作用逐渐下降。建议每1~2年进行HBsAb检测,每3年接种一次乙肝疫苗[5]。(2)随着年龄增长,接触人群增多,导致被感染机会增加。此外,11~15岁组人群出生在2000年以前,相比2000年以后出生来到上海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更低。

本次调查研究得到的结果,提示民工子女感染乙肝病毒的现状不容忽视,这类乙肝流行过程中的易感人群,作为传染源,必将增加本地例口发病机会,也将影响到上海地区未来乙肝流行状态和相关肝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负担。进一步做好民工及其子女乙肝感染预防和控制,对民工子女应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及时补种疫苗很有必要,是预防乙型肝炎在该人群间以及该人群与城市居民之间传播流行切实可行的措施。

[1] Liang X,Bi S,Yang W,et al.Epidemiological serosurvey of hepatitis B in China-declining HBV prevalence due to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J].Vaccine,2009,27(47):6550-6557.

[2] 李海红,钱丹.流动儿童监护人乙肝相关知信行状况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93-94.

[3] Liang X,Bi S,Yang W,et al.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among children born during 1992-2005 in China[J].J Infect Dis,2009,200(1):39-47.

[4] Zhang HW,Yin JH,Li YT,et al.Risk factors for acute hepatitis B and its progression to chronic hepatitis in Shanghai,China[J].Gut,2008,57:1713-1720.

[5] 程邦宁,李林,金载璇,等.时间分辨技术定量检测儿童乙肝病毒抗-HBs水平的研究[J].中国疾病控制杂志,2011,15(9):788-790.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民工户籍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征婚信息
谁更老实?
乙肝疫苗风波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